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一带一路”下对后G20时期绍兴市会展产业发展的研究

2019-04-03张银航王伟君

青年时代 2019年5期

张银航 王伟君

摘 要:基于“一带一路”这个巨大的背景之下,对后G20时期以由杭州为辐射中心,向其四周辐射的城市的会展产业进行研究。本文选择以绍兴市的会展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现状、内外部发展条件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对绍兴会展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一带一路;后G20;绍兴会展产业

当原有的第一、二产业所能拉动的经济增长效益越来越低时,这就要求经济、产业结构得到转型和升级。而会展产业作为“城市经济助推器”,可以直接或间接拉动城市经济增长,促使城市经济和区域经济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点。尤其是在新时代“一带一路”这一大背景下,探究会展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存在的联系和影响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发展背景和契机

在第十五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上,中国贸促会发布了《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18》。在《报告》中指出,我国赴境外参办展平稳增长,出国参办展数量有所回升,参展企业数量同比持平,截至2018年11月13日,全国92家组展单位赴66个国家参办展1672项,较2017年增加123项,同比增长4.89%;参展企业5.9万家,与2017年基本持平。2018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五周年,全国76家组展单位赴3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办展718项,占参办展项目总数的42.9%,同比增长14.3%;展出总面积37.7万平方米,占参办展总面积的45.4%;参办展企业数2.6万家,占参办展企业总数的44.5%。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会量质齐增。

2018年我国出国展览将进入高速增长期,会展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会愈加明显,我国将成为全球展览业的中坚力量。可以明显预见在未来几年里,我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联系和交流会进一步加强,联系交流紧密的同时,也意味着在发展上存在着更多的契机和潜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将继续成为我国出国办展的重要地区。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会展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可以促进中国优势产能和产品的输出,同时也促中国企业开展更多的国际合作,与更多的国外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同时,随着2016年杭州G20峰会的成功召开和2022年亚运会落户杭州,在无形间建立了一个必须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的机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以杭州为中心,向四周扩散一圈的大小城市将在2022年前进行全面的整顿和管理,大量“填补缺口”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为城市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岗位。亚运会的落户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以杭州为中心,宁波、绍兴等地为半径的城市圈发展;尤其是绍兴、湖州等地作为亚运会的分会场连带加快了多项基础设施的发展和完善,从而进一步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这样一来,对绍兴这样的新二线城市来说,更是促进会展产业发展的契机。

二、会展产业的功能和作用

(一)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发展会展产业必须有效整合资源,这些行业资源包括了场地、配套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等。尤其是在一些国际展中,区域经济资源的整合变得更加突出。2016年G20峰会与长三角地区深度合作发展,形成以杭州为核心,宁波、绍兴为半径的城市圈。MICE为实现产品价值提供了新的机会;它为需求者提供了满足需求的新机会;并提供了一些潜在或闲置的供应能力。

(二)有利于提高举办地知名度、树立地城市形象

以杭州G20峰会来看,峰会的成功举办使得杭州的国际地位、形象、基础建设等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外来投资的数量和质量也為此不断提升,尤其是旅游、房产、金融领域的投资得到大幅增长。巧借G20和2022年杭州亚运会的东风,绍兴市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契机和机遇,尤其是在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上。能够成功承接亚运赛事,对树立绍兴市的城市形象、提高绍兴市的知名度有着积极而又重要的意义。

(三)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对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

会展业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随着改革的逐渐深入以及对外开放的能力的逐步提升,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势在必行。当原有的第一、二产业发展到一定的地步,它所能拉动的经济增长的效益将会越来越低,这就要求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和升级。尤其是会展业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强的带动效应,这种高度的产业关联性使会展业成为众多产业联动发展的纽带。

三、绍兴市会展产业发展情况

(一)国际会展发展情况

近年来,绍兴市的国际展览项目日趋专业化和品牌化。2018年绍兴市贸促会积极组织参加境外展累计二十余项(见表1),在参展的展会中,超九成的展会都是与地区优势产业棉纺织业有关,可见在国际展览项目中,绍兴市正依托棉纺织业的产业优势,着力提升参加展会的专业化水平。在国际会展市场上,绍兴市正逐步加快以产业和展会结合的方式走出去的步伐和进程。

(二)国内会展发展情况

2018年绍兴市举办各类会展活动共计47项,其中展会25个,节事活动16个,会议6个,其中大部分的会展活动的主办方均以政府部门为主导。而且同个产业每年办展的频率过高,就拿汽车展来说,2018年绍兴市共有6个撤展,平均办展频率每两个月就有一个车展,一味地仅仅在追求办展的数量的同时,在质量上可能就得不到保障。在2018年所办展当中,大部分展会都是结合自身地区产业棉纺织产业展开的,展会主要以专业展为主。

