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中外合作创新团队跨文化沟通之策略

2019-04-17刘琼

关键词:中外合作高校

刘琼

摘 要: 发展中外合作创新团队是高校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跨文化沟通管理是其中必然涉及的内容。目前高校中外合作创新团队的跨文化沟通问题逐渐引起关注,但高校在跨文化沟通的协同管理、软环境和科研环境建设、管理机制创新、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等方面存在不足。针对该现状和问题,以跨文化交际理论为基础,归纳和阐述了跨文化沟通中的主要障碍因素——语言距离、心理距离、价值观距离和非语言行为距离,提出了高校中外合作创新团队跨文化沟通中的协同管理策略、目标引导策略、浸润式沟通策略和风险管理策略。

关键词: 高校; 中外合作; 创新团队; 跨文化沟通

中图分类号: G749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3/j.issn.1671-6477.2019.04.023

一、 引 言

建立中外合作创新团队,凝聚国际一流人才,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是高校在全球国际化背景下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创新水平与国际前沿接轨,增强综合竞争力的内在要求。2006年我国科技大会上就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和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团队”的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高校要“培育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创新团队”,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指出创新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必须培养造就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国际学术界关于创新团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创新团队绩效、团队组织管理、知识管理是国外对于创新团队较为关注的问题,研究热点涉及创新团队工作情景或氛围、团队领导与绩效、跨国研究团队等[1]。高校创新团队在我国建立时间不长,高校创新团队是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产生的科研团队[2]。自2004年教育部启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以来,高校科研创新团队逐渐引起重视,国内一些学者和管理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陆萍等指出目标管理、沟通管理、资源管理、绩效管理是提升高校创新团队管理协同机制的重要环节[3]。王秀萍等提出高校创新团队要构建团队与学科协同发展机制,建立目标导向的考核和激励机制[4]。卜琳华等认为团队的领导模式、成员间联系的紧密性、团队文化等是团队创新能力的决定性因素[5]。此外,还有不少有关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的研究文献。对于高校中外合作创新团队,由于涉及跨文化差异性,该类型的团队管理更为复杂,目前少有文献聚焦在“中外合作创新团队”和“中外合作创新团队跨文化沟通管理”进行相关研究。随着高校中外创新团队发展,需要不断丰富和拓展跨文化沟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为团队管理提供有益指导。

本文的研究拟从高校中外合作创新团队实际出发,分析高校中外合作创新团队跨文化沟通管理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同时以跨文化交际与沟通理论为基础,归纳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造成沟通障碍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对高校中外创新团队跨文化沟通管理提出改进和应对策略,以期为我国高校跨文化沟通管理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和参考。

二、 高校中外合作创新团队跨文化沟通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高校创新团队是指依托高校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等研发基地所建立的科研群体,以科研创新为共同目标,以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为内容,采取“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有合理交流机制和交流渠道、相应组织形式、团队领导,团队成员之间相关技能互补、相互信任[6]。协作、团结、诚信、互补、团队精神等被认为是创新团队的基本特征[7]。高校中外合作创新团队取向国际化,“外”的独特性,是其有别于国内研究团队的显著特征,其表现在从事科研创新的主体来自中外不同文化背景,不仅包括本校及国内学术骨干,还包括国外高校、科研院所或国际知名学术机构的外国专家、海外人才,共同开展合作。

与具有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沟通,与国内团队相比,中外合作创新团队的交流方式和交流便利性不同,沟通规则也不同。随着中外合作创新团队的发展,我国高校如今经常成建制引进外国专家,跨文化沟通问题因此日益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和重视,但缺乏成熟经验。目前,团队的管理主要围绕团队组织管理、知识管理、创新管理及一般事务性管理层面,存在的问题不少,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校、团队所依托的基层单位(重点实验室或中心、学院等项目实施单位)、团队之间跨文化沟通协同管理需加强。学校、基层、团队之间应存在职责分工和协作,目前在多数高校,跨文化沟通主要在团队内部开展,重点实验室或中心、学院缺少必要的中间辅助沟通,学校有利于跨文化沟通的体制机制也有待改革。推动中外创新团队跨文化沟通应遵循“学校支持、实验室或学院辅助、团队为主”的原则,各参与主体应相互协调,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共同开展跨文化沟通管理。

