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产学协同下多平台联动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2019-04-15梁正瀚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要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将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作为重要抓手,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过程中,要紧紧抓住产教融合这一历史机遇,利用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创新创业教育过程,通过推动高校与有关部门、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设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共同组织教学团队、共同建设实践平台,探索校政、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新模式。

关键词:产教融合;多平台联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等文件,并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一系列实践项目,从理论和实践上加强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现阶段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发挥各高校的专业学科特色和办学优势,实现多平台联动,促进政产学协同。

一、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模式

对于政产学协同下多平台联动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的论文和专著尚不多见。现对国内外创业教育研究现状进行简要述评,以便为本研究提供一个起点。

世界上几个主要的发达国家,如美、德、日、澳等国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认识与发展虽有不同,但都形成了一套符合本国实际和特点的具有典型意义和代表性的模式,都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

作为创业教育的发源地,美国的创业教育主要分为聚焦模式、辐射模式、磁石模式。聚焦模式,就是由一个学院将创業教育的所有环节统一协调,包括学生选拔、教材选定、师资配置、课程设置、教学评价等,具有系统化和专业化的特征。但这种模式形式单一,受教育群体局限。辐射模式则是一种全校性的教育模式,又称为发散模式,也是目前我国高校较多采用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更多体现了教育的普适性。磁石模式则介于聚焦模式和辐射模式之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进行选修创业课程的选择,更多的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其管理模式主要是成立创业教育中心,对创业教育资源进行配置。目前,我国也有部分高校采取这种模式。

德国高校创业教育以培养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创业意识和精神为培养目标,其师资大多来源于创业经验丰富的企业主或是商科教师,其主要针对具有创业潜质的学生,以经典教学模式为主,以创业学习模式为辅。

澳大利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层级分明,分为即普通大学普及性和专业性课程体系及继续教育学院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各层级分工明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日本的创业教育模式则是在吸收欧美创业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建立的,主要有四种:对全体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企业家涵养型;面向有创业实践需要学生的企业者专门教育型;为工科、医学专业学生科舍的技艺辅助专业型;为商科学生提供技能练习的经营技艺综合练习型。

可以看到,国外的创业教育模式已经较为成熟,已经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在其教育实践过程中,也更多的兼顾了专业教育的专业性和创业教育的普适性和个性化。

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经历了各高校自主探索阶段和发展实践阶段,尤其是近几年更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各高校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都制定了不同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却十分注重理论研究。以创业教育模式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跨库检索,共获得文献1151 篇。从查阅到的文献来看,时间跨度从2001年至2019年,逐年增多,其中2004-2014年间相关论文数量增长较为平稳,在2015年至今相关论文增长迅速,且年均发文数量均超过百篇,尤其是2018年已发文章132篇。可见,越来越多的专家、教师正在关注创业教育模式,关于创业教育研究的热点已经形成。研究视点也逐渐呈现多样化,主要涉及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课程体系、创业环境、创业力评价方法、创业基地、创业模式等。通过对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发现我国目前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经验性的总结,并试图结合我国实际进行国内复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法和建议;二是对创新创业教育所涉及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实践、互联网+等方面的研究;三是不同地区的学校个案展示,其中以江苏、浙江等省份较为突出。

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上,国内一些重点高校尽管在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方面做出了与政府、企业积极合作的尝试和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例如燕山大学从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出发建设的校内与校外相补充、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实践与应用相贯通的创新创业育人模式就很好的整合了校内外创业教育资源;浙江机电学院积极推进社会化运作,采取与企业、与校友资源、与实习相结合措施推动创业教育。但仍有很多高校与政府、企业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政府和企业所拥有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尚未被高校很好地利用,三者在人才培养上没有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因此在政产学协同创新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是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重要课题。对此,迫切需要构建政产学协同下多平台联动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二、政产学协同下多平台联动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

全面贯彻国家创业就业教育工作理念,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契机,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模式为重点,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核心,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以提高大学生创业就业精神、能力、知识、就业能力为目标,通过搭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战演练、综合服务、师资培育等平台,完善创业教育模式,构建政产学合作育人体系,全面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一)搭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把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既满足普遍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普适性,又满足有创业需求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个性化。必须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结构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要形成分阶段、分层次、全覆盖的“金字塔”式的教育体系。

