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烈山区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对比与分析

2019-04-18李真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对比现代农业分析

摘  要:烈山区的农业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该文将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规模化率、管理水平、基础设施、农业机械化率、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效应、经营收入、带动就业能力及与休闲农业的关联性等9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为广大农业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现代农业;传统农业;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 F3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05-0007-02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历史悠久,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农业及其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也正逐步发生变革。现代农业是传统农业的升级版,是将现代化的管理方式、科学技术、农业装备和标准化生产规程等元素对规模化土地进行集约化、工厂化管理的模式。

1 烈山区农业状况

1.1 传统农业状况 烈山区地处淮北平原,辖3个镇4个办事处,耕地面积1.47万hm2,农业人口30万人,人均耕地少,种植业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种植技术路线为小麦-玉米(大豆)-小麦,播种和收割机械一般以小型农用机械为主,农户自行播种和收割为辅。近年来因环保工作和农用机械更新换代发展,中大型机械逐步替代小型农用机械,但一家一户购买这种中大型农用播种、收割机械极少,一般以社会化服务组织购买较多。因传统种植农业产出率不高,规模小,无法满足农民就业需求,所以农村青壮劳动力在播种后至收割前均到外地打工就业,只留老人和妇幼在家负责生产管理或租用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管理。养殖业方面主要是以三元杂交商品猪养殖为主,因环境问题养殖企业数量逐年减少,现有规模一般在500头以内,生产过程以育肥为主,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带动就业能力不强。

1.2 现代农业状况 烈山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发展,早在2008—2012年就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奖补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大户、农村能人、合作社等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开展规模化农业生产。并在流转面积、规模养殖、设施种植、果树栽培和新品种引进等方面给予奖补和引导。同时整合农业开发项目,对符合规模要求的农业企业给予资金和项目支持,并在生产道路、沟渠排灌等方面进行扶持。截至目前,烈山区有近0.67万hm2山场的榴园塔山石榴省级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1个,和666.67hm2苹果种植基地1个,333.33hm2黄营灵枣种植基地1个,13.33hm2以上桃树种植基地6家,20~66.67hm2蔬菜生产企业4家,肉牛存栏量6500头,年销售额过亿元的木兰牧业1家,新引进的大北农和正邦万头种猪和商品猪养殖基地正在建设中。这些现代化的种植和养殖企业(园区)不仅规模化程度高,其生产过程严格按照行业或地方标准要求,管理上已引进部分企业化管理模式。产品质量方面,烈山区农业企业有10个产品获得绿色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品牌建设上,“塔仙牌”塔山石榴、“和兴绿丰牌”和村苹果、“郁翠林”牌黄营灵枣、“龍峪盛景”牌鲜桃等一批品牌化农产品得到本地和省内外居民的认可。创造就业方面,现代农业企业(园区)吸引了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劳力和本地贫困户,就近就业不仅可以获取劳动报酬,还可以照顾家庭。

1.3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对比 从表1可以看出,现代农业具有规模化程度高、管理水平高效、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基本实现了100%的机械化生产、对农产品质量有严格要求和管理体系、具有强烈的农产品品牌意识、经营收入高、带动就业能力强以及产业发展潜力大等优势,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特点,发展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

2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2.1 政府对现代农业扶持发展的持续力不足 地方政府对现代农业发展一般存在前期投入大、后期持续力不足的现象,因为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一般多为引导或者奖补性质的,对政府的扶持资金和项目投入可以依靠但不能依赖。这需要投入现代农业生产工作中的社会工商资本、种养殖大户、合作社、公司企业有规划地发展现代农业,尤其在产品生产定位和销售方面要有计划,扩大市场农产品销售信息,避免投入过大、产出过低,导致资金紧张。

2.2 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素质普遍较低 发展现代农业,首先企业负责人或者生产负责人要具备相应的生产技术知识,要了解本地气候特点、种植或者养殖环境变化幅度,对整个生产周期要有详细计划,对新加入的工作人员要有计划地进行业务培训,增加生产工作的熟练程度,减少不必要的生产损失。通过建立生产管理制度和奖励办法,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业务水平,是长期从事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2.3 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农产品质量监管制度 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企业(园区)要逐步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规范企业员工生产流程,进行统一管理和科学管理,并严格按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程进行生产。在使用农业投入品过程中,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和安全间隔期(休药期),做好生产记录台账的管理工作。引入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体系,通过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生产行为,保障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2.4 发展知名品牌和知名产品力度不够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农产品重复性和同质性问题严重,销售中有品牌的农产品和无品牌的农产品价格相差很大。新时代的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常青睐有自我品牌的农产品和知名的农产品。因此努力打造品牌农业产品,提升企业影响力,保障农产品质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

3 小结

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趋势,代表着更高的发展理念和技术水平,能为人类提供满足生存保障这一基础之上的更好、更多农产品的需求。现代农业须积极创新发展思路,将更多的现代化元素和科技创新引入农业发展当中,才能真正促进现代农业的大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农产品。

參考文献

[1]李真.生猪规模化养殖与散户养殖的对比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2):15-16.

[2]李真.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问题及措施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7,23(7):146-147.

[3]李真.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实施畜牧业标准化建设的问题与探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4(7-8):84-85.

[4]李真.浅析烈山区畜牧养殖业的问题与发展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18,24(23).

(责编:徐世红)

猜你喜欢

对比现代农业分析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