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自己的未来负责

2019-04-18席酉民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19年2期
关键词:巨婴利物浦大学

提示:

席酉民,1957年生于陜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英国利物浦大学副校长。在西交利物浦大学,他乐此不疲地参加学生社团邀请他参加的各种活动,有一年的毕业舞会上,戴着面具的他跳了一段《小苹果》,让同学们直呼“萌哭”了。此文系其在西交利物浦大学2018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每年的这个时刻,我都很感慨,看着新生们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面对家长们对我们学校的深厚信任和殷殷期待,既倍感责任在肩,又满是欢欣鼓舞。这也许是教育工作者最富动力和感情的时刻吧!

在高等教育行业工作的几十年里,我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有学生,有家长,也有各类社会人士。多彩鲜活的案例让我对人生拥有丰富感悟。今天我想借此机会跟大家聊聊“中国式巨婴”。这也许会给我们入学的热情先浇一点儿凉水。

顾名思义,“巨婴”是指那些生理年龄已成人,但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还依然似婴儿般,一味索取,没有奉献,永远以自我为中心的“伪成年人”。那么“中国式巨婴”是怎么产生的呢?也许有大环境的影响,有孩子本身性格上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巨婴”背后,都有“无所不能”的父母。

这些年。我总能听到类似的抱怨:他还是个孩子,他懂什么?那么我想请问这些家长,他现在的“什么都不懂”是因为什么?为什么同样年龄的孩子,有人可以做到独立自主、对自己的人生有清晰的规划,并一步一步去实现,而您的孩子依然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是他真的不懂。还是您认为他不懂呢?

想想看,您是否遇到过下面的问题一

“我不允许孩子离开自己,一旦离开,就会茶饭不思,这算不算共生心理?”

“孩子总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可每次成绩稍微差一点就沮丧灰心,长此以往,我该如何守护他偏执而脆弱的性格?”

“无论挑大学、选专业,还是吃饭和住宿,甚至是日常小事,我是否会无微不至地关照,甚至越俎代庖?”

如果有,不妨检讨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认真想想您在把孩子往哪个方向培养,您是否正在无意识地把孩子送往“巨婴”路上。

很多人也许有所耳闻,大学与中学教育有完全不同的体验,更自由,更开阔,也更缺少约束,这对所有的新生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们将面临生活环境、学习方式的巨变。

对我们所有的父母来说这也是一道坎,需要适当的心理调节来度过这段适应期,毕竟曾经躲在羽翼之下的孩子要离开自己,去独立闯荡世界了。他们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能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他们会不会做出错误的判断?父母的担忧我当然能够理解。

然而,我们更应该明白,孩子的长成就像大树的生长,一圈一圈的年轮,都是不同年龄段的历练,每圈都有其需要面对的问题、学习的内容和世事的体验。父母能做的就是放心、放手、放下姿态,不要让您对孩子的爱变成束缚孩子成长的绳,不要让孩子成为“巨婴”。

养育孩子我们需要付出的是爱与陪伴。但是指引并非形影相随,教育并非代替他们行走,我们不必完全奉献自我,更无须寸步不离。他们需要时,我们扮演好父母的角色,以身作则,让孩子学会为人处世;他们独立时,我们温柔地放手,得体地退出,天高任鸟飞,只要让孩子知道我们是爱他们的。

人们总说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却很少人意识到,身为父母,需要做的不是大肆泼墨,而恰恰是多一些留白,让他们自由发挥。在人生的留白里,没有您的思想、您的意志、您的过分干预,却又在平等尊重间让孩子知道怎样和自己相处、和别人相处、和自然相处,让他们带着爱,更加从容地长大、成人。

为人父母者,最爱犯的错误就是自以为是,固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陈旧理念,觉得自己是过来人,教育孩子决不成问题。父母的生活经验固然比孩子丰富,但时代在发展,很多孩子的想法跟看事情的角度比父母要透亮得多。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孩子的头上,您想要过的人生也许并非他们所求,甚至反过来,您眼中的孩子有时候也能教会您很多。

我们学校一直希望大家把所有的学生看作年轻的成人,他们往往适应新环境很快,可以迅速地成长、转变。而最大的阻力却往往来自不愿放手的家长,遇到问题来跟学校沟通咨询的也经常是连学校政策都搞不明白的家长。学生永远被家长护犊子一样圈养在身后,这样子的学生永远不能真正成长,又怎么有能力去迎接未来的风雨呢?

建议家长放手,是想帮助学生尽快成长。其实,学生的转变和提升不仅是目标,更是根本。而对于学生,家长的真正放手还仰仗于你们的养成,你们的快速成长,以及令人放心的行为和处事方式,会为你们自己赢来更大的空间。

没人想成为“巨婴”,但同学们会因自己的依赖加剧家长的担心,并诱发过分的“爱和关怀”,从而走不出“巨婴”的陷阱。因此,要家长改变,同学们首先要学会改变自己。以实现在“三维度九方面”的转变。即“从孩子到年轻的成人再到世界公民,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再到研究导向型学习,从盲目学习到兴趣导向再到关注人生规划!”

2018年,我们的本科毕业生比四年前的入学人数少了近300人,这在家长群里引发了热烈讨论,一方面感叹在我们学校毕业不容易,另一方面又有人发信息提醒我和学校要重视“学习遇到困难的学生”。其实,我们非常重视这部分学生的成长,专门整合校内外资源开发了“回归”项目,帮助许多学生走出了困境。

根据过去多年经验,我发现这些学生可分为三类:一是入学后因宽松的大学环境而放纵自己。沉迷于电游或不主动转换学习行为;二是学习基础较差;三是和家庭关系紧张或自身有行为上的问题。

一般第一类学生如果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而发奋努力,会很快赶上来;第二类学生有的经过努力会步入正常轨道,而有的则难以继续适应我们的学习环蛲第三类,大部分会遇到严重的学习挑战。因此,我希望同学们从进入大学开始,意识到你们自己在年龄上已是成人,要学会独立并承担起你们的责任,迅速实现“三维度九方面”的转变。以防掉队。

我衷心希望同学们尽快成长为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人,也再次真诚地呼吁家长们放心、放手、放下姿态,与学校一道帮助所有学生自己去经历、去感受、去成长、去承担、去为自己的未来负责,真正做到砥砺前行,未来可期。最后我们会欣喜地发现,天塌不下来,我们的放手和学生们的自励会给彼此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编辑/谭馨

猜你喜欢

巨婴利物浦大学
儿要八旬母陪着看病缘于“巨婴”心理
至善
无处不在的“巨婴”
无处不在的“巨婴”
利物浦风情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
偶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