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渡的年代:论《了不起的盖茨比》反映的美国价值观的变与不变

2019-04-16郜世吉

青年文学家 2019年6期
关键词:黛西了不起的盖茨比盖茨

郜世吉

摘 要:《了不起的盖茨比》讲述了普通人热衷于追逐名利,最终以悲剧收场的故事。它堪称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的百科全书,不仅反映了“美国梦”的破灭,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美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变化。本文引述小说相关内容,介绍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价值观的变与不变,将其定义为一个过渡性的时代。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20世纪20年代之美国;社会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6--02

1. 小说简介及其背景

小说的主要内容是盖茨比这个出身低微的普通美国人通过个人奋斗,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跻身富裕阶层,他爱慕眼光势利的大家闺秀黛西,但黛西却嫁给了出身显赫、财大气粗的纨绔子弟汤姆,盖茨比为挽回黛西的感情,在长岛西端兴建豪宅,炫耀其奢华的生活,但黛西并不为之所动,对他态度冷淡,而最后黛西驾车撞死了汤姆的情妇,盖茨比揽下了这项罪责,被汤姆陷害至死,也没有得到黛西的同情。叙述者尼克看透了其中的人情冷漠,对当时的社会现状深感失望,回到了家乡。

小说所反映的悲剧正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的缩影。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以及从一战中所获得的巨大利润,美国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物质更加丰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处于急速变化之中,对金钱的崇拜和追求物质享受成为社会的潮流,很多人渴望“一夜暴富”,希望实现他们所谓的“美国梦”,然而对相当一部分人而言,这只不过是一种幻想,在时代的大环境下,他们只能感受到深深的无力。同时,金钱至上的观念使整个社会缺乏温度,人们唯利是图,忽视精神层面的追求。这一时期,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极大的冲击,但有不少美国固有的价值观仍然岿然不动。下面将从个人的奋斗、金钱及消费观念、社会阶层变动以及女性权利四个角度分析当时美国社会价值观的变与不变。

2. 价值观的变与不变

2.1 个人奋斗

美国社会向来有崇尚个人奋斗的传统。由于美国是一个深受清教徒价值观念影响的国家,清教观念中的勤劳、努力奋斗、开拓进取等内容影响了美国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美国梦”的内涵也是通过勤劳、诚实的个人奋斗获得物质上的丰裕与幸福的生活。虽然从美国建国伊始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生产力迅速提升,物质财富也丰富起来,但在菲茨杰拉德笔下,20世纪20年代仍然是一个崇尚个人奋斗的年代。菲茨杰拉德虽然没有详细描述盖茨比发家致富的全过程,但在小说中,多次提到对他事业成功的认可,并且提到了他贫贱的出身和某些经历,极力描述他奢华的生活方式,说他的整个宅子都“灯火通明”,还有大批的社会名流参加他的聚会,认为他“了不起”,暗示他是通过个人奋斗实现了他跻身上流社会的梦想的。如王秀芬(2014,42)所言,“尼克不时提醒读者其性格中的高贵和深度,却不强调其财产的非法性;赞扬他有梦想,把其理想化崇高化,称他‘了不起;并对他的死亡很是同情,认为盖茨比一人比得上‘这一群人加在一起。”文中又将盖茨比与汤姆这个所谓“纨绔子弟”的形象作了对比,暗示汤姆不过是继承了父辈的财富,缺乏勤奋、进取的气质,显得庸俗不堪,而含蓄地赞扬了盖茨比这个通过个人奋斗赢得体面生活的形象。

2.2 金钱及消费观念

传统意义上,受清教价值观影响,美国社会普遍推崇节俭、有远见的生活方式,反对铺张浪费,甚至提倡禁欲主义,20世纪初美国的“禁酒令”就反映出了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但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以及美国在一战中大发横财,美国的物质财富迅速膨胀,整个社会空前繁荣,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能够过上更舒适的生活,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创造出更多的财富。这一时期人们比以往更热衷于追逐财富,拜金主义成了社会主流,传统的节俭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受到挑战,人们开始追求享乐。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竭力追求奢华的生活方式,例如:

“决不是什么 五人小樂队,而是配备齐全的整班人马,双簧管、长号、萨克斯管、大小提琴、短号、短笛、高低音铜鼓,应有尽有”

“至少每两周一次,大批包办筵席的人从城里下来,带来好几百英尺 帆布帐篷和无数的彩色电灯,足以把盖茨比巨大的花园布置得像一棵圣诞树”

