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能力评估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2019-04-03温暖于海萍

青年时代 2019年5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

温暖 于海萍

摘 要: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迫切需要具备对老年人实施能力评估的实践能力,这将直接影响到养老机构中老年照护服务的开展。本文阐述了老年人能力评估课程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的必要性,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提出了一些指导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建议和对策,最终实现老年人能力评估在养老机构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老年人能力评估;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实践

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7.3%,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2025年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2040年老龄化进程将达到顶峰,老龄化程度正在日益加深。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面向养老服务行业及产业、非政府组织,针对养老机构高级养老护理员、基层管理者和老年社会工作者等服务与管理一线岗位的专业人才,需要具备对老年人实施能力评估的基本技能,从而了解不同能力等级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为不同能力等级的老年人提供针对性的照护服务,并为老年人应接受民政部门不同的扶助标准作参考。根據评估结果有针对性的为老年人提供照护计划,以改善和维护老年人自我照顾能力,使其获得更大的幸福感[1]。评估老年人能力需要借助统一规范的老年人能力评估行业标准,对老年人评估的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日常生活活动、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及社会参与四个一级指标。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中如何正确且快速的掌握评估的正确方法以及判断评估结果极为重要。随着全球性人口老龄化的来临,如何使老年人以自理的状态、人性的尊严走向人生的终点,是老年护理的最高目标[2]。因此,笔者针对本专业学生在学习评估老年人能力过程中出现的相应问题和相关建议进行讨论。

一、老年人能力评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互动性较差,对课程缺乏兴趣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招生对象为高中毕业生,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但实际上很大一部分学生是配合家长的意愿学习该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理解存在偏差,认为毕业后从事的仅仅是照顾老年人的工作,因此并不敢兴趣,也就丧失了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老年人能力评估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需要学生对课程性质和目标有充分的了解,对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足够的认知,打牢先修课程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才能很好地掌握评估技能。

(二)课程偏重于实践而不易落实于实践

老年人能力评估课程的学习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两个部分。学生首先要逐一学习老年人能力评估行业标准的理论内容,包括评估范围、评估术语和定义、评估指标、评估实施、评估结果以及评估表格的填写。在充分熟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分别扮演不同程度自理能力的老年人、两名评估员以及其他信息提供者角色。学生接触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的机会较少,而在课堂中很难实现情境模拟的真实性,评估过程中存在一定误差,学生不容易发现评估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更不能及时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今后真实情境中的评估会出现结果的不准确性。

(三)对老年人能力评估表理解不到位,容易存在判断偏差

老年人能力评估行业标准中虽然清晰的制定了老年人能力评估基本信息表、老年人能力评估表、老年人能力评估报告和老年人能力评估结果判定卡的内容,但如果学生在课堂中不加强理论学习,错误解读,会导致部分内容不能准确填写,也不能掌握评估前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询问方法和顺序。如老年人能力评估基本信息表中评估编号和评估基准要求的准确填写要求;老年人能力评估表心理状况、社会活动情况及失能程度的准确判定;老年人能力评估报告中初步等级确定和最终等级确定以及老年人能力评估结果判定卡的使用方法。

二、完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老年人能力评估课程学习的相关建议

(一)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是高中毕业生,素质较高,能力较强,而且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善行孝爱”的崇高职业道德精神及“博学博爱”的专业品质,在养老服务行业及产业等多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在老年人能力评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利用信息化手段,与先修课程紧密结合,既巩固之前的知识,又能学习新技能,提高了学生对本门课的学习兴趣和主体地位,促进师生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把敬老爱老,以老人为本的精神落实于实践中。

(二)理论联系实际,走进养老机构和老年人家庭

笔者在为养老机构不同生活状态的老年人和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进行评估工作过程中,深切感受到实践的重要性,确实与课堂中的情境模拟存在极大不同。老年人能力评估过程相对枯燥,总有学生抓不住知识的重点,在实践时就不知如何有技巧地询问,如何正确获取信息。因此教学过程中除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演练外,还应由相关老师与养老机构协调,带领学生到就近养老机构中为不同状态的老年人进行能力评估工作,并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回到课堂中讨论总结,继续对本门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完善。如学生在评估时遇到一位老年人患有重度痴呆,虽然在清醒时可以自己用手拿毛巾擦洗身体,但是如果在洗澡过程中发病,就会完全失去自己洗澡的能力,需要护理员帮助。这种情况应该判定为能独立洗澡的情况还是需要他人帮助的情况。再如一位老年人独居,目前没有接受任何照护服务。但是在评估时,发现老年人在做床椅转移动作时,身体失去平衡,如果没有他人在旁监护,发生跌倒事件的可能性大。老年人家属表示老年人平常还是可以独自安全地完成转移动作,这种情况应该判定为可独立完成还是需要他人帮助的情况。这对最后能力等级的准确判定至关重要。

(三)培养学生成为标准化老人,课堂教学更生动

实践在本门课程中占据很大比例,除去养老机构和老年人家庭中为老人进行评估工作外,学生也应小组多练习,以熟练掌握评估技能,知道怎样有技巧地询问,获取真实有效的资料,如询问老年人大小便的控制情况,询问方式合理,易懂又不能引起老年人尴尬。因此培养学生成为标准化老人是十分有必要的,学生可以被设定为各种不同状态的老年人,包括生活能自理、生活半自理以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或者存在不同老年病,不同精神状态,不同感知觉和沟通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的老年人。每位老年人都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学生提前在课堂中做好充足准备,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就能做到有效率的参与评估工作。

三、结语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应熟练掌握老年人能力评估技能,汲取大量有关老年人生理心理的知识,熟悉老年人特点,避免出现人为误差。学好本门课程,一方面需要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奠定扎实基础,另一方面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识实践的重要性,提升职业技能,使评估结果公平、公正。

参考文献:

[1]丁亚媛,徐冕.《南京市老年人能力评估表》在评估实践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6(35):3754-3755.

[2]吴海勤,高晓燕.社区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的量化评估及护理[J].护理学报,2004,11(8):50-51.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