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公共新闻理论及其在大众媒体中的运用

2019-04-17汪琦

科学与技术 2019年18期
关键词:分析应用

汪琦

摘要:中国的公共新闻是新闻传播和中国当代社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不是新闻界的"异类物种",它是顺势诞生的。而它与美国的公众新闻不同的点就在于,中国当代的实际国情状况与新闻领域的基础决定它带着我国气息。公共新闻理论的引入与我国当代社会的舆论环境和传播环境以及传播行为与传播心理都有着直接的不可小觑的关系,我国新闻本身的传播发展与社会媒体均为公共新闻理论在大众媒体中的运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大众媒体,公共新闻理论;应用;分析

公共新闻理论的核心观念是让公众参与了解公共事务,价值目标指向更开阔的公众生活。公共新闻在进入我国后一直被认为是出现在中国新闻史上的新篇章,是在民生新闻后我国新闻传播的第二次革命、中国新闻改革又一新的篇章。本文立足于对公共新闻理论的探讨,结合中国社会实际状况,剖析它在大众媒体当中的运用。探讨如何更加合理的利用公共新闻理论与大众媒体相结合,更好地将它运用到实践当中去。那不仅能够推进新闻史的前进发展,更加能够促进当代民主化,大众媒体化,实现更大化的民主。

一、公共新闻的定义

纽约大学新闻学系的罗森(Joy Rosen)教授,是最先在美国提出"公共新闻"理论的学者,公共新闻理论是对如何使民众更加积极的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中去的思考结果。它强调新闻报道者不只是要报道新闻事实,同时更要作为组织者深入到公众事务当中,创造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公民积极的参与到其中发表议论,找到能够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法,最终使公共问题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令人厌倦的传统媒体传播报道方式、下降的公民对新闻媒体报道的关注程度反应出了当时的美国社会媒介经营和社会民主生活的双重困局。在这样的大社会背景下,一些新闻学者和媒体从业人员出于新闻人的反思和觉悟,开始了公共新闻(public journalism)活动。在越来越丰富的公共新闻实践基础上,公共新闻理论逐渐清晰起来。由于公共新闻重视新闻媒介与公众之间的密切关系,突出了新闻媒介在社会协调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公共新闻在进入我国后一直被认为是出现中国新闻史上的新篇章,是在民生新闻后我国新闻传播史上的第二次革命、中国新闻改革的又一条新的出路。该新闻理论也给传播学和新闻学的理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二、公共新闻理论在大众媒体中的运用

当今时代,移动互联网发展愈来愈壮大,不断的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约束,随之也为公共新闻的传播发展提供更加方便的平台。伴随着新闻内容传播方式作出的系列改变,当前公共新闻也逐步变成了大众媒体提高新闻传播水平的有效手段。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壮大,让公共新闻在大众媒体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在传统的新闻传播中,大多数公众人群都只能够作为看众,很难能够成为新闻的议论参与者和传播者,随着大众媒体的发展,人們开始接受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的浏览新闻和自己想要了解的资讯,互联网强大的社交性和参与感能够让人们在浏览新闻时也参与到其中进行议论和建议,发表自己的言论建议。这非常符合公共新闻想让受众真实参与新闻报道的新闻实践理念。目前在我国,一些电视媒体已经初步的开始了在公共新闻领域的探索,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公共新闻有助于构建真正的公共领域,提升公民对于公共事务的参与和建议能力,增加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讨论、建议。强化公民的公共事务参与意识,推动社会的民主化进程,真正的实现社会民主化进程,有助于公共事件矛盾的解决,推进新闻传播领域与大众媒体领域的发展以及中国社会的前进。将公共新闻理论贯彻运用到大众媒体当中,不仅能够推进新闻史的前进发展,更加能够促进当代民主化,大众媒体化,实现更大化的民主。但是现在我国的大部分大众媒体在这一问题上仍是止步不前,不敢做出行动,以至于得不到真正走进大众的这一好机会,也限制了新闻传播的发展,令其止步不前。大众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速度得到了显著提高。《中国青年报》上曾有这样一则网络新闻。新闻的内容是一位老院士站在讲台上面作报告,但当时台下大部分的大学生却全然不听讲。这一新闻被发布之后,迅速引发国内各大门户网站的转载。许多网友也纷纷将其转发到自己的各种社交圈中。在很短的时间内,该新闻事件的点击量惊人,并引发了广大网民的议论。这个新闻事件是个十分生动的案例,其快速传播的事实充分的证明了,在大众媒体时代,新闻事件的传播速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各种各样的新闻话题和资讯等,都有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而将公共新闻与大众媒体相结合,将公共新闻运用到大众媒体当中,也将给公共新闻的传播带来前所未有的传播速度,公民可以通过多元化的网络,自己能够随时随地的进行检索自己感兴趣的公共新闻和资讯,并进行浏览和观看了解,人们不再受到传统新闻传播的载体和形式的限制,完全可以进行自由的参与公共事务,以及发表言论和建议,公共新闻运用到大众媒体当中,能够更大程度的推进民主化建设,让公民能够切身参与到公共事务当中去。

三、公共新闻的发展过程

回观公共新闻的发展过程:

1、1999年~2004年:从简单介绍面向社会但很少人给出回应到集中引介并且引发了关注。

2004年:我国对公共新闻更大力度的宣传给社会群众,人们也开始关注起来,这以后,公共新闻也开始成为我国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热点探究题目

2、2005年~2006年:公共新闻在我国的研究探讨成为了了引人注目的焦点。越发受到研究者和社会群众的关注。

3、2006年至今:从公共新闻到"公民新闻"

伴随着民主化进程的深入贯彻和推进,社会主义国家各项改革都处在前沿的中国开始正式的进入到了一个充满无数挑战的社会转型期中。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的产生,引发了群众越发对公共事务的关注,虽然大部分人在金钱和名利的驱使下,已经形成了一种一己私利最为重要的惯性思维,但是公共意识仍然是社会存在的坚不可摧的基础,公众将随着社会现状的改变随时作出保证整体利益最大化的举措。在这种强大的背景下,加强"公共新闻"的传播可以进一步发挥新闻大众媒体的沟通和引领作用,从而能够解决矛盾以及减少冲突。在某种意义上,公共新闻显然是在政府与公民之间搭建了一座民主化的道路,给民意的传达创造了一个极其便利的平台,在此基础上,把作为政府传达者媒体手中的主动权交给到公民手中,给予他们参与公共决策的权力,让公众舆论在大众媒体合理的引领之最终上升为合乎国家发展的共同意志,让公众舆论发挥出最有意义的价值。故此不难看出,不论是公众意识的日益加强还是社会公共领域的日益壮大,都大幅度的提高了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言论自由和建议自由,也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这与公共新闻的核心不谋而合。

结束语:

公共新闻理论日趋发展壮大,在社会大背景下越来越明晰,将公共新闻理论运用到大众媒体当中,能够大幅度的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言论自由,也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这与公共新闻的核心不谋而合。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既能增强公共新闻传播发展,又将推进社会民主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罗小华,曾萍.公共新闻与地市级电视媒体的新闻定位[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06):174-176.

[2]李淦.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的良性互动关系分析[J].新闻传播,2010(09):142.

(作者单位: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弥勒人民广播电台)

猜你喜欢

分析应用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