基础层级应以创新创业必修课为重点,专业课程为补充。创新创业必修课要整合课程结构,完善课程计划,明确培养目标,开始以创新意识、创新技法、创新思维开发、创业机会、创业政策等为主要内容的创业基础课,面向全校学生实现普适教育。专业课程则需要巧妙的课程设计,让创新意识和专业特色相结合,凸显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从意识引导、知识传授、活动熏陶、实践提升等各个环节,融入差别化、个性化的创业教育内容,例如在专业导论中加入行业创业者的事例,让学生在认识到本专业发展方向的同时培养了其创新意识;在专业课程中增加行业创业的案例分析,让学生在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其创业思维;在实习实训过程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让学生在深化行业认知的同时让其了解企业管理的流程。这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课程设置既能保证学生创新创业学习的主动性,又可以助推其对专业学习的自觉性。

中间层级则是多样化的创新创业公共选修课,其课程设置应以创业者与创业团队、创业资金筹集、创办企业流程等为主要内容,针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开展专项培训。例如将KAB创业教育、SYB创业培训、组建模拟公司等形式多样的课程纳入选修课的范围,采用小班制、模块化、游戏化的方法,让学生学用结合、高度参与。

金字塔的顶层则是开展创业实践训练课程,针对有创业项目的学生进行定向指导。主要是以项目为依托,通过学科竞赛、挑战杯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途径,着重学习创新思维、企业经营模式、初创企业管理等内容,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的尝试,通过项目将创新创业的种子植入学生的心灵,在适当的时候就能开花结果。

(二)搭建实战演练平台,实施创新创业实践训练

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也要重视实践教学资源的共享和融合,建立起集信息交流、创意展示、项目孵化于一体的学生创新创业平台。例如在院系层面可依托专业实验实训室,结合专业特色和教师的科研成果,成立的创新创业基地,服务于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在校级层面设立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统筹全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举办创新实践班,组织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等;对校内外资源进行整合,依托创新创业孵化区或众创空间,积极为创新创业团队提供对外合作交流机会、服务咨询、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等服务,帮助学生创业者将创意变为现实。

(三)搭建综合服务平台,构建创业指导服务体系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校将协同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快捷方便的网络信息服务为载体,以众创咖啡、创业俱乐部、创新创业培训中心以及学校公共基础设施为保障,为创新创业团队提供相关咨询、评价、评估、推介服务,落实创业扶持基金、创业奖学金等,指导和引入社会融资、投资、借贷联络,提供企业注册、登记,创业就业政策、法律、法规等咨询服务,并做好项目基础设施及网络配置维护服务,以及校企、校地合作联络和跟踪指导服务。在兼顾便利化和信息化的基础上,政产学协同打造创业就业综合服务平台。

(四)搭建师资培育平台,提升创业教育指导水平

教师既是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又是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指导者,更是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的主要研究者。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创新创业教育虽然重点在于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知识,但教学内容中对法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也多有涉及,牵涉到多方面的知识和内容,要想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单靠某一学科的专家或教师,难以实现。因此,建设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是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

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上要通过校内校外两条渠道来实现师资结构的优化。校内渠道就是在校内形成多学科的沟通和协作,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并通过创新创业技能培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企业体验创新创业过程、亲身感受企业的运作管理,以此来丰富实践经验,提高创业实践能力,建立起一支既有专业知识支撑又有一定的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专职创新创业教师队伍。

校外渠道就是要打破学校边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社会化教育。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引入企业管理人员和有丰富创业经验社会人士加入,讲授创业实践课程,指导学生创业实践。

参考文献:

[1] 梅伟惠.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8(5):52-56.

[2] 冯  如.国外创业教育对我国创业教育的启示[J].技术与市场,2014(3):162+164.

[3] 师晓莉.中外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1(4):60-61.

作者簡介:

梁正瀚(1982-),男,河南镇平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创业教育。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视角下我国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接研究
“产教融合,三进三出”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教学做一体化改革与产教融合
探索具有吉利特色的产教融合之路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