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WOT分析法的平顶山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

2019-04-03宋依纯

青年时代 2019年5期
关键词:平顶山SWOT分析

宋依纯

摘 要: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中原崛起的有效途径。平顶山在促进产业集聚,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各地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本文在分析平顶山市现有产业集聚区建设现状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制约平顶山产业集聚区进一步发展的内、外部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平顶山;产业集聚区;SWOT分析

一、平顶山市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

平顶山产业集聚区从2009年开始起步,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抓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氛围已经形成,截止2012年底,产业集聚区总规划面积127.1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31.6平方公里,发展区面积46.5平方公里,控制区面积49.0平方公里,大量企业争先入驻,一大批符合产业发展规划的项目竞相落地,一大批特色支柱产业正在形成,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化工产业集聚区以产业发展潜力、投资效益、环境影响程度作为考量标准,坚持引进资源节约型、科技创新型、生态环保型项目;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着力打造以平高集团、平高东芝为龙头的机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平煤神马集团尼龙化工、工程塑料为龙头的化工化纤产业集群,以易成碳化硅公司为龙头的新型材料产业集群,以新技术为引领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平新产业集聚区重点打造电气装备制造产业体系,依托平高集团,对其上下游51家供货商和14家重点同行业企业开展重点招商。

总体上看,平顶山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势头良好,主导产业逐渐明晰,产业基础日益雄厚,配套功能趋于完善,综合带动效应越来越明显,承载能力显著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态势正在形成,产城融合互动发展进入良性循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渐凸显,已成为平顶山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和主导力量,为下一步建设产业集聚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平顶山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的SWOT分析

(一)平顶山产业集聚区发展的优势(S)

1.区位优势:平顶山交通四通便利。平顶山市地处京广和焦枝两大铁路干线之间,境内铁路总长400公里。距河南新郑国际机场100公里。许平南高速、平临高速公路、漯平高速、郑尧高速、太澳高速、叶舞高速等6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与全国高速公路网络相连,交通四通八达。

2.资源优势:平顶山市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已探明各类矿产资源57种,其中,原煤储量103亿吨,是中国中南地区最大的煤田;钠盐储量3300亿吨,被中国矿业协会授予“中国岩盐之都”;铁矿石储量9.7亿吨,是中国十大优质铁矿区之一。各类水库175座,年均水资源总量达30亿立方米。

3.产业优势:平顶山工业基础良好。经过建市50多年的开发与建设,已建成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体,煤炭、电力、钢铁、化工、纺织、机电、建材、食品等综合发展的新兴工业城市。

(二)平顶山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劣势(W)

1.基础及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承载能力有待提高。因受政策制约,融资平台的作用发挥得不好,道路、管网、标准化厂房、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建设进度不够理想,与规划目标相比,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还存在很大差距,没能与企业完全配套,不能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2.特色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不突出,行业龙头企业不多,链条延伸不够。全市大部分集聚区的主导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入驻项目以中小企业居多,大项目少,整体创新能力和带动能力不强,行业不集中,产业链条发展不够完善,上下游企业衔接不紧密,企业间的关联性较弱,发展处于企业集中布局阶段,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发展,产业关联带动能力差,特色主导产业不突出。

3.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突出。区域内缺乏有效的融资手段,融资实力不强,融资渠道较为单一,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仍大部分依赖财政。

(三)平顶山产业集聚区发展面临的机遇(O)

1.作为河南省中原城市群9个中心城市之一具有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有利于推动平顶山市产业集聚区形成产业集群整体优势,提升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

2.国内外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沿海发达地区实行产业转型升级,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大批向中西部转移正在持续进行,因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明显,位于中原城市群紧密联系圈的平顶山市将面临着开放招商和承接沿海地区和中原城市群主要中心城市产业转移的黄金机遇期。

