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遣词造句 精妙传神

2019-04-01张坤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平桥社戏短句

张坤

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他的小说和散文的成就都很高,这是因为其作品内在的精神感染了读者。《社戏》一文亦是如此。对鲁迅先生而言,美好的自然风光和热情好客的人们,共同构筑了一幅理想中的故乡图景,令他终身难忘,因而,他才会借“社戏”这一载体予以倾诉。

下面,我们以几个句子为例,去体味鲁迅先生遣词造句的妙处。

1.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

从这段景物描写中,可知小村庄的主要特点是“偏僻”“临河”。“临河”又“偏僻”,这就为下文孩子们乘船去平桥村看戏埋下了伏笔,进而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2.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长句是由短句扩展而成的,“豆麦”前加“两岸的”,“水草”前加“河底的”,“水草”与“清香”间加上“所发散出来的”,“吹来”前加“扑面的”,再加“夹杂在水气中”,“连山”前加“起伏的”,再加“淡黑的”,“兽脊”前加“铁的”,再加“踊跃的”。这些例子无不告诉我们扩展句子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修饰或限制,这样才会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但修饰或限制要做得恰到好处,切不可画蛇添足。

3.虾是水世界里的呆子,决不惮用了自己的两个钳捧着钩尖送到嘴里去的,所以不半天便可以钓到一大碗。

没有前半句,读者不一定能明白后半句的意思;没有后半句,前半句也同样令人费解。再则,不写“钩子”而写“钩尖”,“两个钳”前面特意加上“自己的”三字,特别是“捧”“送”两字的妙用,更是把虾的呆相写得入木三分。

4.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胡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

写远景时,作者先用“模胡”一词概括,紧接着描述怎样模糊,景物就富有立体感了,不至于让人感到抽象。推而广之,前一句用一个形容词来总体评价,后一句再补写出具体的样子,表达效果就更好了。

活学活用

1.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动词的深层含义。

一个夜晚,明月初上,月光清幽,缓缓流进花丛深处。

——宗璞《花的话》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1)肖邦的钢琴协奏曲如春潮,如月华,如鲜花灿烂,如水银泻地。

——王蒙《在声音的世界里》

(2)一户人家新到一个地方,谁都不清楚他会干出些啥事。老鼠都不太敢进新来人家的房子。蚂蚁得三年后才敢把家搬到新来人家的墙根,再過三年才敢把洞打进新来人家的房子。

——刘亮程《老根底子》

3.请为下面的短句加上修饰成分,以充实句子内容,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琴声吸引了路人。

猜你喜欢

平桥社戏短句
清代淮安平桥的繁华
“天下第一菜”平桥豆腐
平桥豆腐羹,淮扬菜系的“扛鼎之作”
短句—副词+谓语
短句—谓语+宾语
短句(主语+谓语)
天台县平桥镇中心小学
《社戏》唱的是哪出“戏”
母亲是贯穿“社戏”的核心人物
《社戏》的结尾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