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虎钮錞于起源与传播

2019-04-17张慧玲

科学与技术 2019年18期
关键词:历史演进

张慧玲

摘要:虎钮錞于是巴式青铜礼器的典型代表,因存量稀少而备受关注。本文从美学艺术的视角来探寻虎钮錞于在巴民族中的起源与传播的过程。从艺术特征以及社会功能上对其进行阐释,有利于我们深入探究虎钮錞于所蕴含的丰富的艺术与人文内涵。

关键词:巴式青铜器;虎钮錞于;历史演进

虎钮錞于作为古代巴族青铜礼器的代表性器物之一,被视为古代巴民族的精神象征,虎钮錞于作为一种礼乐器,在艺术领域里占据着自己独有的一隅,而在从古至今流淌的艺术长河中,艺术与社会往往是相互影响而又相互依存的关系。本文将虎钮錞于作为研究的对象,以它的起源与传播为切点,剖析它所具有的丰富的艺术特征与社会功能、人文内涵,从而对古代巴族的人文社会生活进行跨越千年的窥探。

一、虎钮錞于的功能

文献中最早的关于錞于的记载源于《周礼.地官.鼓人》:“以金錞和鼓。”郑玄注:“錞,錞于也,圆如碓头,大上小下,乐作鸣之,与鼓相和。”唐杜佑《通典》中将錞于解释为“古礼器也”。清《续通典》:“以金錞和鼓,以金镯节鼓,以金铙止鼓,以金铎通鼓。以上四物,大司乐无之,大司马有之,盖此四金乃军旅所用,非乐器属也。鼓人一官兼之,是故不属春官宗伯,而属地官司徒,其与大司乐所掌者异矣。”虎钮錞于主要是作为一种军乐礼器来使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

(一)作为军乐器用于战争

在从古至今所流传下来的军队文化中,军乐器在其中占据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常见的军乐器有鼓、钲、号角等等,而虎钮錞于在作为军乐器的使用中,往往会在作战时与铜鼓、铜钲等互相配合。巴族人将虎钮錞于用于战争,大概是要借助虎的勇猛形象来发扬自己的威势。

(二)作为祭器用于重大礼仪活动

古代西南民族有“诅盟”“要盟”的习俗,在这种习俗的影响下往往会将商议部族的重要事项举办成一种较为隆重的仪式活动。而虎钮錞于就在这种活动中得以作为演奏乐器而使用。[1]

而虎钮錞于的祭祀功能通过纹饰有所展现。对于船、鱼、鸟的雕刻体现除开对于日常渔猎生活的体现之外,还包含着对于山川河神的敬畏与祭祀的心理。而对于人面图纹的刻画则体现出巴族人以人来祭祀的传统文化习俗。虎钮錞于经过不断的演变成为巴人独具特色的祭祀重器。

(三)作为击鸣乐器用于日常生活

虎钮錞于的结构较为简单,因此没有设置固定的音节音律,其乐曲的表现形式就是直接以手或借助外物进行敲击。文献中记载:其声如雷,轻响良久。在文献资料的图像中,虎钮錞于往往是被悬挂起来然后进行肩部的敲击。这是一种巴族人在日常生活的娱乐活动中会使用到的击鸣乐器。

二、虎钮錞于的历史演进

虎钮錞于有其独特的产生、发展与不断演进的过程。它最初是由陶制作而成,并逐渐由素器开始有了纹样的勾勒与塑造,再从最初的无钮演变为环钮、桥钮,直至后来进一步出现了虎钮、动物钮等等造型。

(一)錞于的演变与分类

学界普遍认为錞于最初所构成的材料是陶,而虎錞是在经过素錞与钮錞的发展之后才出现的。学界中对于錞于的分类方式各不相同。若从錞于的钮饰来划分,錞于就可分为无钮錞于、桥钮錞于、虎钮錞于、动物钮錞于四种类型。而从形制上来划分的话,錞于又可分为六种:扁圆肩马钮式、穹顶虎钮式、圆肩甚阔唇边双虎钮式、扁圆肩桥钮式、扁圆肩虎钮直口式、圆肩侈口龙钮式。

