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岭东部新区海绵城市建设阶段性成果探讨

2019-03-26邱舒婷曾理汤泽和

福建建筑 2019年3期
关键词:温岭温岭市海绵

邱舒婷 曾理 汤泽和

(1.温州建正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温州 32500;2.温州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温州 32500)

0 引言

低影响开发,英文全称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是20世纪9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项城市雨水生态技术,主要内容包括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屋顶绿化、透水路面和地下蓄渗等内容,做到原地收集、自然净化、就近利用,回哺地下水。这一概念在国内被引申为“海绵城市”,即指利用LID技术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引起城镇地表硬化的问题加剧,随之而来的地表水体污染,地下水位下降、内涝、城市热岛效应等问题的日益凸显。“海绵城市”的概念在2012年一经提出就引起关注,经过2013年~2015年相关系列会议、文件、意见[1-3]的传达和由城市内涝引起的公共事件在舆论上的影响,海绵城市建设在全国范围内从政府到群众都得到广泛的重视。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海绵城市建设不仅仅限于试点城市,而是所有城市都应该重视的“里子工程”。

在海绵城市建设上,浙江省积极响应,极力推进。除嘉兴、宁波等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外,另外设置了绍兴、衢州、兰溪、温岭4个省级试点城市[4],并在全省开展海绵城市专项工作,本文要主探讨温岭东部新区海绵城市建设阶段性成果。

1 东部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途径

温岭市的东部新区原为海涂围垦而成的海塘,现被定位为温岭市的“城市副中心、滨海生态城”[5],利用“后发优势”,在规划阶段引入LID理念,全域化推广海绵城市建设[4,6]。

《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7]中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的3条途径,即“区域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城市规划区海绵城市设计与改造”以及“建筑雨水利用与中水回用”。

温岭东部新区根据自身“淤泥质土壤多,渗透性差,地下水位高,水面流动性差”[6,8]的自然条件和“治污水、排涝水”[8]的建设需求,在编制《东部新区总体规划》《东部新区中区城市设计》《东部新区水系统综合规划》《温岭市东部新区生态化排水设计、施工及维护指南》《温岭市东部新区北区生态化排水方案》[5,9-10]等基础上,于以上3条途径分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1.1 区域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

温岭滩涂资源丰富。围垦滩涂在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同时,使得湿地面积大规模缩减,对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为了保留湿地生物多样性、重建湿地生态系统,需在围垦区内需保留12%的水面面积[12],用以进行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生态规划。

案例:龙门湖湿公园

龙门湖湿公园地位于温岭东部新区的南片,占地面积约5.76 km2,2014年被列入浙江省首批重要湿地名录[9]。龙门湖湿地是滩涂围垦产生的湿地,经过自然演替,下垫面以盐生草甸和大水面为主,核心为龙门湖、围垦沼泽和自然滩涂[11]。东部新区在规划之初就把一批洼地、海沟和湿地划入保护范围,通过建设人工湿地,修复生态湿地[8],将龙门湖湿地公园整合成水厂养殖园区和人工海水净化湿地,使其兼有了改善土壤盐碱度和雨洪调蓄的功能,并为野生鸟类提供栖息地[9-11]。

2018年12月11~12日,由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广州亨龙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焊接学会、美国焊接学会和广东省焊接研究所协办的“国际金属先进连接技术亨龙论坛”在中国广州隆重举行。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行业翘楚近250人与会,共同集思广益,对本领域的理论、工业技术、智能装备和应用场合的最新进展进行全方位审视、多角度而深入地探讨,促进本行业技术的进步、产品的创新和行业学术的发展。

1.2 城市规划区海绵城市设计与改造

2011年12月,温岭东部新区按照LID要求,启动了第一条3.9 km长的海绵型道路建设[9],随着海绵城市建设在全国范围的深入开展,东部新区要求对全区的主干道实施生态化排水设计,不仅新开工道路全部按照“海绵”道路标准实施,还对已建的例如港湾大道、松航中路、中小企业孵化园一期等进行生态化排水改造[5,9]。

案例:金塘北路

金塘北路位于东部新区北片区域,全长约4300m,横跨8个街道。

该道路的LID设计是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设置有8.5m宽的下凹绿地,非机动车道两侧是排水渠。生态植草沟构成一条绿色蓄水带,由道路产生的径流通过下凹绿化带进入绿化带下的沙石过滤层,超过生态植草沟的径流通过溢流管道排入河道[10-12]。

通过实地监测金塘北路的降雨、街尘、径流以及进出水污染物等数据并与无LID设施的参照物进行对比研究发现[12]:LID设施能够有效降低街尘,削减雨水冲刷的固体悬浮物,有一定径流控制能力,并对小于10μm 和大于250μm的颗粒物去除率较高。

