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航天资讯

2019-04-09王立莉

太空探索 2019年2期
关键词:宽带火箭航天

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首次独占世界第一

▲ 长二丁火箭

新闻:2018年,全球共开展航天发射114 次,中国以39 次的成绩,一举超越了美国的34次和俄罗斯的20次,首次独占世界第一。这标志着我国进入空间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为我国加快推进航天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解读:2018年是中国航天丰收的一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全年发射次数大跨步迈进“30+”,达到37次,且成功率达到100%。其中主力型号火箭——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自1994年首次发射成功以来首次年发射超过10次,达到14次,超过全年发射总量的1/3。

此外,商业航天火箭也为中国发射次数贡献了力量。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微厘空间一号试验卫星;我国首枚民营运载火箭朱雀一号也实施了发射,虽然发射未能获得成功,但这是中国民营航天企业首次尝试发射卫星。

国际航天界风云人物埃隆·马斯克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表评论:中国今年航天发射次数首次超过美国,进步令人惊讶。没有什么好惊讶的。“发射次数基本能代表一个国家航天工业的整体实力。创纪录的发射次数背后,是一代代中国航天人的艰辛付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专家陈海鹏说。

(景骢)

我国全球低轨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建设启动

新闻:2018年12月22日7时51分,虹云工程首颗试验星“武汉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并进入预定轨道。2018年12月29日16时00分,鸿雁星座首颗试验卫星“重庆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并进入预定轨道。我国全球低轨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建设正式启动。

解读:2018年12月下旬先后发射的“武汉号”和“重庆号”卫星,是分别由航天两大集团牵头建设的全球低轨宽带卫星通信项目“虹云工程”和“鸿雁星座”的首星。这两颗卫星的发射,标志着中国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系统建设实现零的突破,也是中国打造天基互联网迈出的实质性的第一步。

低轨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建设项目是我国国家级、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商业航天项目,包括多个具体计划。此次实施发射的“虹云工程”和“鸿雁星座”均采用Ka频段作为用户链路以实现宽带通信,“让全球无缝覆盖WiFi”;并将以天基互联网接入能力为基础,融合低轨导航增强、多样化遥感,实现通、导、遥的信息一体化。此外,“小卫星”“低轨”“宽带”的组合设置,将以较低成本实现产品更新换代,便于实现用户终端小型化,还能最大限度提高网络接入速率,契合商业性的发展需求。

(驭驰)

【声音·圆桌】

航天合作的“商业机会”在哪里?

2018年12月12日,第十三届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合作研讨会“商业机会”议题分会在浙江宁波举行。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副院长吴树范担任中方主席,英国科技设施委员会卢瑟福实验室(RAL Space STFC)的Robert Elliot先生担任英方主席。中、英双方共十三家代表单位参加议题报告,就各自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的商业增长点等进行了介绍和研讨。

王晓明(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研究员):随着商业航天和微小卫星的快速发展,基于商业卫星的气象观测数据逐渐成为气象预报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数据源。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气象部门及提供定制化精准气象预报的商业公司都开始对购买此类数据展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建立新型共享商业星基掩星观测网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数据应用效率,从而降低观测费用。

张碧薇(未来宇航研究院投资总监):近年来,随着国内支持政策的不断升级,已有超过100家民营企业涉足商业航天产业,特别是以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领域为代表的产业链上游。新航天时代的使命是探索深空,创造一个能够促进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多元化行业生态是航天长远发展的核心。

高恩宇(北京微纳星空科技有限公司CEO):商业航天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得到全世界风险资本和金融巨鳄的承认与肯定。中国商业航天紧跟世界商业航天发展潮流,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强劲。2018年中国商业航天公司已发射卫星超过30颗,2019年有望破百。微纳星空作为商业航天新生力量,希望为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贡献力量。

邢克飞(湖南斯北图科技有限公司CEO):在400公里到1200公里的近地轨道上,空间辐射导致的电子元器件错误概率会骤然增加,所以在未来商业组网卫星设计中,除了性能之外,可靠性与可用性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斯北图在商业现货(COTS)器件辐射效应减缓应用层面的系统解决方案,2008年以来已经在50多颗卫星上的100多台通信产品上得到了应用和验证。希望未来在中英两国商业小卫星制造领域,提供除了性能之外的,更高可靠性与可用性的通信类组件产品。

【短消息】

2018年12月27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开始提供全球服务。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为全球,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据计划,今后两年,我国还将发射11颗北斗三号卫星和1颗北斗二号卫星,完成后续星座组网,提供世界一流卫星导航服务。

2018年12月17日,暗物质卫星“悟空”发射已满3年,达到预期使用寿命。“悟空”已在500公里外的太阳同步轨道上绕地球飞行16597圈,探测宇宙粒子55亿个。“悟空”的研制团队宣布,鉴于卫星目前运行状态依然良好、关键科学数据仍在累积,卫星科研团队已与各保障部门商定,让“悟空”延长两年工作时间。

2018年12月26日,由航天科工所属航天行云科技有限公司发起,汇聚全国商业卫星科研、制造、运营、服务、应用和金融资本等6大领域的146家单位的中国首个“天基物联网产业联盟”在武汉成立。联盟以“聚合航天资源,助力万物互联”为愿景,将从产业的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打造贯穿天基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生态。

2019年1月,翎客航天第5代可回收火箭验证机NewLine Baby(内部代号RLV-T5)在山东龙口火箭基地成功完成悬停飞行试验,取得研制过程中最重要的突破。这是翎客航天继2018年1月实现T3火箭低空回收后,在火箭回收技术领域实现的又一个突破。

2018.12.21~2019.1.20 中国运载火箭发射记录表

猜你喜欢

宽带火箭航天
我国行政村、脱贫村通宽带率达100%
我的航天梦
航天梦,我的梦
装宽带的人
逐梦航天日
宽带网络将覆盖90%以上贫困村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透视奇妙的火箭
超酷的火箭
福建:六大行动计划力促宽带再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