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提升的策略讨论

2019-03-29赵文婷

科学与技术 2019年11期
关键词:小学阶段高年级阅读能力

赵文婷

摘要:在小学阶段,数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学科,学习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在小学阶段学习数学,学生要能够很好的理解题意,利用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在目前的数学教学中,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身心发展上具有个性化的特征,对数学题无法很好的理解,这就间接的导致了学生对数学课的学习缺乏兴趣,学习能力下降,教学效果不好,学生的能力也无法得到很好的培养。因此,本文就在此基础上,探究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上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其阅读能力提升的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推动学生文本阅读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阶段;高年级;数学文本;阅读能力;

在小学阶段,高年级的学生求知欲比较强,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比较重,但是由于数学这门学科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许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会觉得晦涩难懂,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就会随之下降,所以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其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存在的问题

小学阶段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能力是在不断提升的,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的比较快,对数学文本的理解能力和低年级学生相比是比较高的,但是经过调查后发现,小学高年级学生虽然在数学文本的阅读能力上有较大的提高,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归结起来大概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感知能力不高

许多学生在阅读数学文本的时候,由于语言感知能力不高,使得学生时常找不到重点,阅读下来反而不知道文本在讲述什么意思,导致阅读效率降低,浪费时间,无法有效的汲取文本中的信息。

(二)联想迁移能力不高

许多学生在阅读数学文本的时候,无法将文本中的内容和之前学过的数学知识相结合,使得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很好的进行实践,学习效率自然而然的就降低了。

(三)缺乏有效的阅读方法

学生在阅读数学文本的时候,由于缺乏有效的阅读方法,学生往往需要反复进行阅读,从而汲取需要的信息,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较低,学习效果较差。

二、影响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提高的因素

影响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提高的因素有很多,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都能够影响其阅读能力的发展,经过调查和分析后,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数学文本阅读能力的认知不夠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通常认为解题是最重要的,忽略了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同时,许多教师认为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数学教师的责任,使得学生对题目的理解缺乏深意,没有看到数学文本中所蕴含的丰富知识,学生也就不重视数学文本的阅读,在解题时,由于缺乏一定的重视,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也降低了教学质量。

(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不高

小学阶段的高年级学生,虽然和低年级学生相比,在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上有较大的提高,但是,小学阶段的高年级学生在对数学文本的理解上还缺乏一定的深度,由于身心发展上的差异,无法汲取到数学文本中相关的知识和重点,并和从前学到的知识相关联,再加上缺乏一定的解题经验,解题方法和策略没有形成,推理能力较低,无法对题目进行详解,从而制约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培养时,由于未能充分掌握和了解小学阶段高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了不恰当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学习数学学科的兴趣下降,学生的阅读能力无法得到提高,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三、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这种氛围下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由于小学阶段高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很多的特点,注意力不够集中,好奇心重,想象力和创造力强,所以,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想为学生创设轻松的教学氛围,就需要采取措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比如,在对方程这部分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采取措施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同时让学生认识到方程对今后数学知识的学习以及解题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利用鸡兔同笼这种经典问题举例,然后引出方程概念,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学生理解了方程概念后,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应的题目,让学生进行阅读,并请学生上台解题。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授课之前,可以给学生讲述和数学有关的故事,也可以讲述数学名人的事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印象,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数学文本的阅读能力。

(二)采用有效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调查时,就发现学生因为没有采用有效的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得学生在阅读数学文本时往往找不到重点,不知道数学文本在描述什么,所以降低了做题效率,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降低,学习能力自然而然就会下降。因此,为了提高学生数学文本的阅读能力,提高做题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需要创新教学模式,采用有效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能够高效的阅读数学文本,在其中得到想要的信息,并加以整合,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常会遇到相遇这种经典的数学问题,但是冗长的数学文本让学生丧失了阅读兴趣,对此,教师可以利用转化的方式,将数学文本转化成图画,将文字中的重要信息进行摘取,变成具体的图画,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的知道人物的位移和路程,就能够提高阅读能力,提高做题效率,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也有着很好的培养作用。同时,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让学生养成预习课文的习惯,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阅读,并在阅读的过程中解决问题,这样也可以提高阅读能力。

(三)帮助学生学会整合和分析文本

要想提高学生数学文本的阅读能力,就需要帮助学生学会整合和分析文本,将数学文本中的信息进行重新整合和归纳,将所学知识分类整合形成知识网络。比如,在学习多边形面积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并复习,找到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行分析并整合形成知识网络,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身心发展上极具特点,在阅读数学文本时因为找不到重点,缺乏有效的阅读方法,使得学生学习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降低,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以采用有效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教师也要帮助学生学会整合和分析文本,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文本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艳珠.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提升的策略[J].亚太教育,2015,4(10):124-134.

[2]陈艳珠.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现状探析[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5,9(4):184.

(作者单位: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小学阶段高年级阅读能力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