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安徽地方政府创新十佳案例

2019-03-25

决策 2019年1期
关键词:蚌埠县域精准

人选标准:

创新性——理念、方法、制度突破:

普适性——具有复制推广价值;

持续性——让公共决策富有生命力。

合肥培育协同创新平台助力产业发展

创新探索:通过校城互动、院地合作,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滨湖科学城启动建设,合肥市搭建起多个基于不同领域、针对不同产业的协同创新平台,合肥自主创新主要指标全部进入省会城市“前十强”。

案例价值:搭建平台打通要素流通、推动体制机制改革,以平台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小切口”做好醫改“大手术”:铜陵创新紧密型医联体模式

创新探索:铜陵市以做实做细做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切入点,创新医防融合、创新下沉方式、创新医保支付方式、创新财政补偿机制,推进城市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为市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案例价值:铜陵市紧扣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在多个关键环节开展创新,破解了城市分级诊疗长期以来的难题。打造县域创新生态的界首探索

创新探索:创新资源“四无”的界首市,充分利用政府之手,解放理念,创新政策,搭建平台,构建起“创新+”生态体系,确立了“界首市即高新区”的科创核心理念,县域创新发展能力和产业水平得以大幅提升。

案例价值:前瞻的发展理念、政府之手的巧妙作为、精准政策的靶向激励,为县域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可学可用的样本。“两山”转化的旌德路径

创新探索:通过创新发展健康制造、全域旅游,旌德县成功找到“两山”转化的有效路径,并率先整县推进“三变”改革,为乡村振兴、铸就金山银山奠定了坚实基础。

案例价值:因地制宜、创造性的推动“两山”转化,旌德为广大中西部地区践行“两山”理论提供了样板经验。

生态经济反哺生态环境:黄山市创新“生态美超市”

创新探索:垃圾整治变末端清理为源头减量,生态建设变被动保护为主动参与,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补充、公众参与、生态共享”的全民保护新机制。

案例价值:以生态经济反哺生态环境,生态环保塑造出了可持续的内生动力,黄山的做法具有普遍的样本价值。

精准“滴灌”:合肥高新区合创券3.0

创新探索:通过政策创新+技术创新,合肥高新区为企业精准“画像”,实现精准服务、精准滴灌,将政策性资金和政府服务的效用发挥到了最大化。

案例价值:合创券3.0不仅是政策性资金使用方式的创新,也是提升政府服务精准度的有益尝试。

宁国打造“四最”营商环境

创新探索:紧抓全国基层政务公开化标准化规范化试点机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立安徽首家审批办,推动“保姆式”服务向“营养师”服务迈进。

案例价值:“5+义”大部制、“5+2”公开模式、“营养师”服务等创新,让宁国走出了一条创优“四最”营商环境的独特路径。

舒城“交通+”:激发县域经济社会活力

创新探索:依托“四好农村路”,舒城不仅充分释放“交通+”的扶贫效应,还让交通成为惠及民生、绿色发展、全域旅游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强大引擎。

案例价值:“四好农村路”不是简单的“要想富先修路”,而是交通融入县域发展全局的有益尝试。

蚌埠退市进园推动城市“二次创业”

创新探索:通过退市进园,蚌埠实现了搬强龙头企业、搬出千亿产业、搬美城市面貌三大战略目标,成为巩固蚌埠市皖北地区和淮河流域中心城市地位、推进工业站稳全省第一方阵的有力抓手。

案例价值:蚌埠退市进园不是简单的企业搬迁,而是一座城市的“二次创业”,蚌埠对退市进园的战略定位、精准有力的政策体系、“以退为进”的红利效应都值得各地借鉴。

蒙城以“农村文化礼堂+”推动乡村振兴

创新探索:通过农村文化礼堂+村民自治、+乡贤议事、+便民服务、+文化惠民,蒙城农村文化大礼堂有效推动了基层治理、提升了乡村公共服务,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案例价值:农村文化礼堂不仅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也成为整合资源、集聚要素的创新栽体。

猜你喜欢

蚌埠县域精准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二首
对话蚌埠:药品采购究竟咋啦?
蚌埠药采是非热议
蚌埠药采事件回放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一项县域中招政策的回顾与反思
蚌埠儿童绘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