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分组教学应用策略

2019-04-17范书勋

科学与技术 2019年18期
关键词:羽毛球教学分组教学高校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羽毛球体育教育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受到了高校学生的广泛欢迎。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应用分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践行因地制宜的现代教育理念,还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为学生今后就业奠定良好基础。本文分析了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应用分组教学模式的内涵和原则,探索了高校羽毛球分组教学模式的形式,提出了应用分组教学模式的方法,期望能对提升高校羽毛球教学质量有所助益。

关键词:高校;羽毛球教学;分组教学;策略

羽毛球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身心素质,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增强学生身体协调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受学生个人生活经历、体育技能、身体素质等因素影响,学生的羽毛球实力大有不同,如果一味采用“一刀切”教学模式,势必会损伤部分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有效提升全体学生羽毛球技能。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开展羽毛球分组教学,显得尤为关键。

1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应用分组教学的内涵和原则

分组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把学生分为不同小组以团队方式开展学习训练的一种教学模式。分组教学的要点,就是因材施教和合作学习,一方面要分析学生个体水平之间的差异,让小组成员之间实现优势互补,另一方面还需要分析小组成员的个人特性,让小组成员能顺利开展交流、互动,共同完成教学目标。这两个要点,为分组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持。高校羽毛球分组教学,需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所谓组内异质,就是就是把实力相同的学生分到不同小组,使小组中既有实力较强的优等生,又有实力较差的学困生,如此可以促进小组成员之间实现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从而更好发挥团队实力,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所谓组间同质,就是学生小组间的水平差距较小,这样可以实现组间的平衡,有利于小组间开展竞争比赛,交流经验,同伴互评,从而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应用分组教学模式,不但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学生创造自由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碰撞智慧火花,发展创新能力,回归个性天赋,还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交际能力,发展竞争意识,增强合作能力,从而为学生今后就业奠定坚实基础。所以,高校羽毛球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分组教学的优越性,通过分组教学不断提升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促使学生更好提高羽毛球学习效率。

2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应用分组教学的形式

一般来说,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教师应用分组教学,其分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自由组合。这种分组方式,就是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自由组合成一个学习小组,这种分组方式既可以营造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还可以增强小组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助于更好发挥小组实力。但是,这种分组方式也容易导致学生之间出现“小团体”问题,不利于小组之间的交流互动。

第二,教师分组。高校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羽毛球整体实力,在分组时本着互帮互助目标,把优秀生和学困生分到一个小组,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提升全体学生羽毛球能力。但是,这种分组方式不利于优等生之间进行经验、技能的交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提升优等生羽毛球技能有不利影响。

第三,分层教学。教师按照因材施教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羽毛球能力,把不同学生分为不同层次的学习小组,比如优等生学习小组、普通学生学习小组、学困生学习小组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不同难度的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进步。但是,这种分组方式容易导致部分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产生自卑心理,容易磨灭他们的学习热情。

这三种分组形式各有优缺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统筹把握学情,认真分析教学内容,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分组形式,如此才能更好提升高校羽毛球教学质量,促使高校羽毛球分组教学健康发展。

3在高中羽毛球教学中应用分组教学的策略

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教师应用分组教学模式,并不是把学生盲目地分为不同小组进行训练,而是通过科学的分析,有目的地组织分组形式,有计划地组织教学内容,如此才能发挥分组教学模式的优势,提升高校羽毛球教学质量。笔者根据自身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如下教学策略:

3.1重视课前学情分析,为分组教学奠定基础

我们都知道,任何一种教学方法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并不是一挥而就的,而是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铺垫,在课前做好学情分析。随着高校教育普及和高校扩招,高校生源地十分广泛,学生们来自五湖四海,他们的羽毛球技能高低不一,他们的身体素质和教育背景也大有不同,这种差异性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应当做好学情分析。教师应当在课前掌握学生实际情况,全面分析学生实际情况,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目标,使羽毛球教学更具针对性和指向性,从而为分组教学奠定基础保障。比如,针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的教学目标应当适当降低,教学难度应当适当减小,让他们能接受适合自身身体情况的训练强度,如此才能稳步提升学生体育技能。

3.2合理设计分组计划,为分组教学提供保障

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应用分组教学模式,教师应根据课前的学情分析,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分组原则,将学生合理分成不同小組,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教学计划的操作性,增强教学适应性,惟其如此才能使分组计划更为科学合理。值得注意的是,分组计划并不是原封未动的,教师还需要考虑分组的灵活性。在羽毛球教学中,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会取得较大进步,大幅度提升羽毛球技能;当然,也有部分学生学习过程中应付了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反而得不到有效提升。此时,教师应当作出相应调整,让进步较大的学生进入较高组别,让进步较小或退步的学生进入较低组别,以此为突破保证分组教学的合理性,促使学生知耻而后勇,争先恐后,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步和提升。

3.3灵活设计分组评价,为分组教学筑牢防线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教师应用分组教学模式的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羽毛球整体技能,这个过程中离不开有效的教学评价。分组教学模式背景下,教学评价应当既重视学生个人实力,又重视小组整体实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评价中既重视对学生个人成绩的评价,又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进步评价和小组贡献评价,建立多元的评价机制,全面反映学生学习情况,从而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4结语

总之,高校生源的广泛性,为高校羽毛球教学应用分组教学模式提供了依据。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分组教学模式,从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等环节出发进行科学的规划,惟其如此,才能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事业实现健康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谢雅斌. 沈阳市高校羽毛球课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 才智,2014(5):177.

[2]徐皓宇.高校羽毛球教学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2(16):49- 50.

[3]伍娟,林志军. 浅析我国普通高校羽毛球公共课教学的现状及创新分析[J].体育时空,2013(15):38.

作者简介:范书勋,1979年1月出生,男,汉族,陕西西安人,本科学历,讲师职称,工作单位:攀枝花学院体育部,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作者单位:攀枝花学院体育部)

猜你喜欢

羽毛球教学分组教学高校
浅析如何构建初中化学实验课高效课堂
一体化课堂分组教学中确定展示学生的策略
羽毛球教学中提高大学生观察力的方法研究
利用数学建模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研究
分组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武汉市中小学羽毛球课程开展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