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前期导演工作

2019-04-17邹艺芬

参花(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拍摄导演纪录片

摘要:《世界遗产在中国》这部纪录片被称作是一部能够展示中国世界遗产的百科全书,此片以拍摄我国自然文化作为内容主体,且表现的形式都是过去式,因此在拍摄之前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对文本先进行一个整体的构思以及精密设计。对于这种遗产类过去式纪录片来说,其包含了大量复杂的资源素材,设计者要通过很多前期的考证与研究才能得出最后的结论,并创作出基础文本。由此可见,在前期文本创作中,前期导演的设计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就前期导演工作,以《世界遗产在中国》的文本创作为切入点,分析其具体的作用与价值,以期对之后纪录片的文本创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纪录片 拍摄 导演

众所周知,纪录片的拍摄需要拍摄导演的引导,以确保在体现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更加引人注目。但鲜为人知的是,拍好一部纪录片的基础在于前期的文本创作,在这一环节中不能缺少前期导演的作用。前期导演需要在撰稿期间树立明确的观点和理念,再对素材进行分类取舍,并设计文本撰写结构等。这就是后期拍摄现场导演与前期策划导演的不同之处,接下来,笔者将从文本的布局、内容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帮助文本条理清晰,起到布局谋篇作用

文本创作有多个步骤,首先要进行结构设计,然后根据结构确定相应的表现形式,最后要对一些细节部分进行详细描述。设计框架对于拍摄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而正确的叙事框架需要通过精准且富有文采的语言来进行搭建,这是文本创作中最基础的部分。框架是否设计得当决定着文本创作是否合理,所以文字应做到精确且富有文采,通过这样的表达方式才能将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表现出来。在拍摄过程中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要根据内容决定拍摄的技巧以及表现方式,其中包括空镜头、跟拍、情景再现等拍摄方式的多重融合让纪录片更加深入人心。《世界遗产在中国》在拍摄的过程中就应用了很多3D立体拍摄技巧,能够直观形象地描绘出世界遺产的原本面目。

二、帮助文本找到重点,起到文本过滤作用

中国的“世界遗产”项目都存在着海量的参考素材,但是体现在纪录片中不能将其完全地展示出来,这就要求前期导演在构思过程中抓住重点,进行适当的分析和取舍。

完成这项工作的前提是对那些海量的素材进行大面积的浏览,对项目整体有一个大致的认知。之后要辅以实地探访和考察,以及采访相关人员,这么做的目的是对所研究对象有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在大面积了解的基础上对一些关键信息做到重点考察。世界遗产都有一个固定的特征,那就是不可替代性,前期导演要重点关注这一特殊性。考察的工作完成后,要进行严格的筛选过程,保证素材的质量,挑选原则是宁缺毋滥。前期导演的工作能够帮助文本找到重点部分,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滤作用,能够让后期拍摄时掌握重点和精华部分,主次有序,减少了拍摄成本。

三、帮助文本开阔空间,起到文本调节作用

《世界遗产在中国》的文本创作是一个一直变化的过程,这期间需要前期导演不断发掘新素材和推敲原有素材,使影片内容更加完善。除此之外,从开始去遗产的所在地进行考察到去拍摄地点进行跟踪访问,最后再到拍摄作品完成,前期导演都要一直跟随调整,但更改的前提是文本的大体框架不发生改变,仅对部分内容进行微调。由此可见,文本的完成过程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并且处于长期更新的状态。

在文本的调整过程中,当出现拍摄人物或一些故事情节时,会有更多修改的需要。因为拍摄本身是动态的,掌握项目的所有内容是很困难的,因此,在拍摄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修改才能让最后的影片更加完美。改进文本的整个过程可以被称作是修改“图纸”的过程,这是文本创作过程中最为基础的部分,文本创作本身就是为了拍摄影像而服务,前期完美的文本创作往往会铸就完美的纪录片影像。前期文本内容扎实,也会给拍摄过程带来便捷,还可以提高纪录片拍摄的整体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前期导演工作让文本结构更加清晰,内容更加丰富,重点更加突出。前期导演这一角色会让文本创作锦上添花,会给纪录片成片带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凯军,魏艳,黄欣.做好前期“导演”工作——《世界遗产在中国》文本创作的几点思考[J].电视研究,2008(10).

[2]郭旃.中国旅游发展笔谈——对世界遗产工作与旅游业关系的几点思考[J].旅游学刊,2002(06).

(作者简介:邹艺芬,女,本科,湖南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初级,研究方向:导演)

猜你喜欢

拍摄导演纪录片
Rough Cut
等待
超级蚁穴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论文物照片档案的管理
VR拍摄技术在纪录片中的应用
电视新闻摄像实验课程的基本教学方案
“翻转课堂”中教师“翻转”之反思
浅谈舞台行动在话剧排演中的重要性
分析导演在文艺晚会中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