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虹市首富》的价值与意义探讨

2019-04-17张梦茹

参花(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价值观念

摘要:《西虹市首富》打破了人们对传统喜剧片中富翁形象的思维定式,生动形象地对富翁形象进行了“圆形”刻画;通过引导人们重视身体健康,对财富进行理性的思考,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关键词:《西虹市首富》 富翁形象 价值观念

影视文学作为大众文学中常见的一种,既需要拥有广大社会成员喜闻乐见的形式,又需要给予大众某种程度上的思想启迪。2018年7月,由闫非、彭大魔编剧兼指导,沈腾主演的电影《西虹市首富》之所以被中国广大百姓所津津乐道,或许正是充分考虑了受众的期待视野,同时又高度重视影片的质量,因此才能将娱乐性、商业性、教育性融为一体,在国产喜剧片中获得不错的反响。

一、生动形象的圆形人物

传统的影视喜剧片中,拥有富翁身份的主人公似乎都是扁平的人物形象:财大气粗、鲁莽粗笨、缺乏智慧。长期以来,由于期待视野的完全顺应,受众在观赏喜剧影片时常常会兴味寡淡。诚如接受美学的文艺理论家伊瑟尔指出的那样:“好的文学作品在唤起读者期待视野的同时更应否定它、打破它。”[1]《西虹市首富》跳出了人们常规的心理认知模式,打破了人们对传统喜剧片中富翁的思维定式,生动形象地对富翁形象进行了“圆形”刻画。

《西虹市首富》中,对王多余的“圆形”刻画主要体现在他是一个时刻保持清醒又带有浪漫主义精神的现实主义者。尽管主人公经历的不是惊天动地的关于商战的考验,然而从王多余的种种行为来看,此富翁绝非庸常之人,而是一个能够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的人。影片中一开始确实展现了王多余如常人那样拥有大量财富的那种震惊与狂喜,显然这只是影片的笑点而绝非重点。平静下来的主人公迅速制定出了种种能够带来社会效益的合理的规划方案。另外,王多余身上还体现着一种浪漫主义的气质与情怀。王多余重新组织了自己所在的摇摇欲坠的足球团队,并且期望能够再与实力雄厚的对手进行一场公平的较量,哪怕以失败告终。王多余以及团队在足球场的努力拼搏、忍辱负重带给受众以巨大的精神震撼,悲壮的足球比赛顷刻间也会让人们忘记主人公的富翁身份——也就是说,王多余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地方其实并不在于其喜从天降的富翁身份,而在于为自己深爱的事业愿意为之坚守和奋斗的决心与意志。王多余不仅愿意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拼搏,还愿意为朋友的愿望慷慨解囊,这正与中国民间文化的侠义精神不谋而合。

二、正确的价值观念导向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商品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生活走向富裕,但也滋长了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的不良价值取向,人文精神水准有所滑坡。由于时代观念的多元化以及网络传媒的影响,中国影视作品也呈现出一种复杂的态势,作品质量更是良莠不齐。《西虹市首富》并不完美,比如对女主人公的刻画相对粗糙等,然而弥足珍贵的是,《西虹市首富》能够积极引导民众对身体健康进行重视,对正确的财富观和人生观进行思考。

王多余借其保险计划一石二鸟,不但加快了自己财富的“流失”,也让全剧达到了高潮:欣喜若狂的人群可以用减下的体重折算一定数额的金钱,以致形成一幅“全民皆运动”的滑稽场景。以减肥提升国民身体素质,或许只能在喜剧片中以“脑洞大开”的方式存在,然而无论如何,都使观看影片之后的人们进行反思。假如没有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财富诱惑(“脂肪险”),我们究竟何时才能真正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假如一夜之间暴富,又该如何理性支配自己的金钱?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认为:“悲剧的功能在于引起读者的怜悯与恐惧,进而达到陶冶情绪的目的。”[2]而《西虹市首富》恰恰在热闹的喜剧甚至闹剧的背后,抵达了一种悲剧的高度。

此外,《西虹市首富》还给予了观众一个颇有深意的开放式结局:王多余尽管愿意将所有财富进行捐献,但是也不得不考慮未来可能会面临的严峻现实问题。假如王多余并未将遗产全部捐献,而是保留了部分作为今后生活的费用,那么人们又将如何看待这个一贯慷慨侠义的富翁?或者,财富观、人生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人们随着时代的发展做加减法,进行正确的理性调试;或者迷茫的人们并不能期待什么专家学者对于如何确立正确的“财富观”“人生观”给出完美的建议方案,因为这社会每个人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生存背景与生活需要。

参考文献:

[1](德)沃?伊瑟尔.阅读行为[M].金惠敏,等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M].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作者简介:张梦茹,女,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价值观念
创新模式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刍议家庭美德建设和家庭教育
浅析高中生消费价值观的研究
论中国哲学经世致用传统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浅谈高雅艺术对大学生的重要影响
混血家庭的悲剧
苏州款彩雕刻商品的产业发展及工艺保护
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和发展向度探析
自拍现象的亚文化传播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