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解剖学和影像学知识提高骨科临床教学质量

2019-04-15朱锴夏振娟窦永峰邢建强孙兆忠杨淑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10期
关键词:解剖学骨科影像学

朱锴 夏振娟 窦永峰 邢建强 孙兆忠 杨淑野

解剖学与影像学已经成为当前临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骨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医师需要根据解剖学与影像学的相关内容来掌握患者的疾病特征,对患者骨折情况作出判断,最终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这已经成为保证骨科患者预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结合解剖学与影像学的相关知识改进骨科临床教学路径,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情况更理想,值得相关人员关注。为了进一步评价影像学知识与解剖学知识在提高骨科教学质量中的效果,本研究选取我院2018年4—9月的50名接受骨科临床教学的学生为观察对象,相关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4—9月的50名接受骨科临床教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学生25名,包括男21名、女4名,年龄20~24岁,平均年龄(22.1±0.5)岁。对照组学生25名,包括男23名,女2名,年龄19~24岁,平均年龄(21.9±0.6)岁。

1.2 方法

对照组学生接受常规的骨科临床教学,由临床医师详细介绍骨科疾病的临床疾病的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并按照医院管理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在对照组学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在观察组学生教学过程中,将解剖学知识点与影像学知识点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其具体的教学方法包括:(1)采用影像学与解剖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开展骨科专题讲座的方式,邀请我院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详细讲解与骨科有关的知识点,加深学生的了解。(2)在临床教学阶段,临床医师与学生之间构建理想的信息交流机制,临床教师根据疾病病理、临床表现等,结合影像学、解剖学的相关知识点,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知识点渗透,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疑问与教师之间保持交流,并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可以根据影像学与解剖学的知识点,精准判断患者疾病,并提出针对性的治疗干预手段。(3)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生动、直观的方法,将医学解剖图与CT片、X线片等影像检查结果进行展示、对比,让学生了解相同骨科疾病在不同影像学检测方法中的表现形式;允许学生观摩手术过程,通过这种直接观察临床手术治疗的方法,将学生理解的骨科疾与临床影像学、解剖学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了解。(4)教学过程中采用组间讨论方法,将临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临床医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经验,将患者解剖学与影像学检查结果分发给学生,要求每个小组学生采用头脑风暴法,对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尽可能多的提出意见;临床医师根据每个小组学生所反馈的结果,判断每个小组之间的骨科知识点学习成果,针对学习效果不理想的小组,临床医师可以适当倾斜教育方向,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质量。

1.3 观察指标

按照文献[1]所介绍的方法,对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理论题评分、实践操作题评分、病例分析题评分,采用百分制,得分越高则证明学生的学习情况越理想。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软件对本次研究的相关资料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认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学生的得分情况后,发现观察组学生的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详细资料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学生学习成绩资料表(±s)

表1 两组学生学习成绩资料表(±s)

观察组 92.3±2.6 94.6±2.8 95.1±1.9对照组 83.4±3.1 85.6±2.5 84.1±2.8 t值 6.13 7.21 5.77 P值 <0.05 <0.05 <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骨科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脊柱、手指、盆骨等骨骼结构,内容较多,并且构成复杂,骨折是骨科常见病症,并且骨折又会因为骨折部位和发生移位不同而被分成不同类亚型[2]。由此可见,临床骨科的工作难度大,若医学者不能掌握骨科疾病的特征与分类情况,不仅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甚至会加重患者病情,引发医疗纠纷[3]。文献[4]指出,由于骨科疾病具有特殊性,因此医学者具有理想的三维立体空间概念与鉴别能力,才能更好的应对未来临床骨科要求。随着影像学技术与解剖学的发展,可以通过更全面的角度来解读骨科疾病临床治疗信息[5],因此要求临床医师必须具备对影像结果的解读能力,同时也成为骨科临床教学重难点问题[6]。

从教学的角度来看,骨科教学中主要以骨盆、四肢等部位为基础,通过局部解剖、系统解剖形态等为依据[7],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影像学与解剖学,不仅有助于加深相关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还能让学生更加准确的定性、定位疾病,这对于增强学生未来临床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8-9]。同时,结合解剖学与影像学知识点,有助于让学生了解骨科临床治疗的内容[10],让学生能够直接接触人体骨骼构造,对人体骨骼系统的正常组织结构与生理解剖形态更有了熟练的掌握,使学生可以更深刻的认识骨折形态,进而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11-1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骨科教学中应用解剖学与影像学知识点之后,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从表1的资料可以发现,观察组学生理论题评分、实践操作题评分、病例分析题评分等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证明该方法具有先进性。

综上:结合解剖学和影像学知识点提高骨科临床教学质量具有可行性,能够让学生对骨科临床治疗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提高了学生在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的评分,因此可以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具有可行性。

猜你喜欢

解剖学骨科影像学
《钟世镇现代临床解剖学全集》(第2 版)12 卷隆重出版发行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人体解剖学
第十期数字骨科技术(CAD-RP)应用学习班暨第六届南总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通知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太极拳侧行步运动解剖学分析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