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柔弱胜刚强
——《道德经》智慧管窥

2019-04-08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胡林翼姨太曾氏

徐 颖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江苏 南京 210000)

历史上,有许多人都曾想用既凝练而又精辟的话来概括一个人或者一本书的思想,如《吕氏春秋·不二》篇中说:“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子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兒良贵后。”这位出身商贾却身至相位的吕先生在他主持编写的《吕氏春秋》中甚至只用一个“柔”字就概括了老子的思想。

《老子》五千言,可以说比古往今来一切殿试策论、博士论文更要精练得多,精彩得多,如果我们觉得单用一个“柔”字过于简单,无法窥得书中精义,而非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全书的话,那么“柔弱胜刚强”这句话足矣!五个字,五千言,一字千斤。

可惜的是,从古至今,世人读《道德经》者多,懂《道德经》者少,以《道德经》立身处世者更少,深谙“柔弱胜刚强”这五个字内涵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一是因为从表现上看,这一观点与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南辕北辙,二是因为当今社会人都尊崇强者,贬斥弱者,三是因为柔弱者,拂己情而顺人意,不快己意而快人情,四是因为把柔弱错误地理解为是女人的专利而非“男人”的行事方式。这种认知上的偏差使人们在行事时更容易采用儒家直接、法家强权甚至是玉石俱焚的方式,在激烈的竞争中,锋芒毕露、刚烈太甚,表面上胜利了,实则给我们的事业和生活埋下了更大的隐患,它们对事业的损害,大大地超过了一时的风光和快意!这种现象,在才高者身上更是得到充分的验证。而那些才高者一般都是在历尽沧桑之后才明白——

如果你不能改变环境,那你就必须改变自己!

这个代价太惨痛了,它有时不仅是一个人一生的赌注,有时还可能会影响你周围的环境,甚至是国家的兴衰。翻开史书,那些光芒耀寰宇、精钢不做钩的大才子,那些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的高士们,成就事功者能有几人?大多都是在磕磕绊绊、感叹蹉跎中终了一生,独留下“国家不幸诗家幸”的无奈解嘲。

如果我们能转换一下思维,既然直接的、以强对强的手法在实际上可能行不通,而迂回的、间接的、柔弱的方式也可以达到目的,战胜强者,且不至于留下隐患,做到“善行无辙迹”,我们为什么不采用呢?有隅之方,有声之音,有形之象,似巧实拙,真正的大方、大音、大象、大巧不是这样的,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它要做到全无形迹之嫌,全无斧凿之工。“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水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柔弱,柔弱,天下万事万物,归根结底,莫不是以柔克刚、以弱胜强。能克刚之柔,难道不是更刚吗?这就是“至柔非柔,至刚无刚”的道理。

说到这里,我们可能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历史上的一个人,他就是令国、共两党党主席同时钦佩的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毛泽东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不仅自己读曾国藩家书和曾国藩全集,还反复教育儿孙读。曾氏正是靠着“柔弱胜刚强”的这一法宝跟慈禧太后玩太极拳,功成名遂,福禄双修,令人敬仰之极,但曾氏在年轻时却也因为自己的刚直,几乎不容于官场。由于史学家的好恶,我们只记住了曾氏,几乎遗忘了与曾氏齐名、却在立身行事上明显高出曾国藩一筹的胡林翼,“中兴之业,实基于胡”,王闿运的看法没错。我们只注意毛泽东说过的一句话——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而我们却没有注意——毛润之与胡润芝的字却一字不差。毛润之,就是毛泽东;胡润芝,就是胡林翼。这又岂是偶然?

1945来到重庆谈判的毛泽东,广交各路英雄豪杰,并充分展示自己的风采,借以在人们心目中提高共产党的地位。毛泽东在与著名的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时任《新民报》副刊编辑的张恨水说起过自己“字润芝”的典故。

当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就读的毛泽东,胸怀大志,博览群书,受到杨怀中先生的青睐,1915年,毛泽东得到杨怀中先生推荐的一部《胡文忠公全集》。他在读完这部书后,觉得胡林翼确实非常值得学习,大有过人之处。毛泽东说,胡林翼字润芝,他就想改为“学润”。杨怀中先生对毛泽东说,司马长卿崇拜战国时期的蔺相如,自己改名为司马相如。你既然尊敬胡润芝,那干脆改成润芝吧。自那以后,好多师长和学友也称他为“润芝”。

而蒋介石在1922年4月11日的日记中写道:“胡公之言、德、功三者,皆有可传,而曾公独称其进德之猛……崇拜胡公之心,过于曾公矣!”

