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台西瓜一清两减三替绿色生态栽培要点

2019-04-01臧晟鸿苏生平张小春

长江蔬菜 2019年5期
关键词:西甜瓜瓜农绿色生态

臧晟鸿 苏生平 张小春

臧晟鸿,江苏东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24200

苏生平,通讯作者,东台市绿肴蔬菜研究所,东台市东亭南路97号,224200,电话:15295385982,0515-85213982,E-mail:dtssp1962@163.com

张小春,东台市蔬菜栽培技术指导站

导读:大棚西瓜一清两减三替绿色生态栽培对于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瓜农收入稳定增长、促进高效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其技术要点包括优化一条技术路线、建立一套典型的示范基地、示范配套实用的技术模式等。

江苏省北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有名的西甜瓜主产区之一,也是传统大棚、塑料薄膜、化肥、农药使用大户。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其他主要农作物一样,塑料薄膜、化肥、农药施用量过多,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也产生了环境污染。推进残留塑料薄膜清理和化肥、农药减量已成为实现大棚西瓜等农产品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研究探索推广大棚西瓜“一清两减三替”(即残留塑料薄膜清理和化肥、农药减量使用,普及生物菌肥替代传统农家肥、推广嫁接换根苗替代实生苗、促成生物降解地膜替代传统地膜)栽培,对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瓜农收入稳定增长、促进高效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1 苏北西甜瓜绿色生态发展的意义

1.1 绿色生态瓜菜保供增收难度越来越大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许多老瓜地被征收和抛弃,而新开垦的瓜地土质不好。受培训和技术推广的局限,相当一部分农户缺乏科学种瓜技术和理念,且与浙江相比,本地瓜农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品牌意识不强、产品同质化程度高、产后分拣加工贴标比例很小、广告和公益性推介不到位,“瓜贱伤农”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西甜瓜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力需求量大,但劳动人口老龄化、土地租金、农资价格和雇工工资均在上涨,导致生产成本越来越高,西甜产品的优质优价在市场上很少得到充分体现,高产不高效的现象时有发生。

1.2 绿色生态产销难度越来越大

瓜农环保意识不强,西甜瓜生产中超量使用农药、化肥,随意丢弃堆积西甜瓜及其他作物秸秆废弃物,对生产微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西甜瓜连作障碍现象普遍发生。西甜瓜绿色生态研究示范应用得不到重视,尤其是生产实践中西甜瓜耕作制度、设施栽培模式和防控技术不科学,缺乏针对性指导。

1.3 绿色生态机遇越来越多

早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党中央就强调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加大生态和环境保护力度,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树立绿色生态绿色理念,有助于提高全民的绿色发展自觉,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目前,绿色环保已经成为大趋势,绿色农业支持政策也接连出台,利好政策将给相关西甜瓜产业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以东台西甜瓜为代表的生态农业有望从中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2 苏北西甜瓜绿色生态发展存在的障碍和难点

①传统不良习惯难以让从事小农经济生产的瓜农浴火重生 尽管东台西瓜已经有了一定规模,但东台西瓜经营主体种植规模小,一般在0.67~2.00 hm2,面积在3.33 hm2以上的不到5 000户。这样的经营群体多采取家庭作坊式经营和提篮小卖式推销,不考虑现代农业生产与经营技术在西甜瓜种植过程中的应用。不少人追求大肥大水猛药等粗耕滥种方式,片面追求降低生产成本,对一次性使用新技术价高量少的表相不理解,加上不良农资经营人员巧舌如簧般的诱导,西甜瓜绿色生态生产意念很难在这些瓜地上扎根。

②公益性科普存在不足,“最后一公里”成为发展障碍 西甜瓜绿色生态科技的运用关键在于进田入户。 所谓“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是指现行公益性农业科技的推广与运用,与瓜农之间存在着联系的隔阂。由于农村从事西甜瓜技术推广的人员偏少,种植户瓜田分散,直接影响西甜瓜新技术普及的受众覆盖面。西甜瓜技术普及示范基地以及西甜瓜技术推介活动大多在城区或交通便捷的乡镇所在地,导致偏远乡村瓜农很难享受到应有的服务。公益性技术服务不到位,加上新生的社会化服务良莠不齐,阻碍了西甜瓜产业的健康发展。

