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

2019-04-06张达臻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明目苯磺酸微血管

张达臻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眼科,河南 开封 47500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早期可导致视网膜微血管异常增生,造成视网膜血管调节障碍,若未接受规范治疗,可造成视网膜脱落、玻璃体出血等,降低视力水平,严重时可导致失明,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本研究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02例,均为2016年4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按单盲抽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1例。试验组男22例,女29例;年龄43~76岁,平均(58.69±4.25)岁。对照组男24例,女27例;年龄44~78岁,平均(59.62±4.16)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2014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中诊断标准,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微血管异常、出血、渗出,知情同意,对研究药物无过敏史。

排除标准: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合并精神系统、免疫系统疾病,伴有其他眼部疾病。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羟苯磺酸钙(海南林恒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644)口服,1次1g,日2次。

试验组加用加味逐瘀明目汤。药用丹参20g,桔梗12g,红花9g,黄芪20g,川芎6g,葛根30g,牛膝9g,甘草6g,桃仁12g,当归9g,枳壳6g,赤芍6g,土鳖虫3g,桂枝6g,决明子6g,柴胡3g。日1剂,水煎取300mL药液于早晚温服。

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期间均合理控制饮食,并给予胰岛素注射或降糖药物口服控制血糖。

3 观察指标

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采用国际视力表评估视力水平。采用低视力生活质量量表(CLVQOL)评估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视功能水平,量表包括读和精细动作、移动和光感、远视力、日常生活能力、调节能力5项内容,满分为125分,分值越高表明视功能水平越好。记录不良反应(头痛、胃肠道不适、皮肤过敏)发生率。

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进行评估,将视物模糊、目睛干涩、五心烦热、眼前黑影等临床症状分为无、轻、中、重度,分别计为0、2、4、6分。眼底无出血,视力提高大于2行,中医证候积分降低大于80%为显效。眼底出血症状改善,视力提高大于等于1行,中医证候积分降低60%~80%为有效。治疗后眼底出血症状、视力无好转,中医证候积分降低小于60%为无效。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视力、视功能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视力水平、CLVQOL评分比较 (±s)

表2 两组视力水平、CLVQOL评分比较 (±s)

CLVQOL(分)例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对照组 51 0.32±0.11 0.60±0.14 11.231 0.000 70.25±6.32 85.69±7.11 11.591 0.000试验组 51 0.35±0.12 0.74±0.11 17.109 0.000 71.14±5.98 92.01±6.27 17.201 0.000 t 1.316 5.615 0.731 4.671 P 0.191 0.000 0.467 0.000组别 视力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对照组出现胃肠道不适2例、皮肤过敏1例、头痛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0%;试验组出现胃肠道不适1例、头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2%。两组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4,P>0.05)。

6 讨 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生活方式不断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日益增加,长期处于高糖状态易诱发多种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致盲的主要因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主要认为因长期糖代谢紊乱,破坏血管-视网膜屏障功能,使血液黏度提升,血小板聚集,久之可闭塞毛细血管,从而造成视网膜缺氧、缺血,诱发病变[4]。因此,早期给予有效的治疗,恢复视网膜无灌注、缺氧、缺血情况,对改善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羟苯磺酸钙是临床常用的治疗药物,属于血管保护剂,其作用机制通过调节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液高黏度状态,阻止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从而减少缺血发生;同时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进而预防血液外渗,改善视网膜血管微循环,稳定血管-视网膜屏障功能;此外,该药还可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传导,从而抑制视网膜血管生成,阻止病情进展[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属中医“消渴目病”、“血灌瞳神”等范畴。病机为肝肾亏虚、气阴两虚、目络阻滞,血流不能达目。治疗需滋养肝肾,消瘀明目[6]。加味逐瘀明目汤方中丹参活血通经、祛瘀止痛,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葛根解肌退热、生津升阳,桔梗利咽、宣肺祛痰,桃仁破瘀行血,当归补血调经、养血活血、止痛,牛膝补肝肾、破血行瘀,红花祛瘀止痛、活血通经,赤芍活血化瘀、清热凉血、止痛,川芎祛风止痛、活血行气,桂枝通阳化气、止痛,枳壳行滞消肿、理气宽中,决明子清肝明目,土鳖虫破血逐瘀,柴胡升阳举陷、疏肝解郁、和解表里,甘草调和诸药、补脾益气。诸药合用,共奏补益肝肾、破血散瘀、清热明目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加味逐瘀明目汤具有改善视网膜微血管循环、抗凝、止血等作用,可有效缓解视网膜缺氧、缺血症状,且与羟苯磺酸钙联合使用,利用不同作用机制,达到互补之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7]。

综上所述,加味逐瘀明目汤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视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明目苯磺酸微血管
明目养胃食荠菜
重烷基苯磺酸的生产与工艺研究
清心明目上清丸中9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UPLC-Q-TOF法分析双丹明目胶囊化学成分
UPLC-Q-TOF-MS法分析双丹明目胶囊入血成分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HPLC法测定氢溴酸西酞普兰中的基因毒性杂质对甲苯磺酸乙酯
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