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2019-03-29陈园

科学与技术 2019年11期
关键词:体态律动音乐教育小学

陈园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号召,当前学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也是学生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目标。音乐课程在全面素质教育过程中得到了深层次的优化,我们必须重视音乐课程中在教学过程中所发挥的主要作用,而学校、家长、教师对学校课程教学也日益关注。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主要应用模式进行探讨,从而为小学音乐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体态律动;小学;音乐教育;应用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日益深化,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们必须要针对体态律动教学的主要方式进行深入探讨,使教师能够认识到当前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扮演着的重要角色,小学音乐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从而让这种教学模式得以发挥作用,认识到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问题,为今后的音乐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认识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通过研究体态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主要作用,能够掌握该种教学模式所发挥的重要意义,一方面体态律动教学模式能够通过学生身体的各个部分来表达自身所听到的音乐将内心活动通过自身的动作来进行表现的模式,因此体态律动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通过运用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从而转变将学生被动的地位进行转化。俗话说,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音乐教师必须注重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体态律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跟着教师的节奏进行学习,而学生通过跟随教师进行反复跟唱等,练习所学到的音乐内容,而学生也能够自然而然的学到音乐知识。因此,体态律动教学模式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保证音乐课堂教学的效果与质量,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

其次,体态律动的教学方式能够将音乐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这种作用进行深刻的感知,学生有利于掌握体态律动教学,我们必须要注重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深入理解,而小学生自身的理解能力相对薄弱,通过学生对体态律动形式的学习,有利于跟着教师的节拍,当学生的求知欲望变得更加强大,我们便可以将不同的节奏变成不同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掌握不同的节拍与方法。当学生不断的提高对音乐形象的了解后,对音乐的旋律和所表达的情感也会具有深入的认识,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便会逐步打破形成一种新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加容易的接受,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二、优化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常常采用体态律动的教学方式,并不是让学生在课堂中随意的展现自身所要表达的内心活动,而是根据课堂所播放的音乐节拍自然而然的进行展现。一方面,通过体态律动的模式,有利于表现学生所学习音乐的节拍和节奏,因此,不同的音乐作品自身所带的节奏感不同,有的音乐作品自身较为欢快热烈,但是有的音乐作品却舒缓凝重,这是我们在进行体态律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节奏进行展现。

例如,教师在教授关于哄小宝宝进行入睡的歌曲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关于怀中抱着小宝宝的姿态展现,模拟小宝宝睡觉的场景等,一方面能够有利于表现父母对于小宝宝自身的呵护,另一方面也能够展现小宝宝在睡梦中甜蜜的样子,从而通过体态律动使学生在课堂中不断的进行展示和表现。教师通过运用体态律动的教学方式来表现,不但能够展现音乐自身的曲调,还能够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情感的表达,因此节奏和音调两者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体态律动的方法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音调,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打节拍的方式来进行,通过节拍强弱之间的对比来展现节拍之间不同之处,从而更加直观的体现出音调的不同之处,能够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音乐的变化。学生通过自身的多种感官,能够在视觉或者听觉上,更加深刻的进行记忆,再次通过体态律动,有利于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例如人们在兴奋的过程中常常会做出一些动作感受音乐作品,也可以通过动作来进行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体态律动的方法来进行。随着音乐情感的变化或音调的变化,表达自身所需要展现的内容,而体态运动的形式所存在的不同之处,会更加清楚的使其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音乐形象,从而让学生更加具有深入的了解。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会对音乐的内容及音调节奏具有深入的把握,通过深入的欣赏音乐和了解音乐,从而发自内心的去赞赏音乐,这是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保证教学效果。

三、关注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问题

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对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首先,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掌握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由于小学生本来活泼好动,因此通过体态律动的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但是在体态律动教学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不愿意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活动中来,甚至有部分学生通过体态律动教学的机会来扰乱课堂秩序,导致教学任务并不能顺利的完成,此时教师必须要加强控制。另一方面,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通过体态律动来进行教学,我们必须让学生通过安静的思考来感受音乐的意境,使其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运用体态律动感受音乐魅力

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音乐本身是一门艺术性的课程,不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也不可能通过反复的强调技能训练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但是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实践锻炼。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采用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在台上进行演唱,而学生在台下跟随教师进行演唱,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够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也不能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因此遏制了小学生天生好动的本性。小学生更加希望通过唱歌跳舞等各种方式来表达自身对音乐的喜爱。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通过运用体态律动教学的方法,有利于使學生在歌舞中感受音乐自身所带来的魅力,通过自身的肢体动作表现出音乐的节奏,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小学音乐课常常以体态律动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律动过程中感受音乐自身所带来的魅力,体会音乐中所带来的各种快乐,既能够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表演,也能够帮助学生锻炼身体的协调性。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小学音乐课堂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运用体态律动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和兴趣,增强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乐感,保证小学生音乐素养的综合提高。

参考文献

[1]臧好.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研究[A].《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七卷)[C].:,2018:4.

[2]廖夏林.体态律动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抚州师专学报,2003(02):101-103.

[3]郭月明.“音”你而动——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应用的重要性和方法微探[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0):162-163.

[4]魏妮. 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北方音乐,2016,36(08):101.

[5]范滢滢.探讨体态律动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策略[J].音乐时空,2016(08):119+118.

(作者单位:苏州市姑胥小学校)

猜你喜欢

体态律动音乐教育小学
少儿器乐教学法创新研究
利用体态律动,提高小学低年级阶段欣赏能力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