③新成果研究推介滞后,一时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所谓“一清两减三替代”栽培,就是要在普及绿色发展理念的同时,提出示范总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用技术实例。然而,要实现“一清两减三替代”,需要准备相应的配套机械(譬如残留塑料薄膜清理清理机械、推广嫁接换根苗规模生产机械、棚内无人植保作业机械等)、成熟的技术(譬如优质廉价的生物菌肥、生物降解地膜、生物农药等)。然而目前,有些还在试验阶段,未扩大推广应用。因此,扩大布点和宣介力度,让瓜农从身边看到应用绿色生态产销的好处,显得很重要。

3 苏北西甜瓜绿色生态应用的技术要点

3.1 建立和优化西甜瓜绿色生态应用的技术路线

采取调研—计划—试验—示范—总结—提高—推广应用技术路径,通过建立众多的示范点(覆盖整个项目实施区),并以提升农业技术推广效率为突破口,借助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高效农业规模化项目等创建电子服务平台、微信交流群、农技110“三电合一”新型服务,切实改变这种状况,在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同时,积极引导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项目引导和法律规范强化其填补“最后一公里”的服务不足。推进公益性服务与社会化服务互补、公司订单生产合作与协会(合作社)自律互助合作互补;促进物技结合、技政结合,基地示范与园区建设结合,形成一整套先进适用的技术推广方法,以及新型的研制、开发、推广的产业化模式,极大地丰富、充实和完善瓜果蔬菜设施栽培技术推广体系,从而提高推广效率。

3.2 建立一套典型的试验示范基地

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法,研究、推广大棚西甜瓜绿色高质高效系列技术,主要包括高品质耐贮运西甜瓜新品种引进筛选、双大棚内保温覆盖栽培新模式、节本增效环保工厂化育苗基质、测土氮调配方施肥、沼液滴灌与新型水溶肥应用、连作障碍分类防控与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绿色优质品质保全与质量安全可追溯等。同时通过绿色优质西甜瓜示范基地认证,品牌企业培植,树立一批绿色生态经营的典型。

3.3 示范实用配套技术模式

推广大棚西瓜“一清两减三替”栽培,从字面上讲,技术路数并不复杂,但其中包含的技术含量并不低。

①示范核心技术要点 普及生物菌肥替代传统农家肥、普及推广嫁接换根苗替代实生苗、普及生物降解地膜替代传统地膜。

②示范推广配套技术 一是选择地势高、土壤团粒结构好,近5年内未种过瓜类作物且有避风屏障的干畦暖地建立西瓜生产园地;园地土壤肥沃,耕作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pH值呈中性,交通方便,水系健全,通电,最好周边有防护林网。

二是“三改”。一改传统一溜长棚为40~50 m;二改前后同向棚体棚头同位搭建为前后同向棚体棚头交错搭建,方便通风,增强整体抗风性能;改普通地膜覆盖为生物降解地膜覆盖;三改竹架小棚五层覆盖为标准钢架大棚四棚一布覆盖。早春栽培采用双大棚+中棚+地膜内保温覆盖,外大棚采用GB625型标准钢架大棚,实行外大棚+二道内棚+中棚(拱棚宽2.0~2.5 m)外盖无纺布+生物降解地膜,或外大棚+二道内棚+小棚(拱棚宽0.7 m)外盖无纺布+生物降解地膜;要求在上年入冬之前腾茬,元旦之前完成耕翻整地作畦;为保证运输机械在瓜棚间进出,棚间沟采用宽窄沟,即宽沟0.75~1.00 m,窄沟 0.30~0.50 m,宽、窄沟按 1∶1 比例搭配。

三是依据西瓜品种特性、消费习惯和气候条件等,选用瓜形好看、口感好、产量高、适应性强、抗性好、不易早衰、耐贮运品种或嫁接品种组合。沿海地区适合小果型品种主要为小兰、京秀、超越梦想、苏蜜10号等;中大果型品种主要有全美4K、美都、迁丽、苏创五号西瓜;嫁接西瓜组合早佳(84-24)+京欣砧4号、美都+云南白籽南瓜、超级冬春+全能铁甲等。

