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9-03-29洪凤

科学与技术 2019年11期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工程造价措施

洪凤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在社会不断进步、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也逐渐扩散到各个行业之中,促进了各个行业的有效健康发展,提高了相关工作质量与效率。落实到建筑领域中来,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应用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建筑行业的不断转型与发展,尤其体现在项目成本的信息管理上。工程造价行业逐步向信息化及智能化的方向稳步发展,但是,与之对应的是,在工程造价信息化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管理制度不完善,基础设备不健全等,有待于进一步的解决和完善,极大的阻碍了工程造价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以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为主要切入点,通过对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提升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進一步推动我国工程造价行业的长效健康发展。

关键词: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措施

引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现代信息化技术不断蓬勃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程造价领域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采取信息化技术与传统工程造价方式的有机结合的方式,提出了一套具有高效率的管理办法,优化了资源的配置,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但是我们应当看到的是,工程造价领域,其信息化程度总体是较为薄弱的,并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行业规范,相关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也较低,客观上阻碍了行业的长效发展。

1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经过长期的发展,在实际对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进行有效开展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自身的长效健康发展。但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其在很多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亟待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所以,在以下内容中,我们将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其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有效的把握,从而更好的推动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事业的不断繁荣与进步。

1.1管理机制不完善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机制不完善,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内容。首先,基础结构不完善。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改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相关施工单位也越来越重视项目成本的管理,但是目前有关部门却对信息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存在一定的忽视。对于基础设施及相关软件的投入研发也没有达到一定的规模,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其次,没有给员工制定统一的工作流程规范,相关从业人员在实际进行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之中,其工作方法较为杂乱,不同的企业、个人之间,工作方法、工作方式也不尽相同,在客观上阻碍了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阻碍了信息的合理共享。

1.2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缺乏明确的标准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管理技术在工程造价之中获得了广泛且深入的应用。一些施工单位通过信息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促进行业发展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但是,由于信息管理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并没有形成稳定且被绝大部分企业所认同的规则,导致施工单位下属各部门之间难以进行有效的合作与交流。在客观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传播速度慢,因为没有明确的行业规范,信息渠道共享机制不健全,针对同一种问题,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传递到下一个企业或者下一个部门。我们都知道,信息的价值取决于它的时效性,只有当一个信息可以及时的传递到下一个部门时,才可以为企业或者行业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二是信息传递完整度不高,在实际发展的过程当中,并没有形成一定的行业规范,对于哪些信息需要进行共享,哪些信息属于无效的信息,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珍贵的信息资料却没有及时的传递到其他企业或者其他部门,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资料就会丧失其本身所具有的价值。

1.3信息的采集与存储方式有待提升

我们应该看到,目前工程造价领域相关信息的采集及存储方式是明显滞后于工程造价行业本身发展的。很多时候,相关企业从业人员仍然采取较为传统的信息采集及存储方式,造成了数据准确性较低,数据涵盖面较小等问题,客观上为项目成本的有效估计制造了一定的困难。同时,在项目完成之后,许多关键性的信息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存储,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对整个工程的有效结算及信息的更新与维护制造困难。

1.4缺乏一支业务强素质高的信息化管理团队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发展,只有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在目前的发展状况下,很多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仅仅具备工程造价、费用计算等领域的知识,对现在代化信息技术的有效认知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关企业也没有针对此项问题进行教育培训活动,很多时候相关管理人员都是在工作过程当中逐步去摸索,并没有相应的理论知识予以支撑,这在客观上会影响工程造价计算的准确性,同时没有发挥出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积极作用,对相关行业的有效发展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2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趋势

在项目成本计算领域中,政府作为行业的主导者,仍然具有绝对的主导权,其受制于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的宏观调控体制,不利于信息化技术在工程造价行业的有效发挥。因此,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提升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水平。

2.1政府应当在做信息化管理的掌舵者

工程造价领域本身是一个市场经济行为,政府在这类行为当中应当扮演一个掌舵者的角色,通过建立一定的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部门,对其管理过程当中的方方面面问题进行全面的监管。当行业内部出现一定问题的时候,及时整治纠正其错误。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政府机关是掌舵者,其保障的是行业发展的方向不出现错误,对于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内部的一些问题,应当交由市场经济去调节,政府在这个过程当中,不应进行强势的参与。

2.2行业协会应当发挥连接国家和企业的枢纽作用

行业协会作为一种民间组织,应当积极发挥好连接国家即企业之间的纽带作用,及时的将工程造价领域的相关信息反馈到国家和企业,使行业协会成为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不管是国家还是企业,都可以从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从而对于工程造价有一个初步的把握。同时行业协会应当制定一定的行业规范,对于哪些信息需要共享,哪些信息属于无效信息予以界定,同时建立起信息资源共享的反馈途径,使得相关企业拥有执行相关政策的文件,更好的实现工程造价领域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有效提高。

2.3注重教育培训工作加强队伍建设

工程造价相关企业应当从从业人员的角度出发,提升他们关于信息化管理能力的相关知识储备。开展一系列的岗前培训活动,使得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人员随时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在工程造价领域的应用。并且增强他们对于现行法律的了解程度,建设成一批具有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团队。

结束语

综合以上论述,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推进,其对于工程造价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形成国家为主导,行业为纽带,企业为践行者的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模式,通过不断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推动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理领域不断进步,促进我国经济朝着科学性与合理性的方向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燃.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分析[J].居业,2018(11):158-159.

[2]王丽.关于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探讨[J].四川水泥,2018(11):228.

[3]王勇.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分析[J].河南建材,2018(05):225-227.

(作者单位:鞍山创新工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信息化管理工程造价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浅析公路工程造价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发展与探讨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