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激情对大学生创业决策的作用机制研究

2019-03-29沈佳丞

科学与技术 2019年9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维度作用

沈佳丞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影响之下,我国整体的社会创业热情不断提升,这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助力。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中的中流砥柱力量,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以及创业实践的增加,对于激发我国社会活力,促进创新型国家的建立具有积极的意义。笔者从当代大学生的创业激情的内涵出发,在论述创业激情概念及其维度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创业激情在大学生创业决策中的作用机制,并立足当代高校教育,提出了培养创业激情的有效途径,希望能够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激情;维度;创业教育;作用

随着国家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创业型人才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也是国家未来发展中的核心人才力量。作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近年来我国高校格外重视自身创新型教育能力的提升,有关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在不断推进,我国的创业教育在快速发展。创业被视为情绪之旅,高涨的创业激情,对于创业决策以及创业实践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1]。为此,笔者以“创业激情”为核心进行了针对性研究,希望能够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一、“创业激情”概述

激情,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上的概念,也是一种积极的动机力量;将激情的概念列入创业活动当中,形成的“创业激情”这一概念,是近年来创业领域研究的新兴课题,而创业激情对于创业意愿、创业决策的作用机制模型的建立,对于创业领域研究的突破具有非凡的意义。纵观当前的创业激情研究文献,笔者将创业激情的概念内涵划分为三个维度,即情感维度、认知维度和行为维度[2]。所谓情感,就是指人们对于创业这件事情,以及准备创业的方向的喜爱程度;所谓认知,就是指人们对于创业这件事情的意义的深层认识;而行为,就是人们在思考创业这件事情的时候,对于创业决策以及创业行为情愿投入的时间、精力、自我情绪控制等等。

二、创业激情对创业决策的作用机制研究

笔者以大学生创业群体为研究对象,选取毕业满五年且正在或曾经展开自主创业活动的,不同性别、不同毕业院校、不同专业的10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制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创业激情对创业决策的影响展开了研究。经过收集和整理,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98份,其中有效问卷92份,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

(一)创业情感对于创业决策的影响

对于问卷中“从事的创业项目是否与您的兴趣一致?”这一问题,在全部的92人当中,有84人选择了“一致”或者“基本一致”选项,有8人选择了“不一致”选项;在表明创业内容与自身兴趣一致的调查问卷当中,针对“您对所从事事业的兴趣程度(即持续时间)”这一问题,有33人选择了“10年以上”,有36人选择了“5年以上”,有15人选择了“1年以上”。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在进行创业决策时,情感因素的影响效应较强,大多数大学生会从自身的兴趣和感情出发选择创业方向。

(二)创业认知对于创业决策的影响

对于问卷中“您怎样看待自身创业行为对人生发展的影响?”这一问题,在全部的92人当中,有79人选择了“非常重要的影響”或者“较为重要的影响”选项,有13人选择了“没什么影响”选项;在认可创业行为对自身发展影响重要性的问卷当中,针对“您创业时的主要动机,即在进行创业决策时的主要考虑因素”这一问题,有41人选择了“盈利能力”,有19人选择了“自身价值实现”,有11人选择了“社会影响力”,8人选择了“其他”。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在进行创业决策时,具有强烈的动机,其中自我实现的认知因素对于创业决策的影响较大。

(三)创业行为对于创业决策的影响

对于问卷中“您从事目前创业内容的时间?”这一问题,在全部的92人当中,有37人选择了“5年以上”,27人选择了“3至5年”,有18人选择了“1至3年”选项,有10人选择了“1年以下”;在关于“您是否能在创业活动中较长时间地保持积极的情绪”这一问题,在上一问题选择“5年以上”的37人中,有33人选择了“是”,在上一问题中选择“3至5年”的27人中,有19人选择了“是”,在上一问题中选择“1至3年”选项的18人中,有9人选择了“是”,在上一问题选择“1年以下”的10人中,有3人选择了“是”。这表明,大学生在创业活动中投入的时间、精力越多,自我情绪控制能力越强,能够坚持有效创业的时间就更长,创业行为就更稳定。

三、当代高校教育中培养大学生创业激情的有效对策

在素质教育和全面人才培养理念的影响之下,我国高校的教育改革在不断推进,作为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与高校办学能力的提升直接相关,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力提升更是有直接影响。通过调查,我们已经明确了创业激情对于大学生创业决策的影响机制,那么从自身的工作内容出发,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则更加地有的放矢。

首先,高校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真正从学生的兴趣以及需求出发,探索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通过多种渠道激发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从而刺激学生的创业潜力,培养学生持续的创业激情以及优秀的创业创新品格。其次,高校要注意做好学生创业指导,通过相应的职业教育课程,如职业生涯规划、形势与政策等等,提升当代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活动的认知,诱发大学生创业的更多动机以及对于创业活动的更多理性思考。另外,高校应该在课程中加入更多的实践内容,通过校企合作,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通过组织学生参考创业基地、博物馆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创业活动与自己人生以及国家发展的内在联系,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自控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从而使其在创业活动具有坚持不懈的任性和不惧失败的冒险精神[3]。

参考文献

[1]王亚娟.大学生创业激情及其影响因素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6,0(12).

[2]方卓,张秀娥.创业激情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创业意愿吗?--基于六省大学生问卷调查的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6,38(7):41-56.

[3]汪洪艳.高校大学生创业激情培育路径研究[J].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7,32(3).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维度作用
基于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的古典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型探讨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