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2019-03-29邓大炜

科学与技术 2019年11期
关键词:美术欣赏小学美术策略

邓大炜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教学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和家长的关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以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为基础,来引导他们从欣赏中不断思考和学习,并通过实践来提升自身的美术素养。为此,本文就结合笔者自身的经验,简单探讨了小学美术课堂欣赏的有效实施策略,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欣赏;策略

引言

美术是小学教育教学阶段重要的课程之一,尤其是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美术教学的重要性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通过有效的美术教学,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崇高的理想与高雅的兴趣爱好,对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该重视对美术教学的有效性,利用美术欣赏课的有效实施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可以对美术产生浓厚兴趣,进而在不断学习中提升自身的美术素养。

一、小学美术课堂欣赏教学的特点

1.色彩感受到重视

在小学美术课堂的欣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发挥出指导的作用,也要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欣赏中可以获得美术素养的提升。所以,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身心特点来设计合适課程,使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根据多位具有小学美术教学经验的教师讲述,一般小学生对于色彩鲜艳的作品可能具有更加浓厚的兴趣。相较于其他美术因素,美术作品的色彩是吸引小学生关注的重要内容,教师也会在欣赏课中选择更多色彩丰富的作品进行展示,而学生在实践中也确实会以色彩艳丽的绘画为主。

2.习惯联系生活实际

小学生在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更加习惯于将美术作品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联系。例如,农村的小学生就会比较喜欢蓝天、白云、碧野青葱等,而城市的小学生则会对璀璨的灯光、纷繁的街道等具有更多的兴趣。因此,教师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3.注重细节,缺乏全局意识

对小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以及身心特点的原因,他们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一些小细节上面,而忽略的作品的整体。比如,很多学生会在欣赏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时,会重点关注作品的色彩以及线条,却没有对全局进行关注,使得他们无法深入理解美术作品的本质。

二、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策略

1.培养学生的对美术作品的兴趣

无论什么科目的教学,如果不能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就很难促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和更高的积极性参与学习。所以,教师自阿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应该先要辞去合适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可以对欣赏的作品产生兴趣,这样他们才会去主动探究,才能获得美术素养的提升。例如,教师在教学小学美术人教版四年级上《线条的动与静》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应的教学动画或者图片,并配上合适的背景声,这样就可以从感官上刺激学生,使他们对美术学习可以产生兴趣,接着教师利用合适的语言来引导学生对相应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使他们可以发现作品的美,获得创造美的灵感。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美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欣赏活动中,也要引导学生在欣赏中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这对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学生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可以产生自己的见解以及想法,而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设置符合认知规律以及实际能力的问题,来使他们可以深入思考,从而对所欣赏的美术作品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例如,教师在教学小学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下《抽象雕塑》时,要求学生对相应的美术作品的进行欣赏,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告诉学生应该如何欣赏、了解什么内容,学生不仅会对教师产生较强的依赖性,也会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无法有效提升他们的美术素养。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设置相应的问题,来诱使他们可以独立思考,如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绘画,是要表达什么?还是具有其他什么含义呢?这样学生就能对所欣赏的美术作品有更深的认识,对于他们的创造能力提升具有积极影响。

3.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以往都是主导者,学生作为被动的接受者,很容易让美术欣赏课最终变为“讲赏”课。所以,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要诱使学生主动参与,这样才可以充分挖掘和开发出他们身上的创造潜能。这就需要就是可以及时转变教育观念,从以往单纯的知识讲授转变为启发诱导,让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信息优化选择和学习方法,促使他们在欣赏中可以产生真切的感受,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形成。另外,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也需要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而不断提高,要将欣赏课的内容进行扩展,如摄影、科技以及工艺等,使学生的视野可以获得拓宽,这有助于提升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效率与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美术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教师在审美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先学会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使学生可以成为欣赏的主人,这样才能让学生真实体会到美术作品中的美以及内涵,对学生创造美的意识培养才可以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多元. 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谈小学美术课堂欣赏的有效实施[J]. 文教资料,2017(4):99-101.

[2]刘海芳. 实施有效互动 成就精彩课堂——小学美术课堂中欣赏教学的研究[J]. 新课程导学,2015(1):18-18.

[3]解立君.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美术欣赏课[J]. 现代交际,2016(6):205-205.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庆市肇州县二井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美术欣赏小学美术策略
重视审美创造彰显美术欣赏课魅力探究
增强大班幼儿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