二是高校跨文化沟通的“软环境”不够优化。高校应营造国际化的校园文化和学术氛围,创新团队是依托某一科研项目而设立,参与合作的外国专家一般未被纳入学校人事编制,没有校内身份,未实现校内各种资源共享,如图书馆资源、体育馆、医院等。另外,学校英文网页大多建设缓慢。作为学校公共信息平台,英文网页是外国专家了解学校发展和校内信息的便捷门户和渠道,高校英文网页存在设计简单、信息量少、维护和信息更新不及时等共性问题,不能满足外国专家了解和获取信息的需求。

三是宽松的教学科研环境和人性化的管理制度需进一步完善。各高校一般都按照团队外国专家是否完成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而实行绩效评价和考核。在设置科學合理的考核标准时,需结合考虑外国专家的非量化创新性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不以研究成果作为短期定量考核的唯一标准。创造宽松的研究环境和学术自由氛围,才能使外国专家潜心投身创造性的研究工作。

四是激励机制不健全。国家采取激励措施,设立了奖励对华友好、为国家或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外国专家的荣誉奖项,如中国政府“友谊奖”、湖北省“编钟奖”等奖项,鼓励高校推荐优秀外国专家参与评选。但对于一些在岗位默默付出、工作表现突出,为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作出贡献的中外专家及管理人员,高校、学院或团队内部往往缺乏激励措施,没有调动中外人员的热情和积极性。

此外,高校组织管理人员赴国外培训,学习了解国外先进办学理念和国际化管理模式的机会相对较少,在校内举办面向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跨文化知识讲座或国际礼仪讲座也不多,部分管理人员对国际化的认知不够,缺乏跨文化交际与沟通能力和文化认同意识,给实际工作中的沟通管理带来困难。

三、 高校中外合作创新团队跨文化沟通的障碍因素

跨文化沟通能力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恰当交往的能力,包括语言能力、非语言能力、跨文化理解力和跨文化适应能力等方面[8]160。知识、技能、情感、行为被认为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四个维度。知识是指跨文化沟通的基础语言知识、社会文化知识;技能包括交流技能、跨文化交流策略等;情感是指跨文化理解力,跨文化交流的意愿、动机等;行为涉及基本的适应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处理交际障碍和冲突的变通能力等方面[9]。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应先从文化差异性方面分析中外跨文化沟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

(一) 语言距离

语言是人们交流和沟通的最重要的工具,它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外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字属表意文字;而作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官方通用语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英语是拼音文字。就语法而言,英语富于形态,语法范畴较多,更强调句式结构的逻辑严密和逻辑连接,汉语则更注重意向性。在词汇形态方面,英语更偏向于综合语,词缀丰富,派生词较多。从词汇语义对比,源于英汉语中神话、宗教、文学、历史、风俗习惯、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不同,具有文化背景知识的词语其内涵和联想意义也常存在差异,比如在西方语言文化里的“龙(dragon)”是邪恶势力的象征,“猫头鹰”(owl)是智慧的象征,与汉语同一所指的喻义明显不同甚至相反。作为修辞手法,英语委婉语和汉语委婉语也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性。英语委婉语强调用温和的单词和短语替代原语,包含“关爱”的情感内涵,而汉语更强调用委曲含蓄的话代替或烘托暗示不愿说出的话[10]。另外,中西成语、谚语、俗语也蕴含不同文化背景。作为传递和领悟信息的重要途径,语言交际过程中存在的文化差异容易造成中外人士交流沟通的障碍。在国际交流语境中,受到跨文化因素的影响,还应注重语言使用和策略运用方面的差异和区别。

(二) 心理距离

心理距离往往对个人的情感态度和思维决策产生影响。心理距离是指个体对他人或事物距离自我远近的主观体验和判断,时间距离、空间距离、社会距离、概率(也称假设性,指以现实为参照点,事件或客体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或与现实距离的远近)被认为是构成心理距离的四个维度[11]。心理距离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体的主观感知和认知,分为人与客体间的心理距离和人际关系中的心理距离。中国文化在空间上属于聚拢性,英语国家则偏向离散性,他们对拥挤空间程度、近体距离、空间领属观念等构成的空间距离存在不同的主观感知,与其相关的交际规则也多有不同,如英语国家的人注重隐私,从家庭生活到工作环境和公共场所,他们更讲究个人空间的独立性不受侵犯。社会距离也是心理距离的一个重要维度,涉及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国家、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距离,主要表现为对他人与自我关系远近的知觉,即人际距离的亲疏。在跨文化沟通中,考虑和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心理距离因素,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的接纳认同,增进人际交往。

