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鹿原》将美撕碎给人看

2019-04-16徐怡

青年文学家 2019年6期
关键词:父权白鹿原宗族

摘 要:撕破封建礼教的虚假,将隐藏在文明背后人最原始的丑陋面孔展现在世人眼前。时代的变迁,传统文化的断流,每个人都将自己的自私性趋利避害性发扬到极致,每个人都是极其矛盾的个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封建道德伦理与新思想新文化相碰撞,家族之间的明争暗斗……但是归根到底,《白鹿原》只是在叙述真实,陈忠实用文字揭示了整个中国在“革命”背景下所展现出来的劣根性。

关键词:父权;悲剧;性;封建;宗族

作者简介:徐怡(1998.11-),女,汉,江苏常州溧阳人,本科,就读于南京林业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指导老师:缪军荣。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6-0-02

(一)女子在旧时代的悲剧命运

在父系社会,女性一直是作为弱势群体而存在,即使花容月貌也不过是作为男人的附庸品而存在。正如《白鹿原》开头写到的“白嘉轩后来引以为傲的是一生中娶过七房女人”,将女人当作炫耀的资本,毫不为她们的死感到惋惜。但事实上,以男为尊,践踏女性尊严的思想就是旧时代农村人的普遍思想。女性自古以来就是作为男性的附庸品而存在,在男权主义社会女性的存在只是男人泄欲和传宗接代的工具,毫无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而言。陈忠实将自己的眼光放在普通的农村女性身上,用女人的悲剧来反映时代的悲剧,从女人身上来诉说时代的真实。现实中许许多多的女子成为童养媳,嫁给素未谋面的丈夫,为他们传宗接代,经受婆婆的百般刁难,最终媳妇熬成婆,又去刁难下一代的女人,一代代的女子重复着悲剧,而且在女子的认知里,这就是正统思想,这是女子所要遵守的妇德,女子的任务就是一心一意地侍奉男人,为他们传宗接代,给他们当牛做马。

田小娥的父亲为了钱把她嫁给了郭举人,可是嫁给郭举人就意味着田小娥一辈子生活在黑暗悲惨之中。她对自己的命运有自己的主张,她敢于去反抗,敢为自己争取幸福。她很想和黑娃一起走到最后,很想和黑娃进祠堂可是碍于她的身份背景碍于传统封建思想的阻挠到最后也没有去成。在黑娃走之后,她想用她微薄的力量去寻觅他,可是一个外乡女人在农村生活是极其困难的。碍于她以前的背景,她被当作荡妇,许许多多的人嘲笑鄙视她,碍于她姣好的面容,许许多多的男人想去骚扰她,最后她报仇的方式也是用最原始最低俗的方式,靠出卖自己的肉体来完成所谓的报仇行动,可是连最初的怂恿者目的都是不单纯的,想去迫害她。一开始都是想成为善良的人,可是村民的阻挠,封建思想的束缚让小娥想平平淡淡地过日子这种想法都变得奢侈,大家打心眼里认为她是荡妇,荡妇就不应该有好下场。陈忠实通过对女子悲惨命运和性的描写来表现对庄严传统的挑战,完成个人的反叛。

(二)旧社会宗族的发展变迁

宗族是人性血脉所向,宗族观念一直深入人心,父死自继,兄终弟及,宗族势力是农耕社会为了抵抗自然灾害自然而然形成的以血脉为依托的群族部落,人们总是一群一群的聚居生活,到现在我们对于同姓人家总会有一种异于异姓家族的亲近感。宗族在自己的土地上一直拥有超越政府的强大统治力,宗族祠堂到民国都一直維系着家族的传承发展,宗族权力与地位的变化从白家的兴盛到衰败的变化上就可以看得十分清楚。这是白嘉轩一个家庭的没落也是一个宗族的没落,白鹿原诉说着传统宗族社会的解体,明争暗斗的实质其实是互相之间对权利尊严的追求,对彼此价值观的不认同。这种衰败是一个个人思想的变化也是一个个家族的没落也是时代的影响所促成的。白家鹿家两家本是同源,但后来权利分化形成两个家族,经过在原上不断地争权,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宗族文化,并且不断地斗争且共存。旧社会以农业生产为主,通常以村为单位,而村庄基本上都是一个家族活着几个家族聚居形成的,而且在旧社会近亲结婚这种现象是非常普遍的,这种近亲结婚可以保证宗族血统的纯正,也是最符合人们思想观念的,人们都被血缘和地域束缚,不同的地域都有不同的文化,而且以自己族人为亲极其排斥外乡人,不仅是思想上的抵触也有行动上的具体抵抗动作。

