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均方差权值法的泸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研究

2019-03-27唐亮曾庆双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发展水平农业现代化

唐亮 曾庆双

摘要:采用均方差权值法,分析评估了四川省泸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结果表明,泸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整体水平接近四川省平均水平,但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和农村社会发展水平还较低。建议泸州市加大农业投入,提升农业效率;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引进技术和人才,发展现代农业。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均方差权值法;四川省泸州市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9)03-0136-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3.03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The mean square error weight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Luzhou c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level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in Luzhou is close to the average level of Sichuan province, but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input, agricultural output and rural social development are still low. It is recommended that Luzhou city increase agricultural input and improve agricultural efficiency; use resources to develop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introduce technology and talents, and develop modern agriculture.

Key word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level; mean-square deviation weight method; Luzhou city of Sichuan province

黄祖辉等[1]将农业现代化定义为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运用现代化发展理念,将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使农业的发展由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转化为具备当代世界先进生产力水平的生态农业。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3次提及农业现代化,力求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四川省泸州市从1983年升级为地级市至今,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辉煌。从历年《泸州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可以看到,泸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983年的16.8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 1 596.2亿元,年均增速14.33%。与此同时,农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总值从1983年的10.4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280.7亿元,年均增速10.2%;农业所占比重从1983年的61.9%下降到2015年的20.7%;农业生产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林、牧、渔业比例从1983年的66.4∶4.2∶28.6∶0.7变为2015年的54.3∶4.0∶38.0∶3.7。

泸州市农业在过去30多年中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其发展水平,尤其是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仅从数据来看难以进行科学客观地评价。客观评价泸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有助于找出与泸州市经济、农业发展条件相适应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寻找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突破口。目前,尚未有学者对泸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本研究基于均方差权值法(均方差决策法)对泸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通过分析评价指标,找出泸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差距,提出了泸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相关建议。

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1.1 评价指标选取

由于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指标选取也有所不同。从国外研究来看,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指标选取比较有影响力的有3项,一是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按贫穷与富裕程度提出的21项社会现代化国际专项标准指标[2]。二是美国学者Inkeles等[3]提出的现代化10条标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3 000美元以上;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占比12%~15%;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45%以上;非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70%以上;适龄青年受高等教育人数占10%~15%;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50%以上;平均每个医生服务人口在1 000人以下;平均预期寿命70岁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识字人口占80%以上。三是印度学者Fakhruddin等[4]在对印度Ganga与Ghaghare Doab中部地区进行农村现代化评价时运用的指标体系。

从国内研究来看,评价指标的差异较大,大体可以按提出机构分为三大类,一是国家或部级层面的研究机构,如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的10项指标(社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农村人均纯收入、农业就业占社会就业比重、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机械化率、从业人员初中文化程度以上比重、农业劳均创造国内生产总值、农业劳均生產农产品数量、每公顷耕地创造国内生产总值、森林覆盖率)、中国农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的7大类22项指标、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等提出的指标[5]。二是地方政府研究机构,如广东省的11大类19项指标、江苏省的8大类17项指标、山东省的6大类26项指标、上海市的6大类22项指标等地方政府研究机构依据当地实际情况提出的指标[5]。三是国内的专家、学者依据个人研究提出的,如刘春峰等[6]提出的农业发展水平、农村富裕程度、劳动者素质、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质量4个一级指标;阮旭华等[7]提出的农业生产发展、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农业产业化及商品化发展水平、农业科学化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6个一级指标;钟顺洋[8]提出的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农业产业结构5个一级指标;张熠等[9]提出的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4个一级指标等。

在借鉴国内外同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虑数据的代表性和可获取性,提出由5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组成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表1)。

1.2 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四川统计年鉴》(2016)、《泸州统计年鉴》(2016),其中森林覆盖率数据来源于各市(州)历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 评价方法

2.1 评价方法

进行综合评价,重点是确定权重。目前,权重的确定根据主客观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10,11]。在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时,采用的主观赋权法通常为专家调查法(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AHP)[12],其中层次分析法采用最多;采用的客观赋权法通常为主成分分析法(PCA)[13]、熵值法[14]、离差决策法及均方差决策法[15,16],其中主成分分析法、均方差决策法采用最多。

考虑到评价经验的缺乏性和评价水平的客观性,加之研究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时,KMO检验值(实际KMO=0.685)小于0.7,不适合作因子分析,因此,采用均方差权值法对泸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2.2 计算步骤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选取指标。按表1指标选取了2015年四川省21市(州)数据。

3 结果与分析

3.1 综合评价

从综合评价结果(表3)来看,四川省21市(州)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仅有8个,其余13个未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泸州市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得分40.67分,不及全省平均水平,排名11。泸州市的综合得分虽然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不大,但与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的成都市相比差距较为明显。与位于川南城市群区域的城市相比,泸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优于宜宾和自贡,但差于内江和乐山。可见,泸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仍然任重道远。

