APP下载

黄娟:评弹艺术的坚守者

2019-04-19

剧影月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南京博物院馆长江苏省

一九九二年,十六岁的黄娟考入苏州评弹学校学习苏州弹词,后进入江苏省评弹团,师从著名评弹表演艺术家杨乃珍。二〇〇六年担任江苏省评弹团副团长,二〇一二年九月底担任领队带领“江苏省评弹团演出小分队”远赴法国“巴黎中国文化艺术中心”、比利时布鲁塞尔“孔子学院”、比利时欧盟总部进行文化交流演出,为法国和比利时的观众演出了《苏州好风光》《钗头凤》《红楼梦·潇湘夜雨》《天涯歌女》等评弹佳作并获得好评。

黄娟担任副团长后虽然行政事务繁多,但登台表演从未停歇,每年春节几乎都在外演出,二〇一八年参加“文艺中国节春节篇——文艺回家路,听见苏韵”演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春节是中国人最最重视的一个节日,无论多远大家都要赶回家过年。这是个美好的节日,有太多的祝福、感动,在这样一个春运期间,在寒风凛冽的冬季为大家送上这样一台节目,我觉得是很有意义和象征性的。”

二〇一三年,在黄娟的努力和南京博物院非遗馆馆长陆建芳的支持下,江苏省评弹团进入南京博物院非遗馆演出,并在老茶馆举行首演!时至今日,黄娟在老茶馆每月七天的演出从未间断,这充分体现了她为传承和推广评弹艺术的奉献精神。

黄娟在工作之余,还热衷于公益慈善事业,常常去偏远山区,为那里的孩子们送去温暖,并长期资助一些贫困地区的大学生,黄娟说:“我就是从农村出来的孩子,但我很幸运,所以我希望用我的爱去温暖更多的孩子们!”

我与黄娟对话:

问:您是怎样走上评弹这条路的?

黄娟:我是启东人,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我记得是一个星期一,一个同学告诉我说星期天评弹学校来招生了,我一听,就后悔自己不知道这个消息。回家后吵着闹着要妈妈去找和她有交情的启东文化馆馆长,妈妈被我的这份执着打动,真的去找了馆长,馆长让妈妈带我去她那里。馆长一见到我,说:“小姑娘形象蛮好,唱支歌我听听。”我就唱了一支歌,馆长觉得不错,推荐我直接参加复试。

当时有二千多人报名,最后录取了十九人,我是其中之一。学校是定向培养,各个剧团来挑。江苏省评弹团第一个挑,他们挑中了我和另外一个女孩,我们是唱女双档的一对。我们开始了四年的学习,学校首先要我们学习吴语正音,不能讲普通话。每年学杂费二百多元,学校每月补贴我们四十多元。

我就这样走上了评弹之路。

毕业时,每个学生都要拜师,幸运之神再次降临我头上,我成为了著名评弹艺术家杨乃珍的弟子。当时拜师要交六千元,杨乃珍老师坚持不要,她说:“都还是学生,没有挣钱,哪里来这么多钱?”而我确实也拿不出六千元。我很感激杨乃珍老师对学生的慈爱之心。

问:拜师后跟老师主要学习什么?

黄娟:杨乃珍老师当时是不愿意收学生的,她觉得自己已经不表演了,怕耽误学生,团部给她做工作,她才答应的。她坐在下面看,看中了我们女双档,我们就成了她的学生,跟着她学习长篇《金钗记》。杨乃珍老师收下我们两个学生后,非常认真地教我们,她唱一段录一段,让我们跟着学,回去再跟着卡带学。很多外出的活动她都回绝了,她说:“我还有两个学生要教呢。”她把我们当女儿一样,既慈祥又严厉。当时时兴评弹学生去拍电影,老师告诫我们:“不要去搞这些,既然学了评弹,就认真地学习,不要去想这些。”《金钗记》共十四回,二个小时一回,共二十八小时。我们跟着老师,完整地把它学完了。

问:刚出道演出时,有没有闹什么笑话?