(三) 价值观距离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决定人们的行动方式和交际方式。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思想文化基础、信仰等形成了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管理学家霍夫斯塔德认为,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对权利距离的态度、对不确定因素的回避程度是衡量价值观的重要尺度[12]。中国人注重集体价值观,强调个人对集体的服从和责任,讲求和谐和中庸之道。西方价值观更强调个体主义,崇尚个性自由和独立,重视个人能力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中西方文化对待权利距离的态度也存在差异,中国人比西方人更重视身份、地位和交际的语境,西方人则认为权力是为建立秩序而存在,他们较强调平等观念,与不同角色的人交往相对比较随意。在对不确定因素的回避程度方面,西方人较乐于接受新事物,富有竞争和冒险精神,中国人则更注重经验,崇尚传统和权威。

(四) 非语言行为距离

语言交际并非传递信息的唯一途径,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行为具有更加真实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的功能。常见的非语言行为包括体态语和副语言,是历史和文化积淀形成的某一社会共同的习惯。体态语指姿态身势、身体动作、基本礼节动作等,副语言是指沉默、话轮转接、非语义声音[8]7。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人们经常使用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手势、目光接触来表达和传递意图,然而非语言交际行为也具有文化差异性,民族文化背景不同,非语言行为模式可能会大不相同。相同动作或行为的不同文化涵义也较容易引起文化误解,比如在对方征求建议时,中国人比较内敛,喜欢保持沉默,以微笑回应,在西方文化里意义不明的微笑,反被对方认为是缺乏尊重。对比分析中外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差异,了解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通用体态语及副语言,才能尽量避免和减少因行为举止的不适当而带来的跨文化交际障碍和误解。

四、 高校中外合作创新团队跨文化沟通的策略

沟通是现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管理目标的手段、方式、途径。在核心能力形成过程中“沟通、协调”发挥着支柱作用,沟通问题会影响团队内部的团结和合作,从而影响目标的实现[5],有效的跨文化沟通管理,是管理者有效发挥管理职能,促进中外专家之间信息、思想、知识、情感的交流和互動,其本质是要缩短中外专家之间的距离,减少沟通障碍和文化隔膜,建立良好的信任与合作关系,从而提升团队绩效和合作创新效益。针对高校中外合作创新团队跨文化沟通管理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沟通策略。

(一) 协同管理策略

协同管理是适应复杂系统管理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在管理系统内部,人、组织、环境等各子系统内部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协同配合,可产生1+1>2的协同效应,高效实现共同目标。协同管理注重信息利用和协同作用,增加了管理的客观性,使管理向制度化、规范化迈进[13]。学校、基层、创新团队之间应建立良好的协同沟通管理机制,按照“学校支持、学院与实验室辅助、团体主体”的分层推进原则,学校、实验室(学院)、创新团体分工明确又加强配合与协作,发挥管理协同效应,形成合力。

1.学校的制度沟通。建设中外合作创新团队是高校推进国际化,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的有效模式。高校在理念和发展规划上应突出和重视“国际化”,发挥统筹协调和引导作用,从政策和制度层面提供资源、配套资金和条件保障,探索和建立柔性引才机制,形成由学校主管领导负责,外事处、科发院、人事处等职能部门协同的管理机制。学校层面的沟通包括:协商制定各项规章和外国专家管理办法;协调校内外国专家的管理和服务;采用合理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考核与激励、引导机制,参与机制等;搭建国际交流和文化平台,促进跨文化间沟通的认同和尊重;做好有关中国国情、文化传统和法律常识的宣讲;邀请外国专家为国家、区域和学校的建设发展建言献策,推荐优秀外国专家参与国家、地方和学校组织的外国专家座谈和互动交流,增强外国专家的自我实现感和文化融入感等。