1.3 建筑雨水利用与中水回用

温岭市雨水资源较为丰富,年平均降水量超过1600mm[10,13]。与此同时,温岭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30%,V类和劣V类水质占河道水的76.62%[13],存在人均水资源偏低、无过境水量可利用、地下水超采和河网水源污染严重等资源性缺水和污染性缺水的问题[14]。温岭市年均靠水库积存雨水不到2亿m3,而可利用雨水资源达8.146亿m3[10],雨水回用在温岭地区具有非常大的潜力。

案例:浙江金鸿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2 东部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系统性和综合性

温岭东部新区在规划阶段优先布局海绵城市建设,并采取系统性措施,包括[5]:①将构建LID雨水系统作为与新入区企业签订土地出让合同的条款之一;②对企业LID设施设计、建设采取奖励措施;③推进所有工业厂区和政府公用设施建设 “雨水花园”和生态化集水系统。在这些措施的推动下,温岭东部新区先后建设完成长达25km的海绵型道路、湿地公园、产业园区、政府办公区、中小学校园等不同类型的“海绵”项目[9]。

从汇水源头,到径流过程,再到生态河道和湿地公园的末端,形成完整的水资源循环和利用链条,并实现包括景观游憩、环境教育等在内的人文互动体验[9]。这让LID设施的价值不仅是停留在工程上,而是有机融入市民生活,令温岭东部新区真正成为一座“海绵城市”。

3 东部新区海绵城市建设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3.1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成本问题一直是困扰海绵城市建设的一大难点,也是实际工程推广中遇到的最根本的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海绵城市建设投资约为1~1.5亿元/m2,这也是不少海绵城市试点获得财政补贴依据性数据。

佘依爽等人[9]认为,海绵城市建设的成本问题中 “最难改变的是观念”,并描述了温岭当地官员对海绵市政项目的成本估算“……据蒋召华估算,就达到各项生态化数据要求的市政项目而言,其建设成本反而比传统做法下降了7%”。

浙江金鸿食品机械有限公司厂区的雨水回用设施规模较大,一直被作为典型案例反复宣传,在多个关于温岭海绵城市建设的文献中被提及[5,9-10]。对于这一案例,不同文献通过计算都得出了5年回收成本的结论[9-10],但其采用的计算数据彼此矛盾,而且均未考虑利率因素以及设备和人员的维护成本。因此,通过文献中“5年收回成本”的结论,基本上可以得出“5年无法收回成本”的推测。

以上可以看出,海绵城市建设可能在市政项目上有较小的节约,但对于企业单位短期内仍存在一定负担。政府在宣传中,肯定海绵城市建设长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时,不可忽视短期的经济效益对企业的驱动作用。

3.2 海绵城市的建设规模和实际运用

从2015年到2017年5月,东部新区建成雨水生态化利用系统的企业从6家增长到28家,有效雨水收集容积从6900m3上升到1万余m3,年可利用雨水超过6万t,另有24家企业已完成方案设计并正在建设[9-10]。

以上数据表明,温岭东部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规模和数量都在迅速扩大但是雨水收集有效容积增长较小,年可利用雨水基本没有变化。这个变化的趋势提示后续大量的雨水回用系统应用规模较小,或者可能存在应付政策、设备空置等其他问题。

温岭东部新区的雨水回用潜力巨大,但雨水回用系统如无一定规模,其设备购置和维护费用就难以被节约的水费覆盖,回到成本问题上来影响企业的积极性,不利于海绵城市建设的继续推进。

4 展望

每个城市环境特点不同,潜力和优势也不同,“海绵城市”建设不是简单的堆砌技术。温岭地区雨水回用潜力巨大,而东部新区环境特点是“淤泥质土壤多,渗透性差,地下水位高,水面流动性差”[8,11]。

在温岭东部新区海绵城市建设中,一方面,回哺地下水的LID措施,如“雨水花园”“下凹绿地”等,需要更多的权衡考虑,避免其他城市发生过的“雨水池”变“臭水沟”“滋养花草”变“滋养蚊虫”等问题困扰居民生活。另一方面,对地块面积较大、杂项用水量较多的建设项目,应加大雨水回用设施的推广力度和政策优惠,使雨水回用产生一定规模效应,缩短成本回收时间。

5 结语

温岭东部新区以规划优先,犹如白纸作画,分别从“区域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城市规划区海绵城市设计与改造”和“建筑雨水利用与中水回用”3个方面齐头并进,得以更系统更规模化地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让LID设施在东部新区全面开花,并有机融入市民生活,让温岭东部新区真正成为一座“海绵城市”。同时,温岭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成本回收和设施落地这类常见问题,未来温岭东部新区需因地制宜权衡考虑不同作用的LID措施的应用。

猜你喜欢

温岭温岭市海绵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温岭嵌糕
甬台温高速至沿海高速温岭联络线大溪枢纽设计
温岭坞根之秋色满塘
海绵是植物吗?
穿靴子的蜘蛛
洗手帕
政协协商纳入地方党委决策程序的制度创新——基于温岭市专题政治协商的实证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