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南宋山水画留白的承上启下

2019-03-29毕纯超

科学与技术 2019年11期
关键词:留白特点影响

毕纯超

摘要:画面的留白在中国山水绘画史的进程中不断的变化、创新。在绘画史中随着朝代的变更,对于画面留白的重视程度也愈发增强。南宋山水画对画面留白有着独到的创新与理解,更以马远夏圭的山水画为代表的一系列山水画家用更大胆的留白方式令画面展现出不同的效果,也用白来是抒发胸中之情,其留白特点的形成更与绘画的历史进程、国家政治变局、人们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南宋的山水画留白继承了前人的留白特点,也发扬发展了新的留白技巧,并对后世绘画中的留白起了巨大的影响,在绘画史上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南宋;留白;特点;影响

1.南宋以前的山水畫留白特点

山水画的发展从旧石器时代因人们对自然地敬畏得以点滴的形成,当时在石器与墙壁上对自然景物的刻画记录山石简单的样子。到了晋代山水画开始独立,东晋时期的画家顾恺之在他所著的《论画》中写到:“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而南北朝的谢赫六法论中同时也提到了“经营位置”这一绘画法则,因此在绘画山水时位置构图也逐渐成为重要部分,顾恺之的《洛神赋图》背景也用了山水作为装饰,但此时的山水只是依附着人物,人物是重点,对山水留白的观念还并未重视。

隋朝时期,展子虔算得上是中国最早的山水画家,他的《游春图》虽依旧是记录山水的原貌,体现自然风光,但在留白与位置经营上有了些许的体现,中间的大片空白和取景都相比之前的山水更加生动。

到了鼎盛的唐代山水画也逐渐发展,李思训李昭道是山水画家中的代表人物,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也呈现出山水留白的特色,在画面上方留大片空白点缀几叶小帆,给人遐想的空间。

郑虔的《峻岭西桥图》和扬升的《蓬莱飞雪图页》也是唐代山水的代表,唐代在山水画的构图上,对留白开始有固定的留意,不再使画面满当、不透气,而是会留下空间。

五代以及北宋的山水画已推向高潮,荆浩、董源、关仝等大家不断涌现,将山水画的构图、留白、线条等处理的非常自然,从留白的手法来看,对于山水绘画构图的把握开始偏向于角、面来构图,让更多的气息在画面内流通。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是是感情与技法的宏伟之作,在他的画中将写意技法与工笔技法完美的结合,有粗有细,并且在构图上开始向南宋的风格转变,千里江山图卷长非常长,有时我们不得将它截成片段来看,而当它截成一段画或者一小幅画面时不难发现它的构图与留白也有着边角之感,作者在作画时的心情与意境也耐人寻味,作品经营位置的手法在结合于北宋末期的山水绘画也耐人寻思。

2.南宋山水画的留白特点

南宋山水的留白特点以马远夏圭等人为代表,突出了与之前历代山水画的不同,打破了常规,以更大胆更富有想象空间的留白方式去为画面构图,如夏圭的《松溪泛月图页》、《山水图》,都以大量的留白给画面空间,着重描绘一样物体,朱惟德的《江亭揽胜图》,李唐的《松湖钓隐图》都是白多画少,马远的《观瀑图》《寒江独钓图》也以独具一格的留白方式给人耳目一新,看见画面后见仁见智的感受。南宋的山水不再像北宋或之前朝代的山水那样浑厚有力、在整个画面中以山石为主体,不再是刻画山石,精细繁茂;相反,更常见的是从某一个局部物体,某一个视角,某一个时间去着重刻画,经营位置,反复斟酌,在对着这些仅有的事物中抒发自己的主观思想去刻画,而另外部分不再去添加皴染,用额外的留白表达出自我的感觉、浪漫、诗意、情趣。

