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温庭筠词艺术之唯美特色

2019-04-16宫则瑾

青年文学家 2019年6期
关键词:艺术

摘 要:温庭筠,晚唐诗人,中国文坛上第一位专力作词的文人,他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词的流派。温庭筠之后,词开始正式登上文坛,具有了独特的风格和韵味。本文主要阐释温庭筠词绮艳细密、精丽唯美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溫庭筠词;艺术;唯美

作者简介:宫则瑾(1979-),女,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6-0-02

温庭筠,字飞卿,晚唐诗人,是中国文坛上第一位专力作词的文人。词的萌芽状态持续到温庭筠,终于发生了突变,温词规范和确立了后代的词风,被视为婉约词之则,并且以温词为“核心”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词的流派——花间词派。温庭筠亦被后人奉为“花间鼻祖”。

温庭筠的词主要收录于后蜀五代赵崇祚所辑《花间集》中。温词中多描写女子的容貌、服饰和动作,多倾诉女子的寂寥与思恋之情。所展现的是女性的柔软妩媚与精致细腻,所赞颂的是女性的婀娜风韵与娇娆情态。并且,温词多使用客观名物来装点词的意境,形成了绮艳细密、精丽唯美的艺术特色。

一、精致华美,客观冷静

温庭筠的词多选取华美物象来传达美感享受,表现手法上注重用辞用语的色感和味感。比如《酒泉子》“罗带惹香,犹系别时红豆。泪痕新,金缕旧,断离肠。一双娇燕语雕梁,还是去年时节。绿阴浓,芳草歇,柳花狂。”又如《定西番》“海燕欲飞调羽,萱草绿,杏花红,隔帘栊。双鬓翠霞金缕,一枝春艳浓。楼上月明三五,琐窗中。”这两首词选取“罗带”、“红豆”、“雕梁”、“金缕”等富丽精工的物象;加之“红”、“绿”、“浓”、“惹香”等明艳的感官词语形容,莫不绮艳华美。

温词不但选取物象精致华美,而且对选取的华美物象作细致精美的描摹。如写花饰“凤凰相对盘金缕,牡丹一夜经微雨”;写金钗“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飞卿词一字一句,皆精锤精炼,艳丽逼人,极富“严妆”之美。温词多以精致美艳的名物、金碧华丽的感官印象,传达出直接的、较纯粹的意境美,带给读者纯净的美感享受。

作为文人士大夫,温庭筠的创作不是带有浓烈的主观情感,它只是为了配合宴席歌舞中的即兴演唱。作品中的人物鲜有直接的、主观的、鲜明的情感抒发,而是以人物的动作和客观景物的装饰来烘托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飞卿词云:“‘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温庭筠往往以冷眼旁观的态度,描摹女性精丽的妆容和美艳的服饰,以及诸多精美的物象,将一切情、景、人物作抽象化的描述,含意深隐。也恰恰是由于温词中不呈现出具体的、确定的意志与情绪,才给欣赏者创造出更为自由和广阔的情感想象空间,在审美感受的再创造中获得更持久、更多重的审美感觉。

二、深密细腻,委婉含蓄

刘熙载在《艺概》里指出:“词之妙,莫妙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在表现女性的情思上,温词较少用“情语”直接表露,更多的是寄直于曲,以实写虚,善于捕捉描写对象中最有特征的动作、情态、景物,运用衬托、对比和渲染的手法创造意境,含蓄委婉地传达主人公的心境情思,抒情深密细腻,委婉含蓄。例如其代表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全篇未及愁苦字样,但“双双金鹧鸪”一笔,反衬出女主人公形单影只的生活状态,流露出孤独苦闷的心情。“双双”是全篇词眼,看见衣服上的鹧鸪成双成对,才使女子触景生情,自怜孤单。这种反衬同时提示了“懒”、“迟”而无心打扮的原因。这首词基本上代表了温词总体上香软而细腻,委婉而含蓄的艺术特色。

再如《梦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一般认为这首词是比较疏淡清新的,而词中“斜晖脉脉”写夕阳欲落不落,依依不舍;“水悠悠”既是写景,更是写女子愁绪亦如悠悠江水遥无尽头。道是:“款款深深,低徊不尽”,“声情绵渺,亦使人徒唤奈何也”。

