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高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大学生模型设计竞赛的几点体会与思考

2019-04-15李惠李大勇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11期
关键词:成功经验学科竞赛教学改革

李惠 李大勇

摘要:基于组织参加前两届全国高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大学生模型设计竞赛的经历,总结了取得成功的几点经验。实践证明,专业学科竞赛不仅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载体,同时也是促进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学科竞赛;成功经验;应用型创新人才;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1-0230-02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党的“十九大”报告描绘的“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壮美蓝图令人向往。

近十年来,我国陆续开展了多项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必须承认模型设计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团队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1]。通过模型设计制作,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增强实践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强与同类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实践证明,学科竞赛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参加过学科竞赛活动的学生,在专业基础、动手实践、团队协作、创新思维等方面普遍更胜一筹,受到研究生导师和用人单位的肯定[3]。

全国高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大学生模型设计竞赛是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主办,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空间分会与各高校轮流承办的大学生学科竞赛。比赛以全国城市地下空间专业普通本科在校大学生为主体,通过校级选拔赛择优推荐1—2支参赛队伍参加比赛。目前已经连续举办了两届,2016年11月在郑州大学举办了第一届全国高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大学生模型设计竞赛,全国32所高校的53支代表队参加了比赛。第二届于2017年10月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举行,参加比赛的队伍为来自全国36所高校的72支代表队。我们学校指导了4组共12名学生参加比赛,共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专业模型设计竞赛取得成功的几点经验

1.基础训练与院级竞赛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参赛积极性。对相关专业班级学生开展系列专题培训,介绍相关竞赛内容、竞赛目的及规则、需要的相关专业理论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创新学习的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参赛积极性。通过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自主学习能力、特长等,为竞赛优秀学生选拔做准备。

定期举办院级学科竞赛,竞赛题目覆盖范围广,内容来源工程实践,既具趣味性又富挑战性,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明确学习的目的和努力的方向,让更多的学生在实践中获益。

2.多层次团队组建,团队指导教师双向选择。大一、大二的学生思维活跃、参与热情高但是专业理论知识欠缺,大三、大四的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但在就业、升学的压力下精力不够充沛。因此,在参加创新活动时,可以实行“以老带新”的多层次团队模式,让团队组成人员各自发挥自身的优势,取长补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团队指导教师实行双向选择制,学生充分信任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有时间、有意愿用心去指导学生。

3.备战大赛三步走,平时训练+赛前集训+院赛选拔。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任务繁重,各团队成员很难集中在一起进行长时间的模型设计制作,这种间断性的训练使效果大打折扣。所以第一步平时训练时间相对较长,由各队成员灵活掌握。赛前一个月进行第二步赛前集训,根据平时训练结果进行阶段性汇报,通过小组间的交流、师生间的交流和指導教师间的交流,指出优势和不足,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决赛前两周进行第三步院赛选拔,聘请学院有经验的教师担任比赛评委,各参赛队推选一名选手对自己的模型进行介绍,包括设计理念、理论基础及创新点等,然后根据各项试验结果,评委老师对每件作品进行点评,提出改进的意见,并根据比赛结果,确定最终参加决赛的人选。

三、以专业学科竞赛为载体,形成基于竞赛驱动的特色教学模式,推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当前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研究和实践表明,通过大学生专业学科竞赛,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拓展[2]。这两届比赛的题目分别是“邻近复合地基加筋土挡墙的设计与建造”和“格栅拱架的设计、建造与加载试验”,均来自工程实践,为了解决建筑设计施工中有待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从传统的观念中走出来,在已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从新的途径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两次成功获奖的体验,不但加强了自身对专业的理解和认识,更增强了学生的自信,激发了对本专业学习的热情,而这两点正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所必备的条件。

1.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实现教学改革的联动创新,逐渐形成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必须强化实践环节,并必须在实践环节中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适时转变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继承轻创新的教学理念,以大学生专业模型设计竞赛为契机,加大创新实践类课程学分比例,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将创新理念融入日常课堂,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紧密围绕当前社会需求,将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由此形成涵盖课堂、竞赛、设计与实践多环节的持续性、团队化、多层次、个性化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2.加强科技创新的平台建设和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辅助教学机制。充分利用院内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逐步解决场地、经费、管理等问题。通过定期举办和参加专业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加强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鼓励教师多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将指导学生学科竞赛与评优评先挂钩,从而调动教师指导学生工作的积极性。

科技竞赛还可以引导教师去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促进院校教师间的学术交流,并提供教师教学展示平台,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连,真正把科技创新融入课堂教学,积极探索针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而推动学院实践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四、結语

通过组织参加前两届全国高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大学生模型设计竞赛的经历,总结了取得成功的几点经验。实践证明,参加专业学科竞赛加强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赛场同时也是一个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舞台,与其他院校师生交流想法分享经验,大大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有效激发了学生对创新学习的热情,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竞赛不仅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载体,同时也是促进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增进院校间的交流,积极探索专业学科竞赛载体下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臧春艳,吴彤,李红斌,陈小炎.基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人才培养[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6,38(02):1-4.

[2]孙海燕,赵建华,屈敏.基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0):78-79.

[3]侯建华,陈少平,陈锟,田晓梅,吴岭清,吴嘉.大学生学科竞赛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11):19-22+25.

Some Experiences and Reflections on Model Design Competition of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Engineering Students in National Universities

LI Hui,LI Da-yong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Shandong 266590,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the organization participating in the two n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engineering model design competition,this paper summarizes som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professional discipline competition is not only the carrier of training applied innovative talents,but also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mote the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Key words:discipline competition;successful experiences;application-oriented and innovative talents;teaching reform

猜你喜欢

成功经验学科竞赛教学改革
依靠先锋人物开展少先队活动是一条成功经验
依靠先锋人物开展少先队活动是一条成功经验
英国废弃煤矿瓦斯开发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乡村振兴 哪些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学研赛”并重的计算机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