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建筑管理保护及经营问题对策探讨

2019-04-03苏苑

青年时代 2019年5期
关键词:古建筑

苏苑

摘 要: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数千年璀璨的历史文化积淀。在朝代变更、人事变迁的过程中,先人们留下了很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古建筑就是其中之一。古建筑不但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在艺术、科学等领域也有着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但是,由于古建筑的不可再生性,要保护并利用古建筑并不简单。本文将首先剖析古建筑在多个领域的价值,接着介绍目前古建筑保护过程中的问题,最后对未来古建筑保护和经营情况提出对策。

关键词:古建筑;管理保护;经营问题;利用研究

一、古建筑在多个领域的价值体现

古建筑中不仅是历史的沉淀,还是古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代表了古代艺术与科技的高度。因此,古建筑在多个领域都有突出的贡献,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历史文化价值

既然是“古”建筑,其最突出的贡献就在于历史价值。一些古建筑的存在及身份的证明,能够成为珍贵的材料,证明某段历史的真实性。此外,很多古建筑也成为某个地域或是某个历史事件的代表,其中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是无可替代的。更重要的是,古建筑还能成为一个民族的文化象征。例如我们引以为傲的长城,最初是用于抵御匈奴而建造,现在已经成为了中华文明的象征,代表了一种坚强团结、不惧敌寇的民族精神。又如故宫建筑群,原本是皇家宫殿,现在已经修建为故宫博物院。其建造之大气、布局之规整,震撼着每一个前来参观游客的内心。目前,故宫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二)美学价值

很多古建筑设计之和谐,结构之精巧,是现代的建筑师也会为之赞叹的。我国古代人民在建筑上取得了很高的造诣,其美学价值也尤为突出。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屋顶中的线条设计。我国古建筑的屋顶基本都为曲线形,而非西方善用的平顶式。屋檐也多为檐角翘起的“飞檐”形状,二者结合,其曲线相得益彰,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动态之美。另一个突出贡献就是中华园林。不同于其他古建筑,它不是个体的建筑,而是在一个整体的范围内,其格局和设计之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华园林通常在一个并不大的范围内,尽可能的利用空间,创造出层次丰富又不使人觉得拥挤、“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其结构之精巧令人赞叹。

(三)科学价值

我国古建筑材料多以木质和石制为主。古代中国,金属的冶炼技术还没有达到很高的程度,钉子、钢板等现代建筑常用的连接材料,在古建筑中还尚未被运用。古人创造性的开发出了榫接这一结合方式,不需要任何金属材料,仅仅使用木质结构便能将建筑搭建起来。而且运用这种方式建造起来的建筑相当牢固,其稳定性甚至超越了当今的建筑。事实上,很多古建筑在抗震方面的性能都要优于现代建筑。另一方面,古代尚未有电能的出现,因此有很多古建筑在设计之时就考虑到了其更多的功能性。例如,很多古建筑的通风设计都非常精巧,在没有空调、没有暖气的古代,为人们创造出冬暖夏凉的舒适环境。又例如,很多石桥建造在洪水易发的地段。古代的设计师们尽可能的让石桥的坡度减小,或是在石桥上面开很多洞,一方面增加美观度,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石桥的泄洪能力。这种设计,直到今天还被广为采用。

(四)经济(可经营)价值

古建筑还能够为社会经济做贡献,创造一定的社会价值。这就是古建筑的经营价值。通常,古建筑同旅游业关系密切,很多古建筑在时下都被发展成了热门的旅游景点。例如著名的岳阳楼,夫子庙,各种名人故居,都是去其城市就一定去的特色景点。古建筑对旅游业和经济发展的推动潜力是非常大的。在安徽、江苏一带,有很多江南特色的水乡古镇建筑群。这些古镇凭借迷人的建筑吸引了很多游客造访,最后渐渐发展为了旅游城镇,整个城镇的收入绝大部分都来自于游客的造访。比较出名的有歙县、乌镇等。另一个例子是长城。尽管它看起来并不美,但由于其凝聚的精神意义,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前去参观,为北京市的旅游業发展贡献了很大一份力。每一个古建筑都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这同时也是可被开发的旅游产业。如果经营得当,就可以挖掘古建筑潜在的经济价值,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二、现阶段古建筑保护中出现的问题

目前我国在管理、经营古建筑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古建筑保护意识薄弱

很多古建筑采用木质结构。虽然木质结构十分稳定,但对其他一些因素的抵抗力非常差。例如白蚁等虫害对木材的腐蚀,自然化学因素造成的木材损耗,等等。由于年久失修,很多古建筑都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木质结构本身就是易燃品。一旦发生火灾,后果是无法估计的。但很多地方政府并未考虑到这些潜在的问题,对古建筑的维护及安保措施都不够。这样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且对古建筑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除了这些以外,很多省市大力宣传古建筑旅游景点,每年前来参观的旅客数量众多,也会不可避免的对古建筑造成破坏。在很多旅游景点都可以看见有人在古建筑上面乱涂乱画,甚至是直接破坏古建筑本身。这些都是古建筑保护意识薄弱的表现。