南宋山水画的大胆留白也导致此种风格形式受到颇多的非议。宋室南渡,江河支离破碎,人们对南宋时期这种特殊的留白方式也有种种猜想,种种怀疑,特别是马远、夏圭的边角之景,残水剩山,把这些与宋朝破碎的联系在一起,认为画家在抒发对家乡的沦陷而感伤,对南宋朝廷的不满,所以一直以来对于南宋山水画在历史上都有不同的争议,但是不得不说南宋山水画独特的留白构图,是山水画史上的一次变革,而这种变革,也是历史进程的必然结果,南宋山水画家的绘画意境在经过之前历代的山水画变化之后又到了一个全新的山峰。

3.影响南宋山水画留白特点的因素

3.1国家政治变局

北宋灭亡至南宋迁都,之前流离在外的画家们纷纷重回画院,而南宋与北宋的皇权政治对画家的约束程度相比,南宋画家比北宋时期思想与身心更加自由。南宋虽受金之辱,但是在与金妥协阶段依旧在江浙地段发展经济,文化与经济日益繁荣,加之宋高宗热爱绘画,南宋的画院比起北宋有精简而无不及。南宋将画院设于临安,此处乃江南秀丽之地,与北宋山川豪迈各有不同,因此而见,南宋的绘画更讲究对于画面的烂漫独创,精细于一个物体,强调留白的意境与秀丽之情,柔美与精致。

3.2人们的思想观念

从北宋以来,科举制使百姓更加注重自己的学识修养,开始研习绘画书法。到了南宋,绘画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必修之业。而在南宋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们的思想活跃大胆,人与人之间沟通更频繁,通过交流和相处,人越是会有想法,人们开始把山水画从“无我之境”转变为“有我之境”这是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提出的,北宋与之前朝代的画注重“师法自然”,而南宋则追求诗意与情感的追求,这追求即能反映在画面留白上,通过留白展现诗意,抒发情感,打通气脉。

3.3理学的影响

理学在南宋的绘画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夏圭、马远的画中皆可体现,用“一角”与“半边”虚实模糊,替代自然中的万物,让留白来直呼胸臆,趣味尽在笔画之外。理学中注重“气”,后潘天寿也提绘画的构图在于气势,就来自南宋理学与留白的影响。画面的留白,画面的布局都是形成气势中的一个部分,气势可以说为:画中的留白与画的构图、物体的虚实关系。画的留白让人感到画面中空气的流动,思想的翻滚,气势才会有方向感,不再多一笔不再少一笔。当气势形成之后,画面、留白、物体之前则会存在一种相互碰撞又相互吸引的律动感,既能跳跃在画中,也能顺势流露于画面之外。这即是马远、夏圭等人作品的妙哉之处,四角留一,令气势顺角而行,直至突破画面。

4.南宋山水画留白对后世山水绘画的影响

南宋山水绘画构图、留白的突破和创新对后世山水画的影响极大。南宋山水画通过总结理学与结合社会因素后用画面留白把人们感受、想象、情感归纳,通过无则有、虚则实的另一种方式展现出来,在绘画上开创出了新的形式,这是南宋山水画发展历程中的一种艺术意境。元代的王蒙、倪瓒等画家小幅山水定用留白去表现意境,明代的吴门画派,都对南宋的山水推崇有加,清代石涛、八大山人等都从南宋绘画的留白中取其精华,再往后徐悲鸿、黄宾虹等艺术大家的绘画中都有南宋留白形式的体现,并为南宋绘画的形式美感发声。南宋绘画的留白构图不仅影响着中国后世的山水绘画形式,也推进了日本汉画的发展,汉画的大部分作品都受了南宋山水的留白影响,构图形式尤为相像,并对小事物精细描绘,形成新的审美情趣。

5.结语

南宋的山水绘画留白的特色是在传统山水绘画构图上进行了更深层、更大胆的探索与突破,南宋山水绘画的留白融入诗画,融入哲学思想,融入生活情感,脚踏实地的在传统绘画中取其精华,再超出传统,而并非是空得其名,它在艺术上取得了难以磨灭的成就,它独特的艺术形式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探索创新的精神,不仅仅在当时和以后的山水绘画中有着深刻的影响,而更重要的是它肩负起了中国山水绘画承上启下的作用与责任。

(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

猜你喜欢

留白特点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留白”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