3.2 结构评价

从结构评价结果(表4)来看,泸州市仅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靠前,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水平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尤其是农业产出水平和农村社会发展水平较为靠后。

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靠前,源于泸州市的森林覆盖率较高,且泸州市的叙永县和古蔺县为国家认定的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这些地区山高谷深,地势陡峭,为典型的高原山地构造地形,不适合进行大规模机械化操作,加之这些地区道路崎岖、路程偏远、思想落后,故而保持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从而保留着较好的生态环境。

农业投入水平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水平接近于全省平均水平,源于近年来的较大投入。泸州市为解决农产品的流通问题,引进全国知名上市企业(海吉星),打造泸州市民的中央大厨房、川滇黔渝的农商贸中心、农产品东输的西部枢纽。积极举办中国(泸州)农产品交易博览会,搭建农产品交易平台。与此同时,出台了《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实施意见》,制定了《泸州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4—2025)》,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农业企业数量快速增长,近郊乡村旅游景点逐年增加。

农业产出水平和农村社会发展水平靠后,农业发展成效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是农业的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尤其是灌溉需要的水资源缺乏,“靠天吃饭”现象较为严重,尤其是古蔺、叙永赤水河流域地区。二是较多地区受地形、交通等条件限制,难以发展规模农业,农业生产效率不高。三是较多地区仍为国家贫困地区,尤其是乌蒙山区域,其农业基础差、农业生产力水平低、农民思想落后,尚无农业现代化观念。四是农产品流通能力差,不仅流通成本高,而且流通企业少而小,难以形成竞争优势,农产品走进市场的难度较大。

4 结论与建议

研究表明,泸州市农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整体水平接近全省平均水平,但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和农村社会发展水平还较低,农业方面的问题仍然凸显,农业现代化的道路还很漫长。针对泸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农业投入,提升农业效率。投入的重点放在三个方面,一是加大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保障农业灌溉和农村居民生活用水。二是加大道路设施的投入,一方面是机耕道的建设,保障农业机械化顺利推广;另一方面是公路的建设,保障农产品流通渠道畅通,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三是加大补贴力度,尤其是补贴农机购买者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障农业机械化、规模化运行。

2)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充分利用泸州市较好的生态与环境资源,发展适宜高原地区生长的特色农业,如中药材、野菜、野果等。在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考虑农产品的深加工问题,泸州市交通不够便利,加之农产品保存不易,若不能深加工,难以形成规模化发展。二是要建立农产品品牌,把资源优势融入到品牌中才能获得更高的价值,从而鼓励更多人参与农业现代化建设。

3)引進技术和人才,发展现代农业。一是出台科技成果奖励办法,鼓励科技成果的转化,并通过开辟绿色通道,确保转化成果落地生根。二是出台人才配套政策,一方面引进专业人才,尤其是农业领域的科技人才;另一方面,充分落实返乡创业政策,吸引返乡农民在农村创业。三是加大培训力度。一方面,邀请专家学者到农村进行宣传讲座,尤其是讲解农业现代化理念,让农村居民真正接受进而享受农业现代化带来的利益;另一方面,选取进步村民外出培训,促进其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化。

参考文献:

[1] 黄祖辉,林 坚,张冬平.农业现代化:理论、进程与途径[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 刘 明,王克林,谢炳庚.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测度的主要问题[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1):174-178.

[3] INKELES A,SMITH D H. Becoming Modernity[M].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ty Press,1974.

[4] FAKHRUDDIN,SUFIYAN A. Levels of Rural Modernization:A Geographical Study of Central of Ganga-Ghaghara Doab[J]. Asian Profile,1996(24):223-232.

[5] 陈春霞.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评述[J].改革与战略,2009(6):184-186.

[6] 刘春峰,苏海平.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9(12):202-205.

[7] 阮旭华,徐学荣.福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9(9):37-39.

[8] 钟顺洋.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分析[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6.

[9] 张 熠,王先甲.湖北省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6(3):154-159.

[10] 虞晓芬,傅 玳.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综述[J].知识丛林,2004(11):119-121.

[11] 苏为华.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D].福建厦门:厦门大学,2000.

[12] 张全红.1980-2010年河南农业现代化發展水平的综合评价[J].江苏农业科学,2014(2):358-362.

[13] 林海明,杜子芳.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应该注意的问题[J].统计研究,2013(8):25-31.

[14] 卢方元,王 茹.中原经济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综合评价[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8):140-143.

[15] 王明涛.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权数确定的离差、均方差决策方法[J].中国软科学,1999(8):100-101.

[16] 欧 弥,张述清,甘 淑,等.基于GIS与均方差决策法的山区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J].湖北农业科学,2017,56(2):454-458.

猜你喜欢

发展水平农业现代化
咸宁市农业现代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论我国保险业的现状
金融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实证分析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
贯彻新的发展理念 促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与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