到现在,宗族制度虽然被打破,但是在农村依然存在着宗族的人员关系网,而且只要农村这种形式存在,宗族制度与观念是很难消失的。一个宗族在外敌入侵时往往会体现出巨大的凝聚力,在危险面前会一致对外,由宗族领袖主持大局,每个人在外敌面前都是统一体。但是宗族内部也是充满斗争的,不同家族间的挑拨离间,权利的争斗。在宗族里族长也是世袭,所以便会导致更多更强烈的斗争,处于弱势地位的家族总想一改以前的地位光宗耀祖,而处于优势地位的家族总是有高人一等的思想,也最怕后继无人,自己家族内香火衰落。祠堂就是宗族社会的代表产物,一代代的祖先被安置在一间屋子,无论是否金碧辉煌,它所存在的意义都是宗族文化的根基,给人以精神力量,是作为公正和道义基础而存在的,但是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作为祠堂存在基础的宗族社会已经被严重削弱乃至摧毁了。

(三)父权文化对人自由发展的压制

白嘉轩是典型的封建家长代表,把儿子当做族长的继承工具,当成理的捍卫者,没有把他当做孩子来看待,不给他自由生长的空间,都是君臣伦理下的父子关系,白孝文作为族长继承人就是要延续白家的血脉,继承父辈留下来的族长位置,他的未来从出生起就敲定了。父子纲常伦理是不允许被挑战的,它要求所有人去顺从,权威是被维护而不是被提出质疑的,上一辈的思想下一辈必须遵从,这在旧时代人眼里,这就是正道,是自己的子孙后代必须遵守的,如有违反家法族法处置,用暴力来维护权威的绝对性。白嘉轩不会去考虑自己儿子想要什么,理想是什么,而是用自己的权利逼他重复自己的生活。可是在革命的年代,新的思想传入,便会造成新一代与旧一代思想的冲突,互相无法接受彼此的想法,矛盾不断地累积最后彼此以死亡来为自己生命价值与思想正确性证实。人是一个个死也是一代代死,随着老一辈的人的逝去,新一代的人传播他们的思想,旧思想随老一辈的逝去也离我们越来越远。

一举击倒白嘉轩的不是外敌的入侵,不是宗族间的明争暗斗而是白孝文的自甘堕落,作为族长他觉得自己尊严全无,感觉自己连儿子都管不好是没有脸面去管理一个大家族的。但是在后来整个家族面对挑战时,人们还是想请他出面主持大局,因为作为一个大家长其实是在给整个家族树立威望,是整个家族的精神核心。白嘉轩作为族长他腰杆过硬,刚正不阿,在管理家族方面有一手,但是当处理自己家里问题时,他仍是保证自己的权威,没有商量和沟通,自己的儿子必须无条件服从自己,并且将自己的抱负强加于子孙后代身上,他想维护封建统治也想突破自己,但最后当面对完全突破封建时他又缩头想去维护,因为革命对于富人而言就是革自己的命。

白嘉轩的仁义道德是压制儿子成长的泰山。他不允许下一辈的反叛,下一辈要按照他为他们规划的蓝图生活,包括娶妻生子,相当于把自己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傀儡,他不允许新一代的突破传统做法,而这种突破才能推动社会发展,所以说父权的过于强硬会抑制个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祠堂是父权社会的代表,是为人们提供精神信仰的地方,它传承千年必然有它存在的必要性,连接着礼义廉耻公正道德。在没有行之有效的规矩之前不要去肆意破坏古老文化,任何一种古老文化它们存在都是必要的,至少不会让人性本来面目过分张扬,让人们心中存有信仰和畏惧。父权文化至少可以讓一个家族相对有序地发展,让一个宗族传承千年,构成一个宗族的精神核心。

小结:

时代不断地在变,随之一切都在变化,可能会更好,也可能会更坏。现在,我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可是我们离传统文化越来越远,文化根基在风雨中飘摇但同时我们离封建糟粕也越来越远,在物欲横流的年代,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我们再也回不到以前宗族社会那种彼此相依为命的年代。但从古至今都没有改变的是人作为一个个体本身的复杂多变性,我们在矛盾冲突中不断地探索,但是对于是非善恶我们始终无法做到绝对的正确,因为我们是人,人在生存被威胁的时候丑陋的一面就会暴露,在利益面前,我们会丧失良知。

参考文献:

[1]《如何在有父权思想残余的社会下生活》Romeo Zhang.

[2]《家乡的祠堂》吴祖枝.

[3]《白鹿原》读后感 知乎.

[4]《白鹿原》陈忠实 人民文学出版社.

[5]《田小娥与她的四个男人》青城十九侠.

[6]如何评价小说《白鹿原》人民出版社.

猜你喜欢

父权白鹿原宗族
WANG Xiaoping.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in the Age of Global Capitalism:Renaissance or Rehabilitation?
《祭语风中》与《白鹿原》之比较
79首同名民歌《放风筝》的宗族关系
论利维坦的父权路径
代际分化与“俱乐部式宗族”的形成
一个汉族宗族的认同符号——重庆永川松溉罗氏宗族个案研究
李安家庭三部曲下的现代父亲形象
从宗族建筑楹联看吉安地区宗族观念
《白鹿原》中的女性意识分析
胡适的父权缺失与母权凸显——兼论中国传统女性在社会转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