3.河南省对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支持。2009年4月22号河南省发改委下发《关于抓紧开发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对全面提升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和整体竞争力,促进向更大规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目标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4.平顶山市对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政策支持。2010年3月,平顶山市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若干政策》促进了产业集聚区又好又快发展,2012年3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集聚区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在资金支持、用地保障、招商引资等方面进行了部署,有利于争取到建设资金,加快产业集聚区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提高產业集聚区承载力。

(四)平顶山产业集聚区发展的面临的威胁(T)

1.结构调整压力将会加大。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要由经济规模扩张为主转向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主,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产业集聚区作为推动全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发展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2.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当前,平顶山市煤电、化工、钢铁、建材等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仍然较高,经济增长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强。从产品结构来看,当前平顶山市精深加工产品和高技术产品较少,资源产出效率和产品附加值较低,加工转化增值空间挖掘不够。平顶山是资源型工业城市,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全市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平顶山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的矛盾日益激化,资源环境约束问题将日益突出。

3.建设用地不足的矛盾彰顯。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产业集聚区用地也会随之迅速增加,国务院批复了河南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坚持耕地红线不动摇与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用地不足的矛盾更为突出,土地资源少、土地供应难、项目落地难日益成为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三、平顶山市产业集聚区发展对策研究

(一)发挥优势,利用机会(SO)战略

发挥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利用作为河南省中原城市群9个中心城市之一的区位优势,抓住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内外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的契机,着力培育尼龙化工、现代煤盐联合化工、智能电网装备、光伏研发生产、医疗器械、矿山设备、纺织服装和特种钢材加工“八大优势产业集群”,努力把平顶山化工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煤盐化工城,把叶县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精制盐基地、盐业物流基地和三轮摩托车制造基地。

(二)利用机会,克服劣势(WO)战略

借助河南省和平顶山市对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支持政策的出台,围绕主导产业,瞄准国际、国内500强以及行业100强进行招商选资,以建设品牌产业集聚区为目标,努力培育铁锅厨具、新型建材、高端铸造等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主导产业突出的特色品牌产业集聚区。

抓住平顶山市对产业集聚区发展的资金保障、用地保障、招商引资等方面倾斜,有利于争取建设资金的契机,强化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重点推动污水垃圾、集中供热、市场物流等配套设施建设,推动金融、邮政、公交等城市功能向发展区延伸覆盖,增强综合配套能力。瞄准东部沿海地区,紧盯行业龙头企业,以产业集聚区为主要载体,围绕机械、化工、食品加工、医药和汽车零配件、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大力开展招商选资。

(三)利用优势,挑战威胁(ST)战略

结合产业集群发展需要,整合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引导大专院校合理调整专业设置,为产业集聚区培养中高端专业技能人才;推动职业院校、技工学校与产业集聚区重点用工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订单、定向、定岗培训;支持院校与产业集聚区内企业联合共建实习和实训基地;加快公共就业服务向产业集聚区延伸,支持产业集聚区设立就业服务窗口,在技能培训、用工推荐、代理招聘、社会保险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

(四)克服劣势,回避威胁(WT)战略

推进节约集约发展,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安排用于产业集聚区建设,解决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的问题;坚持紧凑布局,强力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以多功能标准化厂房为载体,充分发挥土地、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管理、环境等综合优势,实现生产要素的整合集聚,推动产业集中布局、项目合理安排,切实破解土地、资金等瓶颈制约问题,为产业集聚区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保障,推动产业集聚区发展提速增效。

参考文献:

[1]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2009,(06).

[2]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的意见,2010,(03).

[3束 辉.河南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J].《商业时代》.2012,(12).

[4王巧慧. 平顶山产业集聚区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河南科技:上半月》,2012(07)

[5]宋成业,纪秀丽.产业集聚区产业选择方法研究---以平顶山产业集聚区为例.《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8).

[6]刘振杰.加快产业集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国情国力》,2013(04).

猜你喜欢

平顶山SWOT分析
热烈祝贺《平顶山日报》复刊40周年(1982-2022)
平顶山诗群
TDJ微机可控顶调速系统在平顶山东站的应用
平顶山:第四支红九军诞生地
关于安徽寿县旅游投资的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