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沧市天然橡胶初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9-04-04唐桂云

云南农业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初加工临沧市天然橡胶

唐桂云

(耿马县地方产业发展办公室/临沧橡胶试验站,云南耿马677500)

临沧市地处云南省西南部,位于北纬23°05′-25°03′,东经 98°40′-100°32′,西南面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290.79 km,总面积 2.4万km2,多山地,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境内广泛分布海拔600~1 000 m的山地及丘陵,澜沧江穿境而过,在南汀河流域和澜沧江流域海拔1 000 m以下的热带丘陵地带适合种植天然橡胶,主要涉及临翔、云县、永德、镇康、耿马、沧源、双江7个县(区)的18个乡(镇)。目前种植天然橡胶的有3个农场(孟定、勐撒、勐底)及140个村委会、30 832户、13.89万人。全市橡胶种植面积和产量在云南省仅次于西双版纳州和普洱市,居全省第3位。

2018年全市天然橡胶种植面积6.68万hm2,种植分布为南汀河流域6.23万hm2、澜沧江流域0.45万hm2,其中,耿马县 4.19 万 hm2、镇康县 0.9 万 hm2、沧源县 0.88万hm2、永德县 0.27万 hm2、双江县0.35万hm2、临翔区0.08万hm2和云县0.02万hm2。主要种植品系有 PR107、RRIM600、GT1、云研 77-2、云研 77-4等,2018年开割投产面积3.14万hm2,占植胶总面积的47%;2018年全市干胶产量47 100 t,产值5.17亿元。临沧市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为边疆的稳定、山区民众的脱贫致富起了重要作用。

1 天然橡胶初加工产业的发展现状

全市现有天然橡胶初加工企业25户(国营4户、民营21户),规模以上橡胶生产企业9户,其中孟定腾鑫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孟定万星橡胶有限公司、孟定天然橡胶有限责任公司3户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全市已建成标胶加工厂20座、子午轮胎专用胶加工厂1座、烟胶加工厂4座,设计生产能力为年生产干胶15万t。主要生产标准橡胶(全胶乳标准橡胶SCR WF、SCR5、SCR10、SCR20)、子午轮胎专用胶和少量烟胶等产品。天然橡胶初加工从业人员8 328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2 114人。

目前各产品的主要生产工艺:

(1)以鲜胶乳为原料的标准胶生产工艺(SCR WF)

(2)以凝胶、胶片为原料的标准胶生产工艺(包括SCR5、SCR10、SCR20、SCR RT10、SCR RT20、9710、9720)

(3)烟胶片的生产工艺

(4)以烟胶片、干胶、夹生胶为原料生产子午线轮胎胶(包括 SCR RT10、SCR RT20、9710、9720)

除上述4种生产工艺外,还有一些老厂对杂胶(胶园凝块、胶头胶线)采用先用洗涤机洗涤,然后再压绉造粒的生产工艺,这种工艺因劳动强度大、用工多等原因已经逐渐被淘汰。

目前临沧市有18个厂采用第1、2种工艺,2条生产线生产 SCR WF、SCR5、SCR10、SCR20 等产品,年产量3万t左右,有2个厂采用这2种工艺生产9710、9720,年产量1万t左右;还有3个厂第1、第2种和第4种工艺生产线全部齐全,产品多样,如耿马县孟定腾鑫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有3条生产线,产品涵盖了SCR WF、SCR5、SCR10、SCR20、SCR RT10、SCR RT20、9710、9720等,年产量达到3.5万t(含外购胶)。

在产品销售方面,临沧市天然橡胶各加工企业形成了现代电子商务销售和传统销售、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品牌为导向的市场营销体系。

临沧市天然橡胶初加工业的发展,对促进全市加强天然橡胶的种植与管护起了重要作用。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重视程度不够,机制不健全

“十一五”以前,临沧市制定专项规划,充实专职人员,切实把橡胶产业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的工作议事日程,而后期重视程度有所削弱,橡胶产业处于自主发展、任其发展的状态,缺乏政府引导、资金扶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从而导致资源优势没有完全转化成经济优势。

