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与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2019-04-15何儒彬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12期
关键词:独创性一题试题

◆何儒彬

(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

目前,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数学核心素养”一词首次出现在我国数学教学大纲(数学课程标准)中,标志着我国数学教育目标从应试型向累质型方向转变。为了响应这一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我们课题组成员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通过听课、评课、讨论总结,归纳出了适合我校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的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训练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流畅性、变通性和广阔性;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置,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构建了探究式教学的模式。

一、创设问题情境,训练思维的积极性和流畅性

流畅性指思维畅通少阻、反应迅速,能在短时间内表达较多的概念,是发散思维量的指标。流畅性依赖一个人记忆信息和知识的多少,它反映一个人知识面的广博程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曾说“科学与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问题”是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的心脏。“问题”使学生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带着想知道“怎么回事”的本能冲动去解决问题,亲自体验探究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了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因此,创设问题情境对开展探究式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案例1:找规律填数。

①6、9、14、( )、30、( );②20、14、( )、( )、2

答案:①6、9、14、21、30、41;②20、14、9、5、2。

问题4:利用递推公式法求数列通项公式常用途径有哪些?

(①构造新的数列法②累加法③累乘法④取倒数法⑤取对数法)

问题5:对上述求通项的方法能不能举出例子?这些数列各具有怎样的特点?(学生通过查资料可以举出例子)

这五个问题是层层递进的。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探究学习,一方面对知识点查漏补缺,丰富了知识,另一方面使知识间融会贯通,突破难点,提高解决问题的流畅性,训练了思维能力。

二、一题多解,训练思维的变通性

思维的变通性是指人们能够从不同途径解决某个问题的能力,它不受固定模式的制约,也不受习惯思维方式的束缚,是按照某一新的方向探究问题的过程。“一题多解”正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审视分析同一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不同解法求得相同结果的思维过程。因此,教学中适当采用一题多解,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强烈欲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训练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娴熟运用。另一方面,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这道试题主要考察了抽象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以及简单的不等式的解法。虽然是简单题,但也体现了“一题多解”的常用方法,直接法,间接法,排除法,通性通法,特殊法,抽象问题具体化。

在数学教学中,采用“一题多解”的教学方法,并引导学生评价各种解法的特点和优劣,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解题能力、优化解题思路,而且能增强变通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一题多变,训练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思维活动发挥作用的广阔程度,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善于发现事物之间多方面的联系,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思维广阔性的重要表现是由某一点出发产生广阔的联想、想象,能想到一个问题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也能从一个问题想到另一个问题。与思维的广阔性相对的是思维的狭窄性,思维的狭窄性主要表现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稍有变化,就不知所云。

“一题多变”是指由一道数学题通过联想、类比、推广,通过改变题设条件或结论,得到一系列新的题目。学生通过探究、合作交流不仅解决了这些新题目,而且有时会得到更一般的结论。因此,“一题多变”的训练既增强学生面对新问题敢于联想、分析并予以解决的意识,又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的狭窄性,提高思维的广阔性和发散性。

四、创设开放性试题,训练思维的独创性

数学思维的独创性是指思维活动的创造精神的体现.它是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开阔性等思维品质相互渗透、相互作用、高度协调、合理构成的产物,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思维品质。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时表现出的“独创”,不只是看创造的结果,主要是看思维活动是否有创造态度,是否能独立地自觉地掌握数学概念,发现定理的证明,迁移问题的解法,等等。

数学开放性试题是相对于传统试题条件完备、结论确定的封闭题而言的,是指那些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或不唯一的数学问题。其特点主要表现在:条件不充足;或者结论不确定;或者解题方法和依据不明确。其条件、结论和解题策略需要学生在情景中自己去设定、寻找和探究。开放性试题的解答没有固定的,现成的模式可循,学生必须经过主动的思考和探索,形成自己的解题方案。因此,解决开放试题需要大胆的探索精神与一定的探索能力,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积极开展智力活动,从多种角度,用多种思维进行思考与探索。因而,开放性试题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的有效途径。

数学开放试题作为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题型,它代表着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以适当的方式渗透开放性试题教学,无疑能够训练学生思维的独创性,能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数学思维变通性、广阔性、独创性、流畅性是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因此训练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通性、广阔性、独创性、流畅性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解题能力、优化解题思路,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独创性一题试题
论非独创性数据库的邻接权保护模式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在于活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试论我国作品独创性的司法认定标准
中国小说与史传文学之间的关系
文学作品的抄袭认定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