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民俗之花朵朵绽放
——统编语文教材八(下)第一单元拓展阅读

2019-03-27张雪琴

初中生世界 2019年10期
关键词:社戏安塞腰鼓

张雪琴

本期主持

张雪琴: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江苏省镇江市中青年骨干教师,镇江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现任教于镇江市索普初级中学。

主持人语

亲爱的同学们,本单元是以民俗为主题的单元。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民间流行的风尚和习俗,也是一种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民族性。我国是历史悠久、疆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传统文化习俗极为丰富,如除夕吃团圆饭,元宵节赏花灯,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各民族的节日也很多样,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等。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很多民俗文化日渐消亡。我们多了解和学习一些民俗知识,对延续、传承民间文化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本单元中,《社戏》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叙述了“我”到赵庄看社戏的过程,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水乡风情画卷,刻画了一批热情淳朴的农村小伙伴形象;《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歌颂延安,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展示了陕北的浓郁风情;《安塞腰鼓》用铿锵有力的短句,以及排比、反复等手法,描绘了安塞腰鼓的粗犷豪放、刚健雄浑;《灯笼》则抒写了作者关于灯笼的童年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整个民族的重要意义。

同学们,学习这些文章,要反复朗读文章的语句,赏析其中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在了解各地民俗风情的同时,感受作者蕴含在文中的情感,深入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为了配合本单元的学习,初初精心挑选了几篇文章和大家分享,让我们一起开启本次的阅读之旅吧!

猜你喜欢

社戏安塞腰鼓
唐代的腰鼓这样演奏
安塞区开展“我们的中国梦”义写春联活动
腰鼓运动发展战略研究
安塞腰鼓:生命的鼓舞
文化·延安
安塞剪纸
《社戏》唱的是哪出“戏”
母亲是贯穿“社戏”的核心人物
《社戏》的结尾赏析
鲁迅在《社戏》里撒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