2.2 市场不稳定,发展前景堪忧

受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天然橡胶替代产品增多和国外产量大幅增长等不利因素影响,天然橡胶价格持续走低、异常波动。2011年干胶价格最高达40 300元/t,2016年上半年下降到 10 400.0元/t,2016年 10月回升到20 000元/t,目前价格仅为10 000元/t。市场价格极不稳定及持续低迷,严重影响橡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3 产业链条短,缺乏市场竞争力

全市现有橡胶加工企业大部分量小质弱,生产经营困难,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含量不高,产品结构单一,无法生产高端的产品,主要以初加工产品为主,通常以SCR WF和SCR 10为主,也有部分SCR 20及等外胶。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没有市场话语权,竞争能力弱,综合效益和产业优势不明显。

2.4 本地原料严重不足

本地已开割的橡胶2018年共计产干胶4.7万t,目前全市共有加工厂25家,产能达到15万t,本地原料不足加工厂需求的20%,如何保证天然橡胶加工厂原料的长期稳定供应是一个突出问题。

2.5 胶厂生产配套设施不完善

除了个别橡胶加工厂建立了化验室外,其他胶厂都没有配备自己的化验室,无法及时对所生产的产品质量快速监测,无法及时掌握自己产品的质量情况;尤其是未对鲜胶乳的氨含量进行测定,影响准确的用酸量,也严重影响橡胶的产品质量,有的胶厂在胶乳加酸流到凝固槽后仍须进行搅拌,容易造成凝固不完全而出现白水的情况,造成资源的浪费。

2.6 对技术重视不够、技术水平不高、技术人才缺乏

民营橡胶初加工企业普遍认为,橡胶加工不需要什么技术,更不需要技术人员,致使民营橡胶加工企业的技术水平不高。因此,这些企业只满足所生产的产品达到GB/T 8081-2008《天然生胶技术分级橡胶(TSR)规格导则》中规定的6项指标要求。

2.7 企业生产技术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民营胶厂管理者对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的重视不够,普遍缺乏预防和解决生产时所出现问题的能力,而且有些工人进行生产操作时不规范,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3 对策和建议

3.1 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机制

要站在天然橡胶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工业原料的高度,进一步强化领导和认识。要不断充实调整市、县(区)橡胶产业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市级领导挂钩重点橡胶企业机制,定期研究解决橡胶产业发展过程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应根据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制定出台全市橡胶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和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从政策上、项目上、资金上加大对橡胶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使橡胶这一传统产业经济效益得以充分体现。建立全市橡胶加工企业联盟,设立秘书处。由秘书处作为联盟成员联络的纽带,为成员提供市场信息及市场发展趋势,为企业提供各种服务。

3.2 强化科技支撑,振兴橡胶加工产业

加强与国际国内科研机构合作,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强化企业自主创新和产品研发;委托国内科研单位为橡胶加工企业培训技术骨干和化验室化验人员;提升橡胶生产机械化水平,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生产成本,逐步实现橡胶产业节本增效。

3.3 做强龙头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

深度推进精深加工方面取得新突破,抓好品牌建设,引导现有企业开拓市场、提升竞争力、实现转型发展。

3.4 努力确保橡胶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

依托临沧市境外边境地区丰富的天然橡胶资源优势,鼓励企业到境外设立长期稳定的原料收购渠道,保证加工企业长期稳定的原料供应。

3.5 积极引进技术人才

政府有关部门应鼓励企业积极引进人才,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并通过多种形式引进行业的技术专家作为企业的技术顾问,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猜你喜欢

初加工临沧市天然橡胶
橡胶初加工废水污染土壤的微生物固定化修复
四川道地药材初加工研究现状
临沧市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粮食稳产高产的对策措施
临沧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及变迁规律分析
高起点谋划和推动临沧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基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思考
2016年9月天然橡胶价格
天然橡胶行情(2016.05.16—06.24)
天然橡胶市场行情(2016.02.15.—02.26)
天然橡胶行情(2016.01.11—2016.01.22)
农产品初加工所得税优惠范围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