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人识得桃花巷

2019-04-06杨勇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9年4期
关键词:家店沙俄街巷

杨勇

一提到哈尔滨的桃花巷,多数人以为是烟柳之地,就连网上也是这么说。

其实不然。作家唐飚的长篇小说《桃花巷》里介绍,闯关东的人们怀有思乡之情,便把桃树移植到松花江畔,家家门前都种,尽管桃子又小又硬,却形成一条街的桃林。“桃花巷”因而得名。

清朝末年,松花江畔的桃花巷十分热闹,傅家烧锅、田家烧锅、朱记香坊、王家渔行,当然还有典当行、妓馆和烟馆等,林林总总的店铺在桃花巷或臨近的街巷繁盛起来。而俄罗斯人的进入,更应该叫作侵入,使这里彻底发生了改变。19世纪末,沙俄在哈尔滨建设中东铁路,包括桃花巷、傅家店在内的几个村庄和街巷连成一片,使这个三万人的大镇向着城市化迈进,形成了哈尔滨的雏形。而桃花巷无疑是当时的主城区所在地,现在的桃花巷也是离铁路很近。

我认为,作家迟子建的小说《白雪乌鸦》,勾勒出桃花巷以及傅家店由盛转衰的情形。从天灾看,1910年冬开始的那场夺去五万余中国人生命的鼠瘟疫,彻底改变了哈尔滨的格局;从人灾看,沙俄的入侵,改变了这座旧中国的北方小镇。今天,哈尔滨的现代化,无不遗留着俄罗斯的风情,人们也已经接受了这异国的情调。

为了纪念那段历史,政府在道里区建设了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景区,复原了当年的桃花巷。在这里,有小脚老太太,也有欧洲的时装模特,有冰糖葫芦和大块糖,也有胭脂和珐琅,小小的桃花巷,浓缩了古老的东方文明和时尚的西方文明。

桃花巷,已改叫“南勋街”,是一个被遗忘的名字,它早已淹没在众多的大街小巷之中。也许因为它的不入流,也不愿被人提及,但是,它确确实实存在过,在“车、马、邮件都慢”的清朝末年红红火火过,至今,还留存于轮椅上老翁老妪的唠叨里。

今天的我们,有一天,也会被遗忘的,就如同桃花巷一样。

猜你喜欢

家店沙俄街巷
人间烟火,最爱隐秘的街巷美食
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沙俄势力研究
雨中的街巷
从小饭店到40家店 四年天天排长队
最惨关店惨剧!曾超麦当劳,却一年关了877家店,就因为犯了一个错
MUJI在中国开设第200家店
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对三姓地区赫哲族的安边政策
中俄伊犁交涉清廷成功原因探析
什么店
老城区街巷整治后评价工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