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T系统运维管理平台设计及其经济价值分析

2019-03-29马海青

科学与技术 2019年11期
关键词:平台设计运维管理

马海青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互联网+的思想已经深入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生产运行的信息化设备越来越多,运行压力也越来越大,运行维护人员既要负担设备维护,还要保证工作效率和质量,运行维护人员需要在设备故障的第一时间,进行抢修、维护等。本文对IT系统运维管理平台设计及其经济价值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IT系统;运维管理;平台设计

引言

由于业务的变化以及市场环境的影响,不断因素导致了IT 服务行业与实际需求发生脱离,如何能够消除两者出现的鸿沟,并且使IT 能够与企业自身业务进行有机融合,成为当前IT 运营过程中必须处理的问题之一。

一、建设目标

自动化运维平台以自动化、智能化完成运维工作,减少运维中的延迟为目的,因此平台必须具备纳管运维对象(各种服务器设备,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的能力(驱动能力);同时平台需具备健全完整的CMDB(配置项管理数据库)以供自动化、智能化运维工作的调度;以及集成其他平台系统(ITSM,AD)的能力。此外平台还需支持横向扩展,提供平台体系的服务总线以供企业结合自身业务环境构建运维应用的能力。

二、运维平台体系框架

自动化运维平台用于企业对IT资源的运维管理,依托SOA设计理念将自动化运维平台以IaaS管控层、原子平台层、PaaS层、运维场景层输出服务,提供各层资源全生命周期的运维管理,实现对企业IT资源的集中化、可视化、自动化管理。

IaaS管控层:是指对IaaS的管理和控制,通过提供指令、文件、数据下发的管道,适配各类型主机(Linux、Windows、小型机、虚拟机、容器等),兼容私有云、公有云以及混合云的管理方式。

原子层:是指为满足通用运维场景的基础能力平台的封装,由作业功能模块、CMDB模块、运维数据平台模块、容器管理模块、智能运维模块等功能模块组成。

PaaS层:包含支持应用部署和运行的APaaS(Application PlatformasaService)以及企业内部SOA集成的IPaaS(Integration PlatformasaService),通过企业服务总线和API Gate Way对接原子层各平台的能力。

运维场景层:是指基于PaaS层之上构建的运维SaaS,涵盖基础运维、监控告警、ITIL流程、DevOps、任务编排、弹性伸缩、安全审计等各领域。

三、IT运维平台建设

根据体系框架,建设的自动化运维平台在技术架构上主要分六大部分:采控服务、数据服务、作业服务、配置服务、开发框架& 基础组件、应用群集。自动化运维平台技术架构。六大服务之外还有应用一些开源组件如:rabbitmq 消息队列,consul服务发现,zookeeper 分布式应用程序协调服务等。

3.1采控服务

采控服务即客户端数据采集以及客户端控制服务。运维的各种操作最终都是汇聚在主机上进行,所以自动化运维平台的根本是要具备对各种服务器各种主机具备纳管能力。

采控服务主要通过在客户端(运维对象—主机)安装代理(agent)来完成,Agent需要支持主流的操作系统,如Linux,Windows等,agent客户端能建立和agent的服务端(自动化运维平台间)的连接,并具备命令管道,文件管道,数据管道等基本能力以及数据采集能力。采控服务同时包括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初步清理等工作。

3.2数据服务

数据服务主要负责数据的清洗;通过agent采集的数据是无规则的文本,而且agent客户端的不同,导致数据的格式也不同,需要专门的数据处理服务来处理无规则的原始数据生成一定结构的,规则的数据,并根据数据的分类存入不同的数据库以供其他服务或者应用消费。

3.3配置服务

配置服务面对运维客户提供通过web访问的配置平台,提供业务管理,集群管理,资源管理,模块管理,进程管理,属性管理,分组管理,对象管理等服务。运维用户可根据企业环境自定义CMDB配置管理模型,构建完整的CMDB。配置服务同时可通过采控服务完成部分CMDB模型的配置信息自动采集(如主机模型的操作系统,内存,CPU等信息),實时更新等功能。配置平台面对客户提供CMDB配置信息对比,信息变更记录等功能,极大方便了运维人员对配置信息的维护以及使用。

3.4作业服务

作业服务类似于配置服务面向用户提供web访问的作业平台,作业平台主要应向用户提供以下功能:

1)脚本执行,支持多种脚本录入方式,能快速执行并返回结果。

2)文件分发,使用BT传输方案,支持本地文件以及远程文件传输,并由文件校验功能。

3)SQL执行,支持mysql和Oracle,支持SQL脚本执行。

4)定制作业,支持脚本执行,文件分发,SQL执行的随意组装,支持流程编排,作业编排。

5)自动化原子API,提供脚本执行API,文件分发API,作业调用执行API,任务执行结果查询API。

6)云化crontab,执行指定任务的定时执行,支持任务执行失败触发告警。

3.5开发框架&基础组件

基础组件即自动化运维平台开放的系统组件,例如统一登录验证模块提供了运维平台的登录验证服务,服务总线提供了平台其他服务的调度接口,此外还有权限管理,通知推送,任务引擎,存储管理等系统组件;开发框架即是应用开发的框架模板。开发框架和基础组件一起构成自动化运维平台的应用集成平台。集成平台除基础组件服务外,还提供应用一键部署,应用日志查询等功能,让用户可以轻松创建,部署和管理应用。

3.6应用群集

应用群集是基于自动化运维平台上开发的SaaS应用群集。例如资源交付SaaS,应用监控SaaS,服务器巡检SaaS,数据库配置管理SaaS等。

四、经济价值分析

中国大多数企业的IT建设正走到提高IT运维管理水平的阶段,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布局完成,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如何将基础设施的效率发挥出来,这就需要通过提高IT运维水平来提升基础设施运行效率。那么,如何提高企业IT运维水平的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应根据企业个体的IT架构和运维管理需求,来实施针对性的IT运维管理解决方案,科学的流程和业务的具体结合。此外,我们也看到了许多标杆企业IT运维水平的提高给企业发展所带来的好处,拿金融行业举例来说,如果离开了IT系统,离开了IT运维管理,各种金融业务显然就无法正常展开。同样的,其他企业和机构在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也越来越依赖于IT系统。特别是在目前经济条件下,如果企业的IT运维水平好的话,它可以直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响应效率,给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可以说,IT运维管理的重要性直接提升了IT部门在企业的地位,逐渐从一个支持部门向企业的核心价值部门转变,这也是一个企业信息化建设历程中不断前进的必须趋势。

五、结束语

在如今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企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但是传统的IT管理模式无法适应当前企业在信息技术方面的高标准和高要求,ITIL作为IT服务管理的实践指南,罗列出了多种保护管理流程,包括目标、活动以及时输出,并且详细阐述了各个流程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利用该管理系统解决企业IT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企业的IT服务管理能够代替传统的管理模式,是整个管理更趋于规范化和合理化。

参考文献

[1]王秋萍,李敏,徐元圣.IT系统运维管理平台设计及其经济价值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8(06):36-37.

[2]王雪娇. IT运维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内蒙古大学,2018.

(作者单位:中建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平台设计运维管理
中小型眼镜行业综合O2O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
电能计量中用电信息采集的实践研究
基于工作流的水运应急信息管理平台设计 
MOOC时代创新区域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