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道工务线路养护维修问题与管理措施

2019-03-29崔涛涛

科学与技术 2019年11期
关键词:维修

摘要:在我国交通建设逐步加快的情况下,铁道交通的的建设也有了非常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铁道客运站也逐渐被建设出来。特别是对于铁道客运专线来说,系统非常的复杂、使用的各种技术也比较新,系统比较复杂。所以,铁道工务线路的维修和养护就显得非常的重要,在保证铁道运输的安全稳定运营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铁道工务;线路养护;维修

1 铁道工务线路养护的意义

铁道线路主要是由桥隧建筑物、轨道、路基等组成的一个结构整体,都各自有着不同的功用,任何一个部分受到破坏或变形都会对铁道的整体结构功能造成影响。列车和机车车辆的运行离不开铁道线路设备,它承载着车辆车轮不断传递过来的负荷。只有铁道保持一个良好的运行状态,才可以保证列车运行的不间断性、稳定性和安全性,铁道运输部门才可以将客货运输任务高质量的完成。不过,铁道线路在长期高负荷的作用下,轨道线路的形状会发生一些不规则的变化,联结零件、钢轨、轨枕受到了严重的磨损,线路设备的技术状态也越来越差,所以对铁道线路的维修和养护就变得非常重要,同时这也是保证铁道线路安全运行的前提条件。在对铁道线路进行养护的过程中,要按照“防治结合、预防为主、修养并重”的养护原则进行养护,要持续保持铁道线路质量的均衡性和设备的完整性,以此来保证列车可以不间断、平稳、安全的运行。

2 当前铁路工务线路养护的常见问题

2.1 养护方式与轨道结构不协调

在养护作业中,对于线路养护来说应坚持以轨道以依据,针对不同轨道采用不同的养护方式。在我国,由于不同地区的地形结构存在差异,导致轨道结构也各不相同,因此,应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选用与之相适应的养护方式。但是,在养路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我国的相关政策还仍较为单一,无法满足每一轨道路段的实际需求,这样使得养护工作质量不高,且这一问题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解决。

2.2 检测方式落后,信息传递不流畅

当前,铁路工务线路养护的检测通过是按月进行,通过设备的使用将线路养护维修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继而实现对线路的检测。但是,这种检测方式所集中的数据仅仅只能作为遏制病毒的依据,却不能彻底杜绝问题的出现。另外,线路检测的相关信息未能及时得到传输,而是在检查以后先传送到车间,再通过车间进行整合与筛选,最后才能得到相关的检测信息,继而进行养护维修。信息传递不流畅导致养护信息失去了实时性与准确性,且信息容易出现遗漏和误差,大大降低了检测信息在整个铁路线路养路中的作用。

3 普速铁路工务线路养护的对策

3.1 加强线路轨道的检测

3.1.1 线路轨道的检测方案制定

要以轨道维护的目标要求和维护关键点为基础制定线路轨道检测系统,普速铁路轨道检测系统要将轨道网络几何结构和已掌握的钢轨现状囊括在内,将横断面、纵向剖面图、钢轨几何尺寸、测量结果里程表结合起来,制定科学的、智能化的检测方案,利用GPS对被测参数进行定位。线路轨道的检测方案主要是通过线路测量车的配备或者利用移动式计量装置来取得线路轨道参数。将Blackfin处理器放置于线路测量车或移动式计量装置中,通过分析软件对参数进行精确的测量和分析,再根据GIS系统形成完整的信息分析结果。

3.1.2 检测轨道几何尺寸

对轨距的检测主要使用非接触式感应传感器原理,能够达到0.01毫米的精确度。可以使用浮点算法来对轨道与轨道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并得出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Blackfin处理器能够将5米范围内的摆动控制在5°以内。通过中位数过滤和低通过滤纵段数据,能够完成从极坐标到直角坐标系统的转换。

在检测时要将钢轨端头的几何尺寸的特征矢量准确地找出来,为了确保矢量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要采取跟踪算法和可信度检查器。