四是按NY/T 496标准执行肥水运筹。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绿色高效栽培基肥中有机肥用量占比应达到50%左右,并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基础上,一般田块每667 m2施生物菌肥(生物菌肥要求有效活菌数≥2亿个/g,有机质≥35%)150~200 kg,另加氮素化学肥料折纯氮 10~12 kg、过磷酸钙 50~80 kg、硫酸钾 25~30 kg,并使土肥混合均匀;开沟后将生物菌肥及有机肥和磷肥施入沟底部,再填入部分熟土,注意土肥混合均匀。在施足基肥基础上,定植前采取微滴灌浇足定植水,水量掌握在每667 m22~3 m3,至瓜根周边土壤湿度在80%以上;定植后1~2天采取微滴灌灌溉活棵水,并随水滴施100倍鱼蛋白有机叶面肥,水量掌握在3~5 m3/667 m2;定植醒棵后 (至定植后30天),如天旱生长迟缓,应追施伸蔓肥,使用膜下滴灌,采取户用过滤沼液(沼液∶水=1∶2)+水溶性肥料(N∶P2O5∶K2O=20∶20∶20)2 000 倍液,667 m2水量掌握在5~8 m3;开花坐果期 (幼瓜在鸭蛋大至碗口大),每667 m2用过滤沼液(沼液∶水为 1∶1)+水溶性肥料(N∶P2O5∶K2O=20∶20∶20)2 000 倍液或过滤沼液 (沼液∶水=1∶1)+45%硫酸钾型复合肥 (N∶P2O5∶K2O=15∶15∶15)4~6 kg+尿素 4~6 kg,对水 8~10 m3滴灌。

五是注意株型调整。采取一主两副三蔓整枝,除主蔓外在基部选留2条健壮侧蔓,其余侧蔓全部摘除。离主根第10个节位前整掉所有侧枝,第10个节位后视苗情长势适度整枝。一般在主蔓40 cm以上时开始整枝,坐果以后不再整枝,坐瓜节位后留10~15片叶可打顶。推广蜜(熊)蜂辅助授粉,挑选性情温顺、采集力强、蜂王健壮、无白垩病、无蜂螨和爬蜂等的强群。

六是积极推广应用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推广水旱轮作,西瓜—粮食轮作;在子蔓第一档瓜坐果结束后,适时将子蔓基部老叶摘除,防蔓枯病;利用废弃的残次瓜果生产出的酵素对西瓜灌根施用,能有效抑制有害病菌,控制土壤病害、改善瓜果品质;应用性迷向丝、性诱剂诱芯等生物防治技术;采用间套种苘麻等诱集作物,通过诱集集中销毁诱集源及目标虫害取代药剂防控;加强通风换气,灵活采用高温闷棚、间隙揭膜降温降湿敞棚等生态调控方式控病抑虫,在定植闷棚结束后及摘心、整枝等农事操作后用速克灵(腐霉利)或一熏灵(百菌清)等烟雾剂熏蒸消毒;积极推广应用全降解诱虫板,太阳能杀虫灯等物理防治方法;长季节栽培普及在棚头及二道棚通风口安装涂药防虫网防治虫害。按照绿色防控用药目录合理使用化学防控,注意在安全间隔期内用药。

③示范推广的主要注意点 其一,物技结合,配套先行,培训到位。物技结合方面,主攻技术物资的保障供应;配套先行方面,关键是推动公益性指导社会化配合服务形成大合唱。

其二,政府牵头组织,绿色优质西甜瓜产业基地示范优先,筹措或整合必要的资金以物资配供奖补。结合产业基地项目、科技示范户培育项目,农民田间学校项目推动科技入户服务互动到位,培植典型品牌和企业带动全面。

其三,发挥品牌创建提升的反推作用力,以农产品质量二维码标识和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为抓手,强化基地巡查和生态质量安全责任落实到位。

猜你喜欢

西甜瓜瓜农绿色生态
陕西渭南蒲城县:拓展宣传路径 擦亮西甜瓜品牌
瓜农春管忙 错峰上市“抢”市场
绿色生态小镇,不可错过的投资圣地
水稻绿色生态种植技术探索与实践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绿色生态园里的“小康”人家
滴灌西甜瓜套种玉米模式栽培技术
守信
山东省西甜瓜生产现状及新技术应用
陕西·蒲城西甜瓜产值突破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