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研究

2019-04-03吴振亚

青年时代 2019年5期
关键词:实训室互联网+互联网

吴振亚

摘 要:新形势下“互联网+”思维已经深入社会经济各行业领域。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也得益于互联网资源共享优势,在管理过程中大大提升了效率。以网络信息资源共享为突破口提升实训室管理的系统性; 以“互联网+”为抓手强化实训室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为实训室建设和管理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是优化实训室管理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实训室

近些年来,互联网及信息技术已经基本普及,并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而实训室属于高职院校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重要场所。如今高职教育体制的改革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已基本会运用“互联网+”思维,以此来优化资源配置,展开大数据分析并应用于实训室运作的各个层面,这有利于保证实训室信息化的正常建设,为接下去的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基础。

一、“互联网+”在实训室管理过程中的意义

(一)为实现教育信息化提供效率保障

随着“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的深入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大大提升,并对教学资源的整合和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互联网+”战略的推动下,高职院校在建设过程中“互联网+”的思维与相关技术应用的多少,决定了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也决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否符合时代要求,同时,还为建设信息化的职教体系提供效率保障。

(二)为实现理论知识向工作技能转化提供动能

实训室的现实意义便是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场所和机会,是一项重要教学资源,也是实现学生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转化的一个重要场所,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甚至实践素质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为此,高职院校应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深化和加强实践教学力度。改变原有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方式为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提供支持,提高实训室的使用效率与效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更为合理的实践机会,实现理论向技能的转化。

二、“互联网+”与实训室管理的结合路径

(一)以網络信息资源共享为突破口提升实训室管理的系统性

目前实训室管理体制已成为影响和提高管理效率的一个障碍因素。实训室管理的系统化推进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应该在面临诸多问题的同时找到突破口,从而促进实训室管理的整体发展和完善。“互联网+”为关键点模型,实训室管理信息网络资源共享成为影响和提高整个管理效率和系统的突破口。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可以解决实训室管理中的许多问题,如设备更新采购、教学计划安排、部门沟通协调等。共享首先需要实训室建立网络信息平台的资源,如微信公众号、实训管理系统,在该平台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实践训练和通信中的应用。同时,这一信息平台也是提升实训室管理内涵的技术条件。以前的实训室管理过程中采用了‘‘人员+设备”的模式,呈现出不规范和低效的现象。这些都成为影响和提高整个工作系统效率的问题。“互联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提升实训资源配置的规范性,并根据信息数据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外部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实训室管理的效率。

(二)以“互联网+”为抓手强化实训室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

实训室是学生学习技能和模拟未来工作环境的重要场景和平台,提高实训室管理团队的信息化素养和智能化实训室的建设的水平,成为了当前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成为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因此,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高职院校“理实结合”教学的模式,需要依托“互联网+”思维方式,从提升实训室管理人员信息化素养和推进智慧实训室建设两个方面入手,不断改革创新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更广阔的网络平台。

在提升实训室管理人员信息化素养方面。“互联网+”与实训室管理的结合首先需要人员信息素质作为支撑,它对实训室管理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为此,要提高实训室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首先应根据实训室管理人员实际情况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开展信息知识和技术的培训。还可以通过从企业或其他单位引进“能工巧匠”充实高职院校的实训室管理队伍。

在智慧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方面,为能使学生更好适应当今社会智能化、信息化的工作环境,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与管理也必须具备智能化、信息化等特征。打破传统的实训室由专人管理,且只针对上课时间进行开放的格局,避免传统模式增加高职院校的人力成本,和因实训室闲置而无法充分发挥其效能,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因此,高职院校应充分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及管理系统等与实训室建设和管理的有机结合,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健康发展,引导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比如,可通过安装无线射频识别(RFID)门禁系统,实现对上课师生考勤的智慧化统计,并通过该系统实现实训设备的防盗与报警功能。同时利用实训室管理系统完成实训设备运行情况登记及耗材的使用情况的统计等方面的工作,并通过该系统及时的向实训室管理部门和教学单位反馈教学效果和学生实训的相关情况,使得整个实训室管理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

(三)为实训室建设和管理提供坚强的物质保障

高职院校应为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提供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首先,学校层面要重视现代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明确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实训室形成的一部分,而实践能力是影响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高职院校应把实训室建设和管理作为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其次在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上对实训室给予更丰富的物质和制度保障。确保材料和制度保障主要实现两个层次,一是简化训练设备和用品的采购部门审核、签字审批流程。二是提高资源,为实训室设备采购、人员培训、信息等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为实训室建设和管理提供坚强的物质保障,保证整个实训教学体系的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互联网+”是新时代的要求,为适应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必然离不开互联网。当然信息化的管理水平会帮助高职院校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建设。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应用“互联网+”使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得到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彭亮.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27).

[2]杨涛,袁荷伟.“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汽车实训预约管理系统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7(05).

[3]郑治武.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7(08).

猜你喜欢

实训室互联网+互联网
实训室安全管理规范可操作性的探索与实践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
建筑类专业识图实训室建设及实训组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