1、錞于的起源

对于錞于的起源,学术界至今有所争议,主要涵盖了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点,东夷说。认为錞于发源于山东半岛。[2]

第二点,越族说。錞于为南方的越族人所首创,是越族的礼乐器。

第三点,苗蛮说。錞于为世代发展的苗蛮民族所创造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第四点,楚族说。錞于发源于北方,再由北向南传播,楚地是錞于流经的一个必经之地,又在楚地产生形制上的变化。

2、錞于的发端

现已知最早的虎钮錞于为 1984 年江苏丹徒县大港北山顶春秋墓葬出的3 件大小相次,形制相似的虎钮錞于,经鉴定为春秋晚期器物。而之后出土的较为早期的錞于器物同样被鉴定为春秋时期前后。现存虎钮錞于多为战国时期的器物。其出土地主要集中在湘、鄂、苏、川、陕等地,而以鄂地出土数量最盛,其次是湘。由此而推断錞于大致发端于山东沂水、安徽宿县及其周边区域,丹徒及其周边地域或为虎钮錞于的发端地。

三、虎钮錞于的艺术特征

(一)栩栩如生的虎钮

目前存世的虎钮錞于依据虎钮造型体态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虎身较为壮硕敦厚的贴耳,另一类是虎身较为修长灵动的立耳。[3]敦厚型的虎钮老虎头部较为肥硕,虎耳紧贴头部两侧,四肢伏趴于顶盖上,前后肢强悍粗壮,型如立柱。虎口微微张开,虎目凸出,虎牙尖利,尾部卷曲上扬,尽显威严的姿态。而修长灵动型的虎钮则虎头瘦窄,身体矫健瘦长,极富力量感。头部微微扬起,四肢伏低,前肢微微下沉,后腿蜷曲,臀部提高,虎尾卷曲下垂,背部前低后高,四肢修长,无明显利齿。

史料中记载:“……巴氏祭其祖,击鼓而祭,白虎之后也。”这也就是说古代巴族人崇尚老虎,并将白虎作为自己的图腾来膜拜。这种崇拜心理也有其来源。巴族人的聚居区域山岭繁多,而山间野兽横行。老虎作为兽类中的王者,其力量与威势也就自然为巴族人所崇敬。并借其勇猛的精神与形象作用于战场上,以虎威虎势来激励自己作战的斗志。

(二)神秘的巴族圖语

虎钮錞于上的纹饰记载着不少的信息,通过对于这些信息的解剖分析,学者能够对古代巴人的生活场景与社会状况进行一个窥探。在古代巴族的聚居区所出土的虎钮錞于承盘上多铸刻有巴族的纹饰,如船纹、鱼纹、云雷纹等等。从这些纹饰中可以反映出当时巴人的生活情况。巴人聚居地山脉起伏,山水相间,因此巴人自古以来便临水而居,以船为家。渔猎也就由此成为了巴族人日常生活与经济交流的重要方式。

(三)祭祀神性的体现

虎钮錞于上铸刻人面纹的器物数量更加稀少。这被认为是巴族人祭传统的体现。这些刻画着人面纹的錞于被作为祭祀的礼器用于重大的活动中,成为人与神进行沟通的媒介。以虎的力量联系天地,以获得天神的庇护。

综上所述,虎钮錞于作为巴族青铜艺术的典型代表,从其造型、功用、起源与发展传播种种方面都展现出了艺术与社会之间的互相关系。

参考文献

[1]邓辉.虎钮錞于用途初探[J].四川文物,1994(02):20-24.

[2]朱世学.虎钮錞于的考古发现与研究[J].三峡文化研究,2015(00):59-70.

[3]李嘉,田雨.艺术社会学视角下的巴式虎钮錞于初探[J].美术大观,2018(06):74-75.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历史演进
欧美国家媒体自律制度的发展和革新
论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中国化的历史演进
党章中关于党员及干部标准的历史演进
从党章修改看民主集中制的历史演进
纪律“活”在党章里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演进
论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历史演进
坚守与融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AB两面
浅谈毛泽东“五湖四海”思想的历史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