2.基层的辅助沟通。中外合作创新团队所依托的基层单位,即实验室(中心)、学院等项目实施单位在协助团队建设,整合人员、技术和仪器设备,解决内部资源的分配和跨文化沟通管理中发挥辅助沟通作用。学院、实验室应尽量为外国专家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独立办公环境。通过吸纳外国专家参与实验室及学院组织的活动、开展中外专家座谈或研讨、与青年教师交流等,营造活跃的跨文化学术氛围,增强外国专家的集体融入感和归属感。基层辅助沟通还包括提升学院教师的外语技能和跨文化沟通意识,支持教师赴海外进修、学习、交流或参加学术会议等,拓展其国际和文化视野。为保障外国专家工作分层推进,落实到位,实验室(中心)或学院还应指定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有外事工作经验的领导分管外事工作,安排具备跨文化沟通基本知识的工作人员担任学院外事秘书,具体协调本院外事工作和外国专家的服务管理。

3.团队的自主沟通。作为跨文化自主沟通的主体,团队在跨文化沟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团队里中外专家共同开展科研合作,创新发展科研成果,团队内部良好的沟通和人际关系是建立稳定合作的基础,也是促进团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团队创新能力即团队成员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保持相互沟通,发展和使用新颖构思的能力[14]。在日常交流及专业沟通中,团队要增强对跨文化的认同感和适应能力,提高跨文化沟通的实际技能,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和积极态度,尊重外国专家,建立友情和信任,营造开放、和谐、融洽的文化氛围,使外国专家真正能够融入团队,安心从事创新性研究,发挥其工作效能。团队还应增强服务意识,主动热情地为专家提供帮助,可设立合作教师制度,帮助外国专家尽快熟悉新环境,帮助其解决工作生活中碰到的实际困难。此外,要发挥团队带头人的关键作用,团队带头人对团队成员的个人需求、集体需求以及组织对团队的需求进行平衡协调,制定团队目标和共同愿景,激发团队的积极性[15],并通过主动沟通、组织团队交流活动等促进团队中外专家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协作。

以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实施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基地”)计划为例,该基地主要通过引进海外学术大师及海外学术骨干,与本校优秀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科研骨干相融合,组建成国际联合创新团队开展工作。“111基地”实行学校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管理委员会主任一般由高校主管科研或外事的副校长担任,在管理机构上设立了校级管理辦公室,成员单位由高校科技处、外事处、人事处、财务处和研究生院等组成,挂靠单位一般为科技处。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解决基地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整合资源,并制定相应的项目管理办法和外国专家管理制度,支持基地建设。基地中外合作团队所依托的重点实验室、学院发挥辅助作用,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同时设置外事负责人、外事主任及外事秘书职务以协助开展外国专家工作。对于来访时间较长的专家,为其提供独立工作室。在基地团队内部,团队负责人为本领域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学科首席教授,一般具备良好的跨文化组织协调能力。团队中方科研人员一般具有海外工作或访学经历,对外交往和活动能力较强。由团队负责人领衔,团队明确共同目标,营造引才聚才重才的国际化团队氛围,增进中外专家的沟通、信任与协作。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学院、团队之间的相互协同形成了基地团队跨文化沟通管理的有效运行模式。

(二) 目标引导策略

拥有共同的目标是创新团队的特点,也是团队存在的基础。根据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实施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中对于创新团队的描述,创新团队的总体目标一般界定为:瞄准国际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点发展领域,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突破关键技术,实现创新引领。在总体目标指导下,中外创新团队根据所承担的科研项目,结合学校总的科研目标,明确本团队科研目标,在团队内部达成目标共识,形成共同愿景。共同愿景与团队动力、创新效果相互影响并纵向相关[16],团队共同的目标和愿景将引导团队行为,激发团队精神和中外专家的凝聚力,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共同开展科研合作。

除了确立共同目标,团队还应根据共同目标调整和设定具体阶段性目标。阶段性目标的逐一达成,将使团队中外成员获得信心和鼓舞,更好地激发研究潜力和研究热情,并增强团队荣誉感。围绕共同的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中外团队成员跨越文化隔阂,共享心智,携手合作。

(三) 浸润式沟通策略

沟通即彼此相连、相通,是人们相互间信息、思想、感情的传递和反馈,有效的沟通易于达成沟通双方的情感共鸣和思想共识。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的文化背景、价值观、思维方式、交际习惯等大多存在差异性,要实现有效的沟通不是将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对方,而是应采取浸润式的沟通方式,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从精神和情感层面感染外国专家,使其感受到尊重、信任、关爱和温暖,才能做到心灵相通,拉近彼此的文化距离,增进相互理解。