(二)古建筑保护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我国对古建筑的保护一般依照《文物保护法》中的建筑相关条例来保护。但《文物保护法》中对古建筑保护的措施还不够完善,很多细节并未考虑周全。例如,法律中规定,古建筑应该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展开合理保护管理。在实际情况中,我国有很多庙宇和祠堂在很早之前就被建造起来。然而由于时间推移、时代变迁,这些建筑已经不再发挥原有的功能,当地人也渐渐遗忘了它们的存在。这些古建筑就逐渐破败,或是成为堆放杂物的公用场所。建筑得不到修缮和保护,早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损坏。这些都是我国古建筑保护机制不够周全导致的问题。

(三)古建筑保护技术较为落后

虽然我国工业、化学技术较之以前已经进步很大,但这些技术通常被投入应用在实际生产上,针对古建筑保护运用的技术还相对落后。很多古建筑至今仍然受到白蚁的侵害,自然风化严重。这些是技术层面应当研究的问题。

三、合理保护古建筑的对策

(一)推广新的保护技术和施工工艺

目前我国投入在古建筑上的技术主要是古建筑的修缮和复原技术。要保护好古建筑,首先要大力推广现有的保护技术,其次就是开发新的保护技术。例如,由于气候环境变化,很多古建筑可能无法承受现代才频发的一些气候现象,如酸雨。这时就应该研究新的方案运用在古建筑上,保护古建筑不受异常现象的损伤。又由于每个建筑的结构、用料、所处地理位置都不同,因此还应当落实到个体,针对各个建筑详细情况制定不同的保护方案。此外,很多古建筑要被开发成旅游景点,其周边就难免要改造成旅游区。在改造施工过程中,挖土机、卡车等大型车辆器械很容易对古建筑自身造成一些损坏。因此,应当提升现有的施工工艺,降低其破坏性。

(二)提高古建筑保护意识,完善管理机制

要保护好古建筑,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大保护意识并完善现有的管理机制。目前很多古建筑遭到破坏的首要原因都是因為人们的保护意识不够,不知道保护古建筑的价值。因此,政府首先自身要认清古建筑的价值,提高保护意识。还可以建立对当地古建筑的专项保护组织,对现有古建筑的情况进行评估,对安全隐患严重或是已经有严重损坏的古建筑进行修缮。此后,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周边居民和来往游客的保护意识,杜绝不文明的破坏行为。必要时可以限制每个时段游客的参观数量,每隔一段时间关闭游览通道进行维护。切勿贪图经济发展,忽视古建筑的保护。

四、合理经营古建筑的建议

保护古建筑的目的,一是保护它自身所具有的多方面价值,二是要开发其潜在的经济推动力。为了做到第二点,要对古建筑进行合理经营。

古建筑的经营方式主要就是开发成为旅游景点。在开发过程中,要合理考虑古建筑的游人承载量,安排好游览路线,以免造成古建筑的损坏。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此之上,要尽量优化游客的游览体验,例如设计合理的参观路线,在参观过程中设置必要的讲解员和休息区。这样才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有了这两点作为基础,就可以针对古建筑景点,打造特色的文化品牌,迎合时下游客的需求和喜好。例如故宫博物院,在将故宫改造成博物院之后,进一步推出了故宫系列的周边,从文娱用品到现在的彩妆,涉及面广,数量也多。由于其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周边本身质量之精美,一经推出就受到时下年轻人的热捧,成为“网红产品”。这就是一个成功的推广案例。要做好这一点,首先要细心发掘古建筑本身的文化价值,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和设计,推出符合现在人审美的产品。其次就是产品质量要过关,不能好看而无用,这会令游客产生反感,甚至给出负面评价。

总而言之,古建筑只有在保护好的基础上,才能够发挥自身价值,推动经济发展。各级政府要积极规划,做好古建筑的保护管理工作,合理经营。

参考文献:

[1]罗剑彪.浅谈连城客家古建筑的保护与管理[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15):160-161.

[2]池震猛.对于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施工管理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26):162-163.

[3]刘媛媛.古建筑管理保护及经营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01):158-159.

[4]孙薇. 古建筑的社会保护及其框架下的旅游利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古建筑
正定县古建筑保护意义及相关措施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讲究
古建筑保护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山西古建筑修葺与保护
正在消失的古建筑
浅埋暗挖区间侧穿古建筑物风险控制技术
普陀山古建筑之美
藏式古建筑木结构损伤识别的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