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洁长寿 松鹤延年
——清·沈铨《松梅双鹤图》欣赏

2019-04-10

老年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画风勾勒生动

《松梅双鹤图》清·沈铨 绢本设色 191cm×98.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沈铨(1682-约1762后),字衡之,号南苹,浙江德清人,清代中叶颇负盛名的画家。其工写花卉翎毛,设色妍丽,画人物得不传之秘。

沈铨年少时因家境贫困,随父学扎纸花、纸冥屋等手工艺,后在平湖拜花鸟画家胡湄为师,为其入室弟子。至20岁左右,他便专事绘艺,并以此为生。清初至乾隆年间,花鸟画风格多样,有以八大山人和石涛为代表的水墨写意派、以恽寿平为代表的常州恽派、以高其佩为代表的指头画派、以郎世宁为代表的新体画派等。沈铨与上述诸家画风均不同,他远宗五代时期黄筌写生法,近取明代吕纪画法,善绘花卉禽兽,注重写实,画风谨严工细,造型准确生动,工致精丽,赋色浓艳,极尽构梁之巧。

清雍正年间,沈铨的画作《百马图》流入日本皇宫,日本国王非常喜爱,遂派特使来中国寻访沈铨。雍正九年(1731年),沈铨受日本之聘,携弟子郑培、高钧等东渡日本,居长崎3年。其画风深受日本人推崇,形成“南苹派”写生画,对日本画坛影响巨大。日本画家园山应举将其誉为“舶来画家第一人”,沈铨可谓是促进中日绘画交流的一大功臣。

细节1

细节2

《松梅双鹤图》右侧署款“乾隆己卯小春,南苹沈铨写”,按时间推算,应创作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秋季,其时沈铨已经77岁,所以此作当为沈铨晚年之作,也正是艺术上最成熟的时期。整幅作品笔触细致工整,造型生动准确,技法出自明代而又极具个人风格,笔墨工致,造型生动准确,敷色浓艳,注重渲染,形象逼真,富有立体感。其劲健、流畅的线条,细密的局部勾画,完美的画面构图,令人难以想见此作出自年已古稀之人的手笔。

图中江水滚滚,浪花翻涌;一株苍松宛若虬龙,苍劲有力;松下险要挺秀的崖石之上白鹤挺立。画家对松树崖石的勾勒固然粗犷却没有马虎之嫌,运笔之时勾勒点染并用,皴擦的方式变化多端,墨色既凝重又雅致,产生一派浑厚苍劲的艺术效果。两只仙鹤的造型简练正确,白色的羽毛勾勒精致、渲染精细入微,犹如得道神仙一样安闲安详,没有一丝庸俗。白鹤的足和喙,亦是描画得非常传神。旁边斑驳的树干则像是历经了无数的灾难,显现出光阴的悠远与迷茫。石缝之间苍翠的竹枝生长繁茂,迎着滚滚的江水飘舞着,别有一番情趣。整幅画面被一片淡青色所包围,寒气逼人,与仙鹤羽毛的雪白以及鹤顶的丹红形成了光显的对比,再加上远景处的烘染,营造出画面深邃的意境,给人以山河无尽之感。此作不但充分展示了作者的写生功力,而且把北宋黄筌以及明代吕纪等人的写实主义画风升华到了新的高度。

总体看来,双鹤一仰一俯,气韵生动;梅与松一曲一直,体现独特个性;花与果一红一白,上下呼应;岩石间的竹子与茅草,穿插自然,恰到好处。松、梅、鹤象征高洁长寿,故而,此画有“松鹤延年”之吉祥寓意。

细节3

猜你喜欢

画风勾勒生动
勾勒立体的古都“脊梁”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刺绣:一针一线勾勒中国魅力
灯具的非常规表达——以光感塑造情境用线条勾勒独特性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画风
真实存在的怪异植物:“画风”太诡异
不走寻常路 拥有独特画风的VR设备
腰带勾勒最美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