黄娟:有。别的学生因为所拜的老师还在表演,可以跟着学习。杨乃珍老师因为不表演了,我们就自己想象上舞台是怎样的。有一次我们在常熟表演,十四天的表演,我们十天就说完了。老板说:“你们可以加一些互动、技巧,增加表演的内容,坚持到十四天。”我说:“没有了呀,老师教的书说完了就没有了。”老板哭笑不得。我们还闹了个笑话,记得有一次在台上演到一半搭档突然问我:“我该叫你什么?”我说:“叫什么?随便吧!”观众哈哈大笑,有观众提示道:“先生,你应该叫她什么什么。”观众比我们还熟悉剧情,看见我们两个还是小姑娘,观众很包容。

演出回来,我们被杨乃珍老师狠狠地批评。我们又跟着她学。往后我们的表演就熟练很多了。有时候说好是演出一场六十元的,老板见我们两个小姑娘,减到五十元,杨乃珍老师就出面为我们争取。老师还关照不要安排我们到太偏僻的农村演出,怕不安全。我们也为老师争光,不再闹笑话了。

一年后,我们在表演上完全可以掌控自己了。

问:你二〇〇六年担任副团长后,看到演员们获奖,心里失落吗?

黄娟:失落的。我的搭档转业了,我也改行从事行政工作。这是二〇〇一年。做演员的时候,每天可以睡懒觉,下午去演出。做行政工作后,每天上午准时到办公室。有很多的报告、表格需要填写,要为演员服务。有一次,江苏举行曲艺节,我为了看演出,把房卡也丢掉了,被同去的领导批评了,说我还没有进入行政工作的角色。我接受了批评,让自己记住是为演员服务的。二〇〇六年,我被提升为副团长。二〇一三年我带队去法国巴黎演出,一路上,我把双肩包搂在胸前,里面是演员们的护照。我慢慢习惯了服务工作,比如给演员订盒饭、演出时搬椅子、联系场子等等。

作为副团长,一些迎来送往的交流需要陪同,我也服从安排,把它当做应该去做的工作。现在,行政工作我已经驾轻就熟,不管什么事,都能处理好。

问:南京博物院的非遗展示馆,给了评弹一个平台,你坚持去演出,内心里想的是什么?

黄娟:我们自己的评弹团没有演出场地,所以,我很珍惜南京博物院提供的这个阵地。我一般让有档期的演员去演出,演员若没时间,我就自己顶上。每个月有一个星期的演出,每次一小时。从二〇一三年到今年六年,我的春节都是在南京博物院度过的。为了留得住观众,我选取一些观众熟悉的如《白蛇传》《玉蜻蜓》《杜十娘》等长篇故事演出。期间我会用普通话说一点剧情,然后表演,这样可以吸引一些流动的观众。为了一个小时的演出,我自己整理剧本,抽空排练,走路也在想、吃饭也在想,要花一百个小时准备。我内心里想的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评弹。南京博物院非遗博物馆馆长陆建芳非常支持我,我非常感恩他。所以南京博物院有什么活动需要我去的,我一定去参加,没有费用我也去。对于我在南京博物院的演出,有人说风凉话,说我抢演员的饭碗。我觉得能够让更多的老百姓了解评弹、喜欢评弹,就值得了。

我的老师也听到了这些风凉话,她鼓励我:“不去管它,坚持自己的演出。”

我想,我不能丢掉南博这个阵地。来南京博物院参观的人四面八方,他们能够关注到评弹,我就尽了我的责任。

问:听到这些风凉话,觉得委屈吗?

黄娟:委屈,所以有时候回到家冲着丈夫发牢骚,好在他理解我、支持我。我平常做一些慈善的事,费用都是他给我的。幸亏有丈夫的支持和支持,我才可以坚持到今天。学评弹是很苦的事,一个成熟的演员要花上10年光阴才能学成,说、表、弹、唱、演,样样要精通,还要有脱口秀的功底。没有毅力是不行的。一路走来,我能体会坚守的含义。所以,我不会轻言放弃。

从我来讲,我真的是很幸运的,从一个懵懂的农村姑娘幸运地进入评弹学校,幸运地被江苏省评弹团录用,幸运地拜杨乃珍为师,我很知足,我会做一个评弹的坚守者。

猜你喜欢

南京博物院馆长江苏省
如镜取影 妙得神形
——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藏明清肖像画展
隽逸书艺 绝妙好辞
——南京博物院藏清代对联展
万水千山
——南京博物院藏历代山水画迎春特展
江苏省无锡船厂有限公司
请专家
南京博物院
吃火锅的发现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
互联网精神下的虚拟馆长
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选送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