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民用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2019-03-29张成松

科学与技术 2019年11期
关键词: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张成松

摘要:随着基础建设的不断扩大,混凝土在民用建筑领域内发展迅速,然而也出现了不少质量事故。而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建筑质量事故的发生,由于混凝土施工技术贯穿在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做好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化工作。

关键词: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前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房地产事业也逐渐升温发酵,建筑行业得到空前发展,一些建筑技术也不断得到创新。我们目前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高楼大厦林立,一个建筑的质量好坏与每个居民的切身安全息息相关,房屋建成之后能否正常使用,也与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利益密不可分。而民用建筑由于其工程更加浩大,所以提高对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保证安全,是一个任重道远的问题,由此也显得尤为重要,意义非凡。

1房屋建筑混凝土的构造要求

根据施工要求,基础混凝土的强度应该达到C20~C40,在此范围内再对混凝土进行选用;同时,基础的配筋除了要满足科学的构造要求和承受能力外,还要根据大体积的混凝土配比方法增加相应的承受由于水热化引起温度应力及控制温度裂缝的钢筋,以钢筋控制裂缝的产生。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模板最好采用钢模板或木模板或钢木混合模板,钢模板有利于混凝土的保温,同时根据温度控制的要求采取温度控制措施。木模板也可做为保温材料使用。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前,首先应对混凝土的温度、温度应力等进行预算,确定施工阶段混凝土的温度变化以及控制温度的指标,制定合理的温度控制措施,其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温度控制指标确定温度控制的措施,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确保工程质量。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及民用建筑施工工艺有很大的影响,一些极其不稳定因素将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影响到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影响混凝土水灰比等。对于民用住宅,应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选用水泥进场时要有产品合格证及化验单,进场后的水泥要求进行材料复试,对于不合格的水泥,要坚决杜绝进场。砂优先选用优质河砂,混凝土工程应选用中粗砂,对于碎石针片状颗粒状必需严格控制。组细骨料含泥量应控制在3%以内。

2.2混凝土的配合比

一般根据采用的原材料来进行配合比的设计,同时按普通的混凝土拌和物的性能标准进行试验,进而可以满足混凝土对工作的一些必要的要求,仅凭经验来设计配合比是绝对不被允许的。配合比应符合经济性以及合理性的要求。混凝土的生产中,砂石材料实际的含水率和配合比设计的差异是比较多的,在拌制混凝土前应确定砂、石的含水率,进而根据测试的结果,进一步的调整材料的实际用量,提出比较合适的混凝土施工的配合比。

2.3混凝土浇筑技术

混凝土浇筑是混凝土重要施工工序之一,对混凝土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民用建筑中,混凝土浇筑是按照一次到顶的浇筑原则进行,在浇筑过程中,不能为了追求最大的坍落度而往混凝土中注入过量的水,这在施工中是严格禁止的,擅自增加用水量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减弱,导致混凝土的质量不合乎施工的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要退回搅拌站进行重新加工。在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混凝土的厚度及上下层浇筑的间隔。在浇筑施工中还要注意天气,避免天气变化剧烈的天气状态下施工,如果在高温天气下进行混凝土浇筑还要注意入模时的温度,避免水热化温度过度,以引起裂缝。混凝土应在开始凝前浇筑,若浇筑前已经有了初凝现象那么应该再进行一次强力搅拌,让其恢复流动性后,才可以入模。在浇筑前混凝土若已经有离析现象,也需要重新拌合后才能浇筑。此外,混凝土的浇捣应当分层进行。

2.4混凝土的捣实技术

根据混凝土的切实厚度选择振捣器,混凝土的捣实中最重要的是插入式振动器。使用插入式振动器的方法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斜向振捣,也就是说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成一定角度。第二种是垂直振捣,是常说的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垂直,在操作的过程,一定要遵守“快插慢拔”四个字,这样可以防止出现离析或者分缝等不良现象。

在浇筑过程中,振捣上一层时,要注意深度的控制,通常保持在下层混凝土5厘米以上,这样可以控制接缝的完整性,在捣实混凝土上层是应该在下层的初凝时候进行。每一次捣实时间要控制好,振捣时间不应过长,易造成离析现象,也不能太短,以免搗实不匀,因此在捣实时应当以不冒气泡,表面泛灰浆作为准则。操作时要均匀插点,可以采用“行列式”、“交错式”等,但不能混合使用。要将施工缝处捣实,使得新旧混凝土结合紧密。

2.5对建筑混凝土的养护措施

在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后对其有效的养护能够使其拥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从而不断的增加其强度。其主要目的是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水泥的充分水化,从而加速硬化,防止其成形之后在风吹日晒的自然环境下出现异常的收缩与裂缝等破损现象。对于养护的时间而言,必须严格遵守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文件的要求,并重点考虑水泥的品种以及有无掺外加剂等情况。混凝土的养护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终凝后)开始,养护的方式主要是覆盖和保湿养护:根据气候条件,淋水次数应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处于润湿状态为好,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用塑料布覆盖养护,应全面将混凝土盖严,并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应采用覆盖养护,不得用淋水养护。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能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对不便淋水和覆盖养护的,宜涂刷保护层(如薄膜养生液等)养护,减少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

2.6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的结构特点各不相同,对其裂缝情况的防治也需要执行不同的标准。

(1)在施工现场,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强度,从而确保建筑体内部的高质量以及整体的美观,依照规范的建筑设计。

(2)选择合理规范的水泥标号,严格地控制水泥的用量,科学合理地进行外加剂的掺加,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拌合时间,避免掺入杂草、纸张等杂物。

(3)通过拌合混凝土时用水将碎石冷却,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在混凝士中埋设冷却管,通入冷水进行内部散热,确保混凝土不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作为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结构材料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使用寿命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要想达到民用建筑的质量监控目的,应该确定“预控为主”的全员、全过程的管理体质,在施工时如果遇到问题,应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做到一丝不苟,这样才能使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何伟,廖文才.关于混凝土裂缝成因与防治技术的分析[A].软科学论坛――企业信息与工程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5.

[2]王石.浅谈建筑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6).

[3]张卫霞,张明府.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形成及预防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9).

[4]廖正欢,陈健伟.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控制探析[J].科技资讯,2011,83(29).

(作者单位:沈阳华锐置业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混凝土
试析民用建筑暖通工程施工要点
浅谈民用建筑房建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