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面料再造的发展与应用

2019-04-17王一同何仟

科学与技术 2019年18期
关键词:编织刺绣面料

王一同 何仟

摘要:服装的面料再造可以将服装材料由平面转化为立体,由单色转化为多色,由单一面料转化为多种不同材质的拼接等等,使服装更具创新性,节奏性,带给我们更多不同的体验。而随着我们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面料再造的创新更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对于面料的二次设计不仅仅停留在服装本身的装饰再造,他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固有的新型面料的创新,成为新型的材料被各行各业广泛使用。

关键词:面料;拼接;刺绣;叠加;分割;编织

一、面料再造的含义

服装的面料再造,即是服装面料的二次设计,也就是说在已经存在的服装面料的基础上,根据设计师个人的想法与创意,服装的风格,材料的属性,表达的主题意义等多种因素,对其实行不同方式的工艺处理。

二、服装中的面料再造在国内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服装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渐渐的对于面料的要求也随之而来,虽然“面料再造这一词汇的出现并没有很早,但其实在中国古代许多的服饰上便早已有了他的影子,他的表现形式一直贯穿在我们服装历史的长河中,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随着民族的变化不断更新。

根据史记的记载,在商代我国的奴隶制形成和发展时期,在青铜器上曾发现世界上最古老的丝织菱形花纹遗迹——雷纹绢印痕,这就说明,早在商代就已经开始使用提花织物,发展到西周,宗法制的产生决定了服饰的尊卑,冕服制度出现,并配有相应的纹样,即十二章纹,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这些章纹一般都用彩绘,这些彩绘刺绣的纹样皆是由地位的高低来决定的。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纺技术的也在飞速的进步,在秦汉时期,面料上更重视锦绣,绣纹多为山虫鸟兽,以及各种复杂的几何菱纹,出现了蜡染,印染业,极大的丰富了服装的装饰效果。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妇女的服饰是历代中的佼佼者,衣料质地考究,造型雍荣华贵,装扮配饰富丽堂皇,最流行的衣着是花笼裙,它是很具有代表性的服装面料再造作品,使用一种轻软半透明的丝织品单丝罗制成的花裙,上面的工艺采用了细如发丝的金丝银线绣成的花鸟图案,其腰部也装饰着层层叠叠的刺绣纹样,工艺十分的考究,这大大促进了面料的装饰手法的进步。宋代,朝廷设立了专门的刺绣机构,并设有纹绣院,服装上出现了褙子,在褙子的领口和前襟,都绣上漂亮的花边,到了明代,水田衣成为了一般妇女的服饰,他运用拼接的手法将各式各样的零碎的面料拼合在一起运用在服装上,色彩上综合交错,是传统工艺无法实现的,促进了面料再造的思维与工艺的发展。

三、服装中的面料再造在国外的发展

在西方早期,许多的服饰上也都出现了面料再造的影子。古埃及服装上出现了大量的褶裥,西亚波斯人采用刺绣补花的工艺,到了中世纪拜占庭时期,他们不仅将这些刺绣补花的工艺运用到服装上,而且还在一些服装的边缘,和一些特殊的位置镶嵌上宝石和珍珠,形成当时别具一格的服装面料再造风格,14世纪,普尔波万风格,出现了绗缝的装饰手法,此外,立体造型剪切手法也掀起了面料再造的一波浪潮,不同的面料进行错落搭配,展现出不同风格的撞击,这种手法,在当今的面料在造手法中依然十分盛行。15世纪这些装饰手法愈发的显现,毛皮镶边,抽纵,折叠等一些工艺手法,让服装给人更多层次上的视觉感受。16世纪,裂缝手法的服装处理成为当时服装的主流,他是在服装收紧的位置剪开,再用另外一种面料拼合,拼合的大小决定了外袍扬起的大小,这种工艺到后来被人们直接织在了服饰上。17世纪巴洛克时期,在装饰上出现了缎带,羽毛,纽扣,花边等一些装饰品,使再造工艺更加丰富,到了18世纪,洛可可风格出现,大量的蓬蓬裙,蕾丝花边,花结,以及一层又一层细小的抽褶处理,在当时的许多影视的作品中,洛可可风格的服装都给人一种华丽,浪漫的视觉体验。

