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走势分析

2019-03-29康若熙

科学与技术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教育改革职业教育分析

康若熙

摘要:本文结合职业教育相关政策,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现状,职业教育改革要点,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发展创新的几点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育改革;发展走势;分析

一、我国职业教育问题分析

我国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构建和发展,努力符合现代市场需求,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未实现互融互通。中、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只是简单衔接,虽在招生方面做到对接招生,拓宽了职教生源范围。但高校通常撇开中职,开展中、高职衔接课题研究,导致一方唱独角戏,另一方未曾参与研究,在课题上研究探索力度和深度都不够,很难有所突破[1]。因此,在教学模式、方法、方案和条件等方面做到真正意义上衔接,还存在很大差距。二是行业化不明显。我国现有职教集团大多是由政府出资筹建,地方企事业参与力度不够,纵使有部分大企业牵头组建职教集团,但未形成一定的规模,更是未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多元化发展的职业教育格局。三是区域化不明显。现代职业教育未充分考虑农民、工人对提高职业技能的需求,缺乏区域化联合职教、城乡一体化培训意识,导致职教一体化、多元化、区域化的现代职业教育格局难以发展。四是改革力度不够。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只是停留在表面,未将产业与教育真正融合起来,产教融合的力度不大,能力不强,严重阻碍技术性、生产性、典型性的教学内容建设,导致企业化、标准化、生产化、产学并行的职业教育模式发展缓慢。

二、职业教育改革最新政策与要点

(一)改革政策。在改革方面,教育部为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在近五年中围绕“十三五”颁发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其中,2014年颁发了一个决策,2015年陆续印发了四个通知、二个计划。此后,教育部组织各司对文件进行了解读,并在媒体上组织专家进行了探讨,刚刚进入2019年,国务院又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其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二)改革要点。一是人才培养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各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将要面临以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为基础,涉及人工智能更为先进的技术、系统、设备的使用、建立、维护的问题,以及带来的工作管理方式的变革问题,这些都需要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具体地体现出来,并提出解决问题途径,更好地适应不同技术领域岗位需要,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客观要求。二是教学思维方式。不同专业领域基础理论知识或技能复杂多变,如果一味照搬成功经验开展职业教育,那样会难以实施。应根据不同专业建设情况,开启实践教学活动,紧密联系实际,积极推行工学结合理念,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三是教学策略。我国职业教育教学中,普遍重理论轻实践,加上教学内容不全面,缺乏教学实践基地设施,削弱了实践教学,培养出的实用型毕业生不实用,就业难。必须改革教学策略,纠正这一问题。

三、我国职业教育发展

(一)发展趋势。一是现代化。新一轮产业科技革命已悄悄袭来,人类现有的生活生产方式将发生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加速,生产要素转移步伐加快,服务业快速发展,专业技能人才需求增大,人工智能应用普遍,社会正面临着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新局面。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以应对危机、改善民生、促进就业,为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增添人才和智力支持。二是信息化。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职业教育各专业领域逐步被这些资源渗透,呈现信息化趋势。比如网络课程助力学习全面普及,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职业院校学术交流、行政管理、教育教学、后勤服务等方面。三是多元化。职业教育应集合整个体系力量,汇集各方资源,实行多元参与,校企协同,共建职业教育集团[2],最大程度地促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

(二)发展创新。职业院校是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在新的教育发展时期,一是优化教育资源。打造优质专业、和优势学科建设。提高社会认可度,促进职业教育立体化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顺应“互联网+”发展,引领构建国家级数字资源共享体系,全面促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二是完善职业教育结构。构建学生分类管理和培养体系,积极发展专业化职业教育。三是产教融合。职院教师应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主,充分利用政府所拨款项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创业基地,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强化生产实习,保证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3]。四是加强国际交流。充分了解国内外行业发展趋势,学习国际先进技术,借鉴国家成功经验,以发展国内职业教育[4]。

四、国家改革实施方案

国务院2019年1月24日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明确了总体目标和具体指标。

(一)总体目标。经过5—10年时间,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二)具体指标: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建成覆盖大部分行业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有较大提升,培育数以万计的产教融合型企业,打造一批优秀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推动建设300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一半以上,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分专业建设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三)发展措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建设多元办学格局、完善技术技能人才保障政策、加强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督导评价和做好改革组织实施工作等涵盖七个方面的二十条具体措施[5]。

五、总结

本文总结了职业教育的改革要点,分别是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思维方式、教学策略等。国家近五年发布的职业教育政策表明,中国的职业教育正朝着现代化、信息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将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结构专业化、中高本衔接全面化、服务多元化、城乡一体化的职业教育格局,为社会输送更多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管玉婷.国际视野下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职教通讯,2017(25):5-10.

[2]潘三毛,刘中爱.安徽省产业结构调整与职业教育改革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2):118-119.

[3]肖评.新时代背景下加快推進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J].职业,2019(2):24-27.

[4]谢铮.大国工匠精神:引领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核心要素[J].科技经济市场,2018(12):115-116.

[5]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2019.2.13.

(作者单位:衡水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教育改革职业教育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