四、绍兴市会展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化的会展场馆不足,展馆利用率低

截止2018年,绍兴市仅拥有唯一一座大型专业会展场馆——中国轻纺城国际会展中心,以及在筹划和建筑中的绍兴国际会展中心。就目前的场馆建设而言,绍兴的专业场馆不论是数量、规模还是档次上,都与国内一些知名的场馆有着很大的差距。虽然说一些主要的行业协会在积极为绍兴争取和赢得一些知名展会的承办权,但是缺乏大型的专业场馆是一个大问题。对于轻纺城国际会展中心来说,年举办各类大型展会项目仅超过20个,可见缺乏一个专业的场馆运营导致展馆的利用率十分的低。

(二)政府对会展业的理解不够透彻

对于一个新兴的二线城市来说,必须要发挥会展业对其他产业的经济辐射的功能,才能更好地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会展业的发展可以催生其他产业发展的机遇,比如像旅游、酒店、交通运输、通信、商业等一系列的相关产业也可以因此获得更多的发展契机。在地区会展产业的发展中,缺乏具备专业职能的会展协会,而且在对会展行业的理解和把握上,政府部门须继续提升。

(三)会展公司匮乏,专业的会展人才缺乏

在绍地区内的民营会展公司可谓是少之又少,现有的会展公司大都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一些政府性的会展公司。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政府主导的会展公司能取得发展固然是好,但是在这么大的发展环境下,怎能缺少民营会展企业的发展呢?

是否具备系统性的整体思维和系统性的规划能力的人员以及能否运营大型项目的展会是当前会展行业最为缺乏的人力资源。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存在着同一批工作人员不仅仅是展会的组织者,还是展会项目的实施者的现象。同时,专业领域缺乏人才,一些并非会展专业出身的人在做着跟专业有关的事情,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四)地区会展品牌特色缺乏新意和竞争力

品牌文化是会展业发展的灵魂。现有很多城市都有很多的会展产业,但又很少有真正有品牌、反映城市文化的会展产业。虽然各类展会数量相对较多,但展会的质量不高,作用和影响也不大。对于广大的观众和参展商而言,一个展会是否具有其独有的品牌特色是很重要的。一个有自己创意品牌的展会,不管在招展还是招商环节,都能够吸引到足够的人气。所以只有不断提升地区会展品牌的知名度,我们才会吸引来观众和参展商的注意力,这样的参展商和观众才具有较为更持久的吸引力。

五、绍兴市会展产业未來发展的对策

(一)结合产业优势,依托产业打造展会品牌特色

“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城市每个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韵味,同样也有各自的区位优势,会展业发展的道理也一样,应当根据不同城市的产业优势因地制宜来展开特色的会展活动。要让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特有的品牌会展活动,让这些品牌会展活动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片,从而来提升这座城市对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就绍兴市而言,棉纺织产业作为本土的一大特色优势产业,我们就可以以棉纺织产业为文章,以纺博会为载体,来提升绍兴市在纺博会这一同类专业展当中的影响力和地位。不仅在提升展会自身的同时,再者,如果展会的组织者能够站着行业发展的高度,从行业发展的未来前瞻整个行业发展的态势的话,那么自然而言也提升了绍兴市在整个棉纺织产业中的话语权。

(二)政府积极鼓励引导民营会展企业的发展

从政府角度来讲,应当积极鼓励引导民营会展企业的发展,可以适当颁发能够促进民营会展企业发展的条例等。为进一步促进和完善绍兴市会展行业业内的行业规范标准,规范会展企业的行业行为,可以让政府牵头,号召在绍地区及周边的一些的会展企业,组织建立绍兴市地区的会展协会,让会展协会来拟定会展业的行业规范准则,使产业发展有章可循,同时让协会来引导绍兴市会展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会展业应逐步发展成为以会展公司为主导,政府参与为辅,积极营造良好的会展业发展环境,让企业获得更多的自主权。

(三)会展人才培养计划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会展人才主要包括三类,一类是专业会议或展会的组织人才;二是场馆管理和运营人才;第三是服务人才。会展的工作人员在策划和营销方面有四种主要的工作类型:准备工作、具体的工作安排、招展和招商的跟踪与管理、会议和展会的现场管理。对于现有的在职会展人才,据调查显示有大部分现有的从事会展工作的人员并非专业出身,很多工作人员都缺乏一些专业的素养和知识储备,故绍兴市应通过对现有会展人才进行系统性的培训,以提升其专业素养。对于在绍高校的会展人才,应当建立和制定会展人才库和会展人才培养计划。据调查数据显示,在绍高校中,开设有会展经济管理专业的高校有浙江树人大学和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可采取与各高校合作的方式,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储备会展人才奠定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贸促会.2017-2018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R].

[2]田柳.“一带一路”战略与会展国际化发展的互动关系[J].《旅游管理研究》,2017年5月.

[3]王书侠.绍兴市会展经济现状及发展对策[J].《区域经济》,2012年2月.

[4]杨进.“一带一路”战略与会展业发展机遇[J].《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