浸潤式沟通强调人本主义思想和人文关怀。团队里的外国专家不远万里,离开家人来华工作,接触不同的社会、文化和工作生活环境,需关注他们的心理和个性化需求,主动热心地给予关怀和帮助,使其能够浸润于合作、开放、共享的团队文化氛围和友好融洽的人际关系之中。同时,注重精神激励,使外国专家能够平等参与,实现自我。促进团队信息和知识的共享,增强外国专家的融入感、责任感和归属感。此外,高校应着力建设更加人性化的软环境,营造积极开放的国际化校园氛围。

(四) 风险沟通策略

风险沟通是基于对风险的认知,进而产生预防风险的行为,它强调利益相关的成员共同参与,统一认知,取得相互信任,共同决定如何管理(预防、减少)风险[17]。在跨文化交际与沟通过程中,人们对同一事物在认知上可能存在文化差异性,即在沟通中存在潜在的跨文化交际障碍,产生潜在风险和冲突。跨文化沟通风险、沟通策略是对跨文化沟通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冲突进行管理的应对策略和方法,通过引导和及时沟通,预先消除误解,从而预防和避免文化冲突的发生。

中外创新团队跨文化沟通的风险管理,首先要求管理者对跨文化沟通风险能够认知,具备文化差异意识和跨文化的相关知识,对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文化冲突和误解能够作出风险评估和预见,研究沟通策略,并构建顺畅的风险沟通流程。如通过聘请专家举办跨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相关讲座、进行跨文化沟通风险事件案例分析、组织群体人员共同讨论、分享经验等方式,与参与跨文化交际活动的中方专家及管理人员开展互动,有效传递跨文化沟通中的风险信息,避免因政治性、利益性、意识形态等因素导致对交流效果的严重影响与失误。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风险认知应变为中外创新团队的风险共识,时时提醒和引导团队中的个体开展防范和应对,以预先消除创新团队成员间彼此的误解。

[参考文献]

[1]  樊贵莲,郭淑芬.国际创新团队研究的知识基础与热点前沿科:基于1992年以来WOS数据的科学计量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2):145-153.

[2] 张茂林,董泽芳.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数量与科技创新能力关系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4):151-155.

[3] 陆萍,曾卫明.高校创新团队管理的协同机制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8):47-50.

[4] 王秀萍,牛风蕊.高校创新团队建设机制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2(6):105-108

[5] 卜琳华,蔡德章.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13-118.

[6] 王嘉蔚,卢贇凯.浅谈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和管理[J].科技管理研究,2015(10):198-204,208.

[7] Harris,Chris.Building Innovative Teams[M].London:Palgrave Macmillan UK,2003:22.

[8] 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9] 刘承宇,单菲菲.大学英语课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共核与差异:基于合法化语码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解读[J].外语界,2017(4):79-87.

[10]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363.

[11]Bar-Anan,Y.,Lieberman,N.,Trope,Y.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sychological Distance and Construal Level:Evidence from an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2006,135(4):609-622.

[12]Hofstede,G.Cultures consequence: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M].Newbury:Sage,1984.

[13]余力,左美云.协同管理模式理论框架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3):68-74.

[14]Andrew H,Van de Ven.Marshall Scott Poole.Explaining Development and Change in Organizations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5,20(3):510-540.

[15]Stewart,lan.Leading Innovative Teams[J].Training Journal,2014(7):39-42.

[16]Pearce,Craig L.Ensley,Michael D.A reciprocal and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of the innovation process,the central role of shared vision in product and process innovation teams (PPITs)[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4,25(2):259-278.

[17]林爱珺,吴转转.风险沟通研究述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3):36-41.

(责任编辑 文 格)

Abstract:Developing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teams is a significant approach for Chinese universities to adapt to the national strategy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scientific research capacit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As an inevitable content,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achieved throughout the management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teams and it has gained more attention.However,Chinese universities still lack experience with regard to the synergistic management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soft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reforms of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In face of the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this article expounds on the four main theory-based factors of language distance,psychological distance,value distance and non-verbal behavior distance,which pos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arriers.Based on these,it proposes four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of synergistic management,objective leading management,immersion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and risk management for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teams.

Key words:universities; Chinese-foreign cooperation; innovative team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猜你喜欢

中外合作高校
河北省独立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课程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