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声乐发展中多元化的风格

2019-04-17韩美妤

参花(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演唱多元化

摘要:在当今时代,声乐曲目的多元化,是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逐渐积累出来的,有流行唱法、民族唱法、美声唱法等。近年来美声唱法在我国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欣赏和重视,很多耳熟能详的美声歌曲都是从歌剧中挑选出来的,美声歌曲没有像民族歌曲那样有独立和易驾驭的特性,演唱曲目的难易程度也有不同。相对美声而言,民族的风格并没有很拘谨,无论在服饰还是动作、眼神上,都是根据不同的曲目设置来配合。流行唱法就要比美声和民族唱法更贴近大众,更灵活一些,具有激情和张力,能带动气氛,感染听众,贴近生活。总体来说,无论在生活中、舞台上,还是在比赛上,选曲对于歌唱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时代潮流 演唱 多元化 曲目

一、声乐的曲目

在当今时代,声乐曲目的多元化,是在时代的变迁中、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逐渐积累出来的。当代声乐在这个节奏快速的时代潮流当中,以它特有的风格、特有的魅力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着。在近年来举办的各种音乐大赛中,将我们所说的多元化大致划分出几种类型:流行唱法、民族唱法、美声唱法等。近年来,美声唱法在我国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欣赏和重视,很多耳熟能详的美声歌曲都是从歌剧中挑选出来的,美声歌曲没有像民族歌曲那样有独立和易驾驭的特性,演唱的曲目有大有小,难易程度也有不同,主要是通过眼神和脸部的表情来刻画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

二、中国不同时期歌曲的发展

中国流行音乐自20世纪20年代诞生以来,在上海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流行音乐逐渐向台湾和香港地区发展,一直到70年代末,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内地的流行音乐开始苏醒。

在当时的演唱方法上,声音的响亮依然得到重视,沙哑声、气声、轻声等演唱方法,都没有被业内人士看好并关注。在這一段时间,受到港台音乐的影响,模仿港台音乐人的唱法,成为大众学习流行音乐的途径。在表演上形态单一,缺乏活力。当录制专辑歌曲的时候还是采用乐队集体录音的方式,在编曲方面也是模仿港台歌手的歌曲,“扒带”成为很多流行音乐人和音乐爱好者学习流行音乐编配的主要途径。

美声唱法源于欧洲,发展于17世纪时意大利。有科学的发声方法,可塑性的音量,气息与声音的一致,混声的发声方法。这种美声演唱的风格对全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我们现在说的美声唱法是以传统欧洲声乐技术为主体的演唱风格。1600年的歌剧《犹丽狄茜》,也象征着巴洛克的开端,这是第一部完整保留下来的歌剧(在当时叫田园剧)。由于作曲家的创作,使歌剧突破了以前的传统唱法。在歌剧的演唱中,要求咏叹调和宣叙调相互结合。

三、歌曲的范例及技巧

美声最初的学习阶段应当模仿老师的发声示范和相关的课程讲解,对老师的发声技巧认真地去领会、去感悟,然后自己试着模仿老师所讲的技巧和唱法。通过声乐的模仿训练,能掌握正确的歌唱气息,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打开自己的喉咙,在歌唱发声时能够正确地掌握发声技巧,获得集中、纯正、圆润、自然的声音,根据这样的技巧方法形成自己的音色、音域等风格。

四、结语

无论美声唱法、民族唱法,还是流行唱法,都要求歌唱者不断加强自身的练习时间和练习强度,养成良好的发声练习习惯。在进行发声练习的过程中,也要根据自己的训练情况发展创新,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然后找出解决错误的有效方法,这个过程也是学习者在探索进步的过程。美声唱法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加强练习、不断自我改进和慢慢提升的一个过程。学习者只有通过不懈的练习、努力,才能对自己的声音特点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在以后的训练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声乐练习,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

参考文献:

[1]崔鹏.对美声唱法与流行音乐演唱相结合的运用探讨[J].艺术评鉴,2017(20).

[2]王璐.浅谈流行音乐的艺术特征与演唱技巧[J].戏剧之家,2017(01).

[3]棘彦焱.西方流行音乐节奏特征分析[J].北方音乐,2015(17).

[4]宋琰光.论欧美流行音乐的演唱风格[J].艺术研究,2013(02).

[5]陈伟贤.浅谈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定位[J].戏剧之家,2019(02).

[6]王晓书,赵素华.探析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定位[J].戏剧之家,2019(05).

[7]王卉菁.中西方流行音乐文化差异及原因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8(23) .

[8]崔鹏.对美声唱法与流行音乐演唱相结合的运用探讨[J].艺术评鉴,2017(20).

[9]冯国栋.美声演唱中的气息运用技巧与提升策略[J].北方音乐,2018(12) .

[10]尹丽莎.声乐演唱中的呼吸运用技巧[J].北方音乐,2015(04).

(作者简介:韩美妤,女,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音乐舞蹈)

猜你喜欢

演唱多元化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道德与法治活动中形成性评价的多元化研究
从“跨界”现象看现代筝曲的多元化发展
陇东民歌演唱特征探究
传统民歌中方言演唱的重要性阐释
宋词演唱走入课堂之初体验
声乐教学略见
演唱者要善于发现美创造美
专业化PK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