那么,胡林翼到底有什么优点值得让雄才大略的毛泽东和一代枭雄蒋介石如此崇拜呢?我们仅举一例。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手段是为目的服务,柔弱胜刚强,在这方面,胡林翼比曾国藩“悟道”要早。

胡林翼担任湖北巡抚时,处处受湖广总督官文的干涉和掣肘,什么事也做不成。官文是一个除了打仗治民之外啥都通的满洲贵族,同时也是清政府派到湖广地区监视汉人大员的耳目。怎样才能取得官文的支持与合作呢?

不久,正好官文三十岁的六姨太生日,总督衙门向武昌官场大发请柬,谁知湖北官场中的大小官员平常都对官文没啥好感,更耻于为一个姨太太庆生。生日这天,日上三竿,可就是没人来,太没面子了。这时,湖北巡抚胡林翼非常正式而又隆重地来官文府上给六姨太祝寿,还带来了自己的老母和正妻静娟夫人,以太太之礼,给六姨太送了一份厚礼。一听巡抚大人都去祝寿了,下面的各级小官包括湖北藩司、臬司、粮道、盐道、汉阳知府、武昌知府赶紧全部来齐了。宴席上,胡太夫人、静娟夫人尽选些好听的话恭维六姨太,六姨太乐得心花怒放。临别时,胡太夫人还非常郑重地邀请六姨太到府上做客。六姨太乐滋滋地接受了。

第二天,六姨太科轿来巡抚衙门,胡家上下众星捧月一般地款待六姨太。六姨太自幼丧母,哪体验过这么温馨的家庭场面呀,当场认胡太夫人为义母,那胡林翼就成了义兄了。六姨太回去后,枕边风这么一吹,把胡家人说的这个好啊,以后都是一家人了,不能再为难我的义兄了。官文自是满口答应。

从此,整个湖北的大事小情,官文全部托付给胡林翼办理,他只需在文件上画个圈儿就行了。胡林翼也非常懂规矩,表面上对官文毕恭毕敬,做事也是滴水不露,武昌城里督抚关系之亲密,为全国之冠。

作为胡林翼好友的曾国藩最初也不明白,这样做太有失大丈夫的气节了,直到曾国藩在官场饱受挫折后才明白,柔弱胜刚强,这正是胡林翼的高明之处呀。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这样的。同情弱者乃人之常情,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我们自古以来一直宣扬的侠义风范。不甘示弱和尊重的需要也是人之常情,当人与人相对的时候,主动放低架子或者是示弱的一方,就会让对方得到一种尊重的满足感。英雄征服天下,美人征服英雄,也是对这句话的精彩诠释。正是透过这些现象,老子以其深邃的目光揭示了人世竞争的奥秘——弱者,道之用。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柔弱者,非弱也,而是一种保护色,是一种示弱的表象,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策略,绝不可随意说出来,如果孙膑对庞涓说——呔,庞涓,我在韬光养晦、等待机会呢——不死才怪呢。

《易经》说:“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尺蠖之屈,以求伸也”,柔弱的背后,是在悄悄地蕴藏和积蓄着力量。柔弱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它只是我们为了解决困难而暂时实行的策略和方法,是我们为了过河而搭起来的桥或渡河之船。柔弱看似没有节气,没有操守,有时候它却是为最终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手段。放低姿态,淡化锋芒,就可以减少人们对成功者的嫉妒与排斥,消除人们内心的不平衡,更容易为周围的人所接受,从而为自己的发展营造合适的环境氛围。而一个人如果给人留下的印象是过于强、刚,或者是过于精明,必然引起别人的警惕和猜忌,这样行事的人,其实是自己给自己种下麻烦的“因”、埋下祸患的“种”。

古人云,夫以智御智,如用石压草,草必罅生;以暴禁暴,如用石击石,石必两碎。杀人一万,自损三千。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表现出适度的柔弱,既是一种修养和内涵,也是为人处世的大智慧,是潜龙勿用之时的等待,是将以有为之前的忍耐,当我们遇到危险或者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敌人的时候,表现出柔弱与无助,往往能逢凶化吉。懂得柔弱之智,屈伸之术,遇事谦让容忍,不敢为天下先,不逞一时之快,留得五湖明月在,何愁无处下金钩,保存自己,保存实力,终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猜你喜欢

胡林翼姨太曾氏
一身正气,万口仁声的胡林翼
做官就是为了
袁世凯五姨太一语成谶
双料干姑爷
胡林翼之母:教会儿子处理同僚关系
读《曾国藩日记》:一日四省
鼎之轻重,未可问焉
山村除僵尸
一粒纽扣
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