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定势有效化解的思考

2019-04-15吴秀莹靳涌韬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12期
关键词:定势做题小学生

◆吴秀莹靳涌韬

(大连大学教育学院)

一、思维定势的概念阐述

1.思维定势的概念

定势,在心理学上被定义为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是过去感知、记忆、思维等对当前认知等所产生的影响。思维定势和迁移类似,即人用先前活动所造成的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并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的特殊定向预备倾向,来源于人的不断学习和实践的累积。

2.思维定势的作用

思维定势的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之别,其积极作用可以使人的本能得到充分地展现并促进内驱力地提升,以助于思维的专注性和趋向性得以发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产生正迁移;而思维定势消极的作用是产生负迁移的诱因,因此会产生惰性,对学习产生阻碍的负作用,框住人们的思维将其引人误区。

二、思维定势对小学数学教学影响的现状研究

1.调查目的

旨在通过对小学生发放问卷调查,真实客观地了解思维定势在小学数学中的存在现状,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化解小学数学思维定势的有效策略。

2.调查对象及方法

以G小学所在年级四年级随机抽取的300名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对学生的问卷调查。

3.调查实施

截止2018年6月20日笔者发放学生问卷300份,回收率达到96.67%,在收集完相关调查数据后,笔者对数据结果进行了整理分析。

4.问卷结果及分析

(1)小学生数学思维定势存在的现象

笔者在针对小学生的调查问卷中,关于“你在解数学题的过程中会经常用以前习惯的做题思路来解决新问题吗?”如表1所示接近93%的学生会利用以往的做题思路帮助自己解决现在的问题,并会受其影响,可见学生对做题中的思维定势相当高的利用。

(2)习惯性的做题思路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的效果

笔者在对G学校小学生的问卷中提及“你认为以往做题的思路对解决新问题产生了什么效果”时,如表2有62%的学生会选择可以更快地解决相关的问题,22.33%的学生会认为思维定势可以对相关程度较低的新问题产生启发。

三、思维定势对小学生数学产生的消极影响及原因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的整理分析可以看出思维定势在小学数学中普遍存在,其原因如下。

1.思维定势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消极影响

(1)造成学生认知的单一化倾向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往往会以一己之见一概而论,看问题只考虑表层,对待新题型只会机械地套用以往的解题策略,并且存在对相关数学知识理解不透彻、原理法则分析不恰当、真正的重点把握方向有误的问题。许多学术研究报告均表明研究表明,思维定势的阻碍是其往消极方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造成学生创新型思维发展缓慢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通过对原有经验的分析、归纳、整合,逐渐地建立起一套思考问题的固化方式。学生由于受旧经验的思维定势影响,在解题时,不能用多变的、灵活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并成为一种习惯而深入到他们的生活中。这样的行为模式所产生的后果颇多,致使学生思考问题不全面、很难做到一题多解、创新的思路被阻塞、易忽视新旧问题情境的差异性。

2.思维定势对小学生数学学习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

(1)受已有认知策略及生活经验的影响

小学生因其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接触社会的机会没有成年人多,生活实践经验比较缺乏,他们常会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单薄的生活经验来对数学概念进行偷换,不会因情境的变化而转变思维,从而产生错误的认知,不能对数学知识进行科学的理解。

(2)受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所影响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时倾向于用正向思维,对正向的问题对答如流,而若换成反向则无从下手。在学习上容易受前设抑制和后设抑制的干扰,思维发展水平停留于直观形象思维像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阶段,虽然抽象逻辑思维有所发展,但是仍由具体形象思维主导。

(3)教师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师没有正确佑计教材和学生实际,对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入,甚至出现偏差,设计的问题缺乏科学性。其次,教师盲目地把阶段性的局部经验扩大为一般规律,根据个别“关键词语”确定算法,使后继学习步入误区。其次,教师的教学目标过于单一而形式化,甚至部分教师给学生总结“万能公式”,导致思维缺乏创造性。

四、有效化解思维定势对小学数学教学消极影响的策略

1.突破数学学理的思维定势

首先,可以实施强化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教学,避免张冠李戴造成的负迁移,促进正迁移的产生。其次,充分利用知识间的共同因素,借助于变式和类比等方法来帮助学生区分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发现新旧知识的共同本质和内在联系。

2.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练习

在解题时,要善于沟通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触类旁通,灵活应用,不要局限于一种解法的思维定势,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用多种方法解答,这样不但可以拓宽自己的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而且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3.突破教师教法的思维定势

在解决具体的小学数学问题时,应当将反思的理念贯穿于其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做习题时产生的错误,如果教师可以及时地发现并予以纠正,学生则会在下一次做题时容易克服。所以,一线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留意观察细节,帮助小学生突破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

猜你喜欢

定势做题小学生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聚焦高考选做题中的解不等式问题
试论中学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势与求异思维的关系
文化定势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研究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以处理“圆周运动问题”为例谈思维定势的形成与对策分析お
我是小学生
浅论数学学习中两种思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