三、意象糅杂,时空跳接

在温庭筠笔下,词的主旨往往存在于多层次与多侧面的意象组合中,故主旨并不鲜明单一,而是变得有几分模糊和迷离。温词的意象与意象之间较少过渡与联系,在意象的组合和处理上,多通过实物实景构成境界。一首词中往往跳跃着几条线索,暗示了多层意思,因此叙述时往往意象糅杂,时空跳接。这种写法使得他摆脱了传统诗学的理性束缚。如《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开篇“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描摹的是室内景物,而下一句却是“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描写的地点和内容突然变换。有论者认为这两句写梦境,另有论者评析意为近景。在这里亦或是梦境,亦或是近景,二者皆可以解释得通。因为词中流动的是人物的心绪情思,而这一切,又全在组合的意象中。这种写法在温词中是多见的。

另一方面,温庭筠的许多词都运用了跳接的手法。这种写法在诗词中是常见的。跳接的手法可以增大词意境的时空跨度和蕴含空间。

在温词中,客观物象多作表面化罗列,所以缺乏贯穿整首词的情感意脉;在一些词中存在这种情感意脉,但其力量明显不足。如:“楚女不归,楼枕小河春水。月孤明,风又起,杏花稀。”(《酒泉子》)、“玉纤弹处真珠落,流多暗湿铅华薄。春露浥朝华,秋波浸晚霞。”(《菩萨蛮》)这里,词人截取自然和生活中的几个片段组成意象画面,这些意象纷至沓来、时而断续,亦或是一个意象迭加于另一个意象,这些意象的迭加与组合没有十分明显的时空界限,这样就造成了意象的闪动与时空的跳跃。

从诗词的文体特点来看,诗词的创作,虚写、想象、跳接、留白比比皆是,这些为读者留下了填充和想象的空间。温词意象与意象之间的留白,需要读者通过想象去加以补充。这样的写法,拓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和作品的美感境界。温词中有不少篇章运用象征性的意象与蒙太奇的组合来传达人的心情意绪,表现人的心灵境界、心灵景观,在这一方面,开辟了词表现“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的文学传统。

四、以艳为俗,雅俗结合

温庭筠是唐五代第一个大力作词的文人。这一时期文人词的发展历史,始终存在着“雅化”与“俗化”的矛盾与纷争。而“雅”与“俗”的并存与发展正说明了二者是一对相并列、相交织、相消长的矛盾统一体。

温词曾被后人推崇为词之正宗本色,但在当时却是被正统思想视为“侧词艳曲”加以指斥的。在文学批评史上,对温词的体认与批评历来存在着两种对立又相联系的观点:一者认为温词“极流丽”、“镂金错彩”,以浓艳绮丽为特征;一者认为温词“深美闳约”、“酝酿最深”,以婉约幽深为擅长。这两种观点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温词的一个特征,浓艳绮丽反映了温词未能免俗或迎合时俗的一面,婉约幽深代表了温词在民间词基础上的提升、雅化与创新的一面。不能够否认,温词的创作尚带有一些由民间词向文人词转化时期的两面性特征。

应该说,温词是由一个浓艳的外表和一颗纤细的心灵构成的矛盾统一体。如果说那颗纤细的心灵主要属士大夫文人所有,那么,那种浓艳的外貌则更多地折射出新兴市民阶级的形象。李冰若先生评温庭筠《菩萨蛮》词“形容艳丽”。“形容艳丽”正是温词“因艳入俗”或“以艳为俗”的表现。

温词中的语言、意象和情景模式都带有艳丽的色彩,正是于晚唐的城市文化娱乐生活及其文化环境中形成的,也迎合了世俗的审美情趣。温词之所以在晚唐筵席之上、歌楼之中备受欢迎、广为传诵,正得力于其艳丽的形貌。温飞卿虽作小词,其在词的体式、音律上精工细磨,奠定了文人词绮丽、香艳、柔媚的风格,确立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温词较高的美感享受提升了词的品位,形成了词所独具的“要眇宜修”的美感特质。诚如陈廷焯所言:“飞卿词,风流秀曼,实为五代、两宋导其先路。”后世词人如冯延巳、周邦彦、吴文英等多受影响,直至清乾隆末年,一统词坛百余年的“常州词派”仍视温词为经典。温词在词苑中有筚路蓝缕之功,其在词史上的地位是难以动摇的。

参考文献:

[1]刘学锴.温庭筠全集校注[M].中华书局,2007.

[2]赵崇祚.花间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张惠言,董毅.词选续词选[M].华夏出版社,2006.

[4]刘熙载.艺概[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猜你喜欢

艺术
抽象艺术
西方现代艺术的兴起
身边的艺术
美在《艺术启蒙》
纸的艺术
决定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