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校园环境色彩研究的建议

2019-03-26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20期
关键词:校园环境色彩校园

(沈阳建筑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00)

一、校园环境色彩的发展现状

色彩是人们对于事物的第一印象,在人们的美感中,色彩具有很关键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的高校校园环境色彩普遍样貌相似,设计关注度不够,综合来看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认知水平不足。虽然校园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对校园环境建设的话语权很大,但其建设方向上却很少有对色彩的建议,同时,我们对色彩也缺乏必要的研究。看轻校园色彩环境,认为其是肤浅的、不必要的,导致校园色彩环境一直以来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保护。多数校园样貌相似,没有自己原本的特色,丢失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所幸,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设计师和管理者开始感受到世界各地校园的文化特色,在学习到先进理念后,色彩才走到了大众的视野中心,色彩环境得到了重视,开始了对校园环境色彩的研究。

基础工作落后。高校校园规划设计的整体性不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大学校园色彩设计这一系统始终得不到重视,缺乏专业的理论指导,设计过程缺乏系统性,不够细致,此外,施工过程中对色彩的损耗也是重要原因,这使得大部分高校校园环境色彩混乱不堪,视觉效果不好,也没有营造出高校该有的人文气息。

没有完整的色彩设计系统。城市色彩设计这一课题,国内外学者都十分重视,高校校园环境色彩虽然作为城市色彩设计的一个方面,但由于其占比较小,所以常常被忽视,如果没有学科背景的支持,就不能达到更具体的水平,但其重要性却是不容忽视的。总之,新建大学城和高校校园可以反映出社会科学发展的水平,以及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高等教育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性,有很多高校建校历史久远,是城市的文化遗产,也是历史发展的见证者。

二、关于高校校园环境色彩研究的几点建议

注重校园色彩景观建设。高校是育人的关键场所,高校校园的美丽和谐是重要的前提。要想营造丰富多样的视觉环境,就要重视校园环境色彩,这样能更好地帮助高校师生进行学习和科研。根据我国现实情况可以看出,普遍的高校校园设计重在功能的规划和建筑的造型设计,比较忽略环境色彩的整体把控,因此,如何营造良好的环境色彩氛围,是一个有趣的研究方向。

注重校园环境色彩的设计层次。对于高校校园环境色彩的设计要有整体把控,并且以此为基础,层层推进,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高校校园环境色彩的基本原则是,既要做到整体环境和谐统一,又要突显校园独特的个性。高校校园色彩的顶层设计需要同时做到把握校园的文脉和结合周边环境的色彩。总结来说,就是要在宏观上把握城市色彩,在中观上进行合理控制,在微观上考虑校园文脉及个性特征,按照三个层级进行色彩设计的原则。

从宏观层级中,校园各部分是一个整体,要结合各场址的功能和文化特征,这是色彩规划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在中间层级中,要根据校园中各功能进行分区,分别确定各功能区块的色彩,这一层级是人类眼睛能感觉到的最大的颜色范围,对人们的色彩感知和判断有一定的影响。这样,我们可以使色彩整体看起来和谐、自然和完整。在微观层级上,要根据校园整体色调和建筑所属功能区块的色调进行单体建筑的色彩设计,使建筑具有独特性,若微观处理不当,就会使整体环境不和谐。

三、建立标准化的色彩管理制度

做好前期管理工作。高校校园色彩设计的控制工作应在施工前、施工期间和施工完成后全面开展,将高校校园色彩设计的初步审查作为工作重点,充分掌握项目的整体思路,尽可能地建立科学、完整的管理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对颜色的把控是十分关键的,必须对建筑材料样品进行严格的审查,并严格监控施工过程,以实现对工程的掌控。施工过程中,注重现实色彩与设计色彩的契合度。

管理参与的多面性。高校校园作为高校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它的环境氛围直接影响到师生的感受。设计师和建设者的意见固然重要,但并不能成为权威之辞,除此之外,广大师生的意见也需要被关注,切合他们的实际需求来调整设计方案。这项工作在法国做得非常好,计划方案出来后,就会向公众公开,让群众参与意见。所以,参与要具有多面性,关注各方面的声音,尤其要注重真正使用者的内心需要。

管理的持续性。为了保证实际色彩的质量,对于色彩的管理必须贯穿始终,必须具有持续性。建筑色彩主要靠建筑外观支撑,建筑外观主要靠建筑材料影响,建筑材料直接决定了建筑的色彩和建筑的使用寿命。我们都知道,建筑一旦建成,短时间内不会拆除重建,但有些建筑材料在使用时间久了之后,会出现褪色或者剥落的现象,严重影响建筑的美观,因此,为了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同时为了保证建筑的美观,要在设计之初就做好预测,并在使用过程中做到及时地更新与维护。

四、加强校园建筑色彩控制

建筑是校园中最主要的元素之一,其色彩对于校园整体环境色彩的影响不可小视。建筑色彩设计应当作为整个校园色彩方案设计的基础,根据校园自身的特征和周边环境的影响,对校园建筑色彩的控制提出可实施的控制方案。

应当建立统一的建筑色彩要求。目前,色彩在建筑设计领域没有完整统一的语言和规范,在建设过程中也没有专业的组织对其规划、设计和施工进行监督与指导。不同的施工单位对色彩的认知也不同,在实施过程中无法做到与设计方案一致,如此,多种原因造成了实际色彩成果与现实需要不一致,整体规划统一感较差。

控制校园建筑色彩的细节设计。通过把控建筑外墙的色彩面积来调节整个校园建筑环境的色调,在控制主体颜色的基础上设计配色和色彩细节。建筑外墙面积通常较大,在进行大面积的色彩设计时要避免使用大块高纯度和高亮度的色彩,避免造成视觉污染,也要避免简单地涂抹建筑表面,因为这样操作的视觉感受往往比较单调乏味,也不能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

校园建筑色彩环境设计要层层递进。首先要确定一级色调,这一步要根据建校历史、人文特征、周边环境等因素来确定,然后根据校园内各功能的分区来确定二级色调,最后再聚焦到单体建筑色彩的设计。从整体情况出发,然后进行详细的色彩规划,整个校园的色彩是综合多样的。

现阶段的高校校园环境色彩设计还停留在初始阶段,如何通过色彩的设计使学校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氛围,营造良好的色彩环境,增强学校整体实力,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随着我们对高校校园环境色彩研究的不断深入、设计规范的制定和人们对审美需求的不断增加,高校校园色彩环境的质量也将有更多的提高。

猜你喜欢

校园环境色彩校园
严格落实从业禁止制度 建设平安清朗校园环境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校园环境优化研究
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学生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神奇的色彩(上)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生态学视角的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研究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