四、面料再造的基本要素

1.材料

材料是面料的第一要素,对于材料的把控和选择,是面料再造的重中之重,因此,对于材料性能和风格的把控是设计师在做面料再造时需要掌握的,不同的材料所带来的整体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无论是在设计服装或是在对于面料的创新上都要依据不同的目的,不同的设计风格,不同的材料性能因材施艺,而决定材料的因素也有多种,例如:在色彩上,它不仅包括面料本身的色彩,同时也包括与其搭配的材料的色彩,或者经过一些特殊的工艺处理过后的材料的色彩,纯度较高的色彩给人活泼,激昂,灵动的视觉冲击力,纯度较低的色彩给人温柔,清新的感觉,无论是面料与面料的搭配,还是面料与材料的搭配上,色彩都给人带来微妙的视觉冲击。而结构上,对于面料再造的创新,人们经常打破原有的结构,分解,重组,以全新的结构模式进行面料的创新再造.

2空间效果

面料再造能够将平面的材料,面料通过抽褶,编织,皱褶,折叠等方式等转化成三维空间立体结构,使面料整体给人一种凹凸不平的肌理感,无论是在视觉上还是触觉上都给人一种冲击力,由二维向三维变化,整体改变原材料的原始属性,材料的不同,

五、面料再造表现手法

1.加法设计

在单一的面料上增加各种材料或肌理进行点缀,改变原有面料的原型,使面料更加丰富,更有层次感,把二维的平面效果转化为三维的立体效果,这不仅增强设计物带给人的视觉冲击和触觉感受,也极大的丰富了设计师们在设计过程中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在服装设计的过程中,采用加法设计,能够弥补设计中的不足,使单薄的设计物更加丰富,主题更加明确,同时,这也能够不断给设计师灵感刺激,融入新的创新想法,给人源源不断地新鲜感,我们常用的加法设计有很多种,如:彩绣,布贴,扎染,线饰,绳饰,带饰,叠加,堆饰。

2.减法设计

将完整的面料破坏它原有的结构,剪贴,镂空,等这种手法,对面料进行全新的设计,使面料更准确地表达设计师的想法,但减法设计与加法设计比较起来,稍有一些难度,他需要设计师具有批判性思维,改变固有的观念,用减法的设计手法,将面料打乱组织使其更加和谐,匀称,这种方法在面料再造也是十分常用的。

3.立体设计

将平面的效果塑造成立体的视觉冲击力。这种方法,使服装更具有立体感,在现代的服装中也十分流行,常用的手法包括:堆褶,编织,填充,折锏等等,使服装在视觉上给人冲击力的同时,在细节的处理以及触觉的感受上也都能深刻的体会到服装带给人的理念和独特的想法。这种方法既是增加设计师想法的源泉,又是更好更直接表达思想的有效方法。

4.综合设计

这一大类的设计手法分很多种,编织,拼接,分割,堆砌,或是将立体与加法设计同时运用到服装上等等,综合设计在舞台服装上的运用是比较广泛的,它使服装更具有活力和创新力,形式和手法上更加夸张,大胆的展现所变现的主题理念,同时也更大程度的丰富了舞台服装的效果。

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面料再造也越来越成为服装的主流,成为现代服装艺术设计中的精粹。在服装的设计中,面料的创新不仅仅是设计师的一种语言表达的形式,同时也能够激发设计师的无限创意,同时提高了设计师的专业能力。面料再造不仅要求设计师有很强的设计感和审美观,还需要设计师充分的了解面料的材质,性能,服装的个性,面料与服装之间的联系和节奏的掌控。要充分地结合服装中的款式,廓形,服装的风格,创造出具有装饰性,艺术性,令人赏心悦目的服装造型。那么这就需要设计师对于服装的风格有一个准确地理解和把控。

参考文献

[1]浅析服装设计中面料二次设计的意义 徐强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周巧雯. 面料再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美与时代(上)。2015(02)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王一同(1998—),女,汉族,河南周口,设计学研究生,单位:广西艺术学院,研究方向:流行服饰。

第二作者:何仟(1964—),男,汉族,广西防城人,教授,单位:广西藝术学院,研究方向:流行服饰。

(作者单位:广西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编织刺绣面料
体验编织的乐趣
怎样区别不同面料?
一针一线编织爱
锦绣如织
刺绣织成的日本传统美食
刺绣风尚
度假吧!带上你的编织鞋包
【花样盛年·欲望清单】华美刺绣
奢华提花
意大利2017春夏面料流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