盖茨比频繁地举行盛大的集会,邀请社会名流,炫耀他的富足的生活,满足他对享乐的欲望。而小说中的另一个人物黛西则是拜金主义的化身,她虽然并不十分喜欢汤姆,但在尚未致富的盖茨比和富家子弟汤姆之间,她还是选择了有钱的那个。她的生活也是极尽奢华,“在婚礼的前一天他送了她一串估计值三十五万美元的珍珠”,而她的声音仿佛也是“充满了金钱”,而后来在名门望族汤姆和暴发户盖茨比之间,她又选择了前者,反映了其虚荣的心态。作品中的其他人物也都是崇尚物质享受,嫌贫爱富。这一切都反映了在20年代的短暂繁荣中,美国金钱观和消费观念的变化。

2.3 社会阶层的变动

《了不起的盖茨比》集中反映了当时社会阶层的变与不变。在当时,美国社会已无传统意义上的贵族阶层,但仍然有贵族或世家观念的残余。作品中,汤姆出身于名门望族,祖上就十分富裕,靠继承父辈的财产过着奢侈的生活。而盖茨比是一个出身贫寒的暴发户。虽然他们都属于资产阶级,但盖茨比这样的新兴阶层却往往得不到人们的承认,也被黛西所抛弃,“小说中汤姆的宅邸就建在东区, 那是一座豪华典雅的乔治殖民时期的建筑, 象征了他代表的根基稳固的老一代资产阶级。而像盖茨比这样的新富翁无法挤入这块‘世袭领地 , 所以他在西区落脚。他修建了时兴富丽的别墅, 代表了新一代资产阶级。文中向我们展现了分别以盖茨比、汤姆为代表的西区、东区新老资产阶级的较量”(顾军,2009)盖茨比难以融入上流社会,“以盖茨比为代表的底层人物的表现消费,表面上融入了上层社会,但事实上他们难以真正成为上流人物”(庄严,2004)这表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社会仍然保有一定的等级制度,不仅仅限于财产多寡,也受到家庭出身的影响。但需要指出的是,当时的阶层等级制度已经受到冲击,如上文所述,盖茨比这样出身低微的人物通过个人奋斗积累财富,在小说中是受到肯定的,而黛西也曾一度对他回心转意。不论其结局如何,盖茨比既有的成功受到认可,就表明了那种以出身划分等级的制度已经开始瓦解,更重要的是,新一代资产阶级已经开始取代依靠家族势力和守成的老派资产阶级,社会阶层处于转换之中。

2.4 女性权利

作品中,菲茨杰拉德刻画了一个自私、庸俗的女性形象——黛西,描写她导致了茉特尔和盖茨比的死亡,对她的种种行为作了带有贬损内涵的暗示。从女权主义的角度来说,描写黛西沉迷于物质财富之中,跟随汤姆是为了奢华的生活,存在物化女性的倾向。另外小说中的女性大多都是被男性随意利用的存在,忍受着男性的不忠与无视,“书中对女性角色的处理都带着浓重的惩罚色彩,对女性存在潜在的蔑视和否定,没有人得到幸福”(王秀芬,2014)这一切不仅仅反映了作者对女性的偏见,甚至是“厌女”倾向,也反映出了当时整个社会女性权利的低下。当然,作品中也反映出当时女性的权利相比过去已经开始改善,比如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能够参加社交活动,热衷于享乐,同时也不再完全是男人的工具,作品中描写茉特尔偷情就反映出当时的恋爱观趋于开放,女性地位有所提高。

3. 总结

通过小说内容分析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价值观的诸多变与不变,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美国社会已经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阶段,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传统价值观与各种新思潮正发生着激烈的冲突与碰撞,导致整个社会在思想领域十分复杂,令当时的人们感到困惑,产生了所谓“迷惘的一代”,这也是之后美国社会价值观的大变动的前奏。

参考文献:

[1]菲茨杰拉德, and 姚乃强. 了不起的盖茨比.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2]王秀芬. "《了不起的蓋茨比》的厌女倾向."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1(2014):13-13.

[3]庄严. "从消费社会学看《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破灭."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2(2004):56-60.

[4]顾军.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象征主义的运用." 开封大学学报 23.3(2009):35-37.

[5]龙云, and 金志英.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消费主义."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6.6(2014):839-841.

[6]王蒙. "论了不起盖茨比中的物质主义和理想主义."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4(2015).

[7]赵峰. "再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美国梦."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10(2013):83-83.

猜你喜欢

黛西了不起的盖茨比盖茨
爱思考的比尔·盖茨
大班语言活动:戴眼镜的芭蕾女孩
书虫来袭 《了不起的盖茨比》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人物形象
《了不起的盖茨比》和意式苹果酱圣代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形象再解读
《了不起的盖茨比》:从文学到电影的嬗变
学英语,从听开始:《了不起的盖茨比》
解读盖茨比“美国梦”的破灭
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