3.1.3 检测纵向断面

以非接触式的高速涡轮传感器来对两侧钢轨的表面进行记录,磁编码气脉冲能够将精度提高到微米级别。磁环产生的信号由线性编码器进行处理之后可以成为传感器AD转换器和里程表的触发信号,能够对焊接点不符合标准、局部硬化点等缺陷进行记录。

3.1.4 检测钢轨的横截面

对钢轨横截面的检测一般用高速激光扫描仪来完成,当前最先进的非接触式测量技术手段就是激光技术,其能够对速度进行捕捉,或者以所需的精确度为依据,完成对钢轨横截面的检测。

3.2 加强线路的养护

整修线路标志和道口标志;补充道碴、清筛,使其有良好的排水性能,既有良好的弹性,又有较佳的密实性;对防护加固设备、排水沟、路基进行整修和保养;整修铁路轨道的几何状态,包括调整防爬锁定线路、调整轨缝、顺平线路、矫正轨底坡、改正轨距、拨正方向等;对联结零件、轨枕、钢轨进行定期更新和保养;做好补修轨枕、整修联结零件、焊补辙叉、焊补钢轨等工作。

3.3 加强线路的维修

线路维修,主要采取紧急补修、经常保养、周期性综合维修相互结合的方式,其主要目的在于对轨道构件进行修理保养和个别更换,同时对轨道几何形状进行及时地整修。线路经常维修的目的在于要将已经出现的病害进行消除,其作用方式主要包括:

3.3.1 積极开展线路设备维修工作

主要内容为根据病害成因有针对性的采取开挖排水、保温护道、傍宽路基等方法整治路基下沉;采取夏秋季路基注盐及截排水等方法整治线路冬季冻害;利用修筑挡雪墙及挡雪栅栏、开挖挡雪沟等方法整治线路雪害;整平土质路肩、整修圬工排水设施,防止道床浸水,路肩变软线路养护困难等。

3.3.2 合理制定线路设备养护流程

一是根据不同季节,对重点病害处所的变化情况认真进行观测、调查,积累原始资料,并将变化情况形成完善的文字及图片资料,建立设备病害库,切实掌握病害的变化情况,逐步摸索维修周期,使维修工作有所遵循。

二是逐步建立有针对性、实效性的维修管理体制,纳入日常考核,加强检查验收,把维修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工,合理安排维修工作量,并有计划,有检查,有验收,且与职工工资效益挂钩,发挥职工工作积极性。

三是通过秋检秋鉴设备调研,把管内设备病害收集汇总,分清轻重缓急,对严重病害、危及行车安全的问题,确立合理方案,立即组织整修,保证线路设备基本功能。

3.3.3 不断改进维修管理手段和修理方法

一是认真开展线路质量源头治理,通过加强道床及边坡清筛、全面恢复道床断面,重点改善道床弹性;通过强化钢轨专业修理机构,对钢轨肥边整治、擦伤整治、波浪磨耗整治、钢轨焊缝整治,加强钢轨修理工作,大力改善了轮轨接触状态,有效弥补设备硬伤。

二是认真落实准确修、精确修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线路检查检测数据的分析,明确设备病害处理程序,有检查、有记录、有分析、有处理、有回检、有注销,将设备检查“六程序”进一步规范。

三是大力提高线路设备修理质量,全面推广维修技术,加强作业质量的验收和考核,促进修理质量的不断提高。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轨道更好的发挥作用,铁道机构应该加强铁道工务线的养护工作,从而提升养护人员整体素质,完善轨道安全管理系统,还要对线路的养护和检测工作加强,为铁道线路今后的维修和养护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超.铁道工务线路养护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5(6):111-113.

[2]刘昌金.铁道工务线路养护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5(11):310.

作者简介:崔涛涛(1987年5月14日),男,汉族,河北泊头市,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普速铁道工务线路维护与管理

(作者单位: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工务段)

猜你喜欢

维修
虚拟仿真在飞机维修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车辆漏油的维修及预防
通用航空维修中的人为差错探讨
浅析农用拖拉机故障原因及诊断维修方法
农机维修节能减排技术简介
数控机床常见故障维修简介
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完善
水稻插秧机维修保养的技巧探究
浅析路基工程的养护与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