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治疗的效果探讨

2019-03-25刘兰香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期
关键词:空腹血糖妊娠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

刘兰香

[摘要] 目的 研究妊娠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7年5月—2018年1月间随机抽取9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胰岛素治疗,常规组行多次皮下注射,试验组行持续皮下输注。观察治疗效果,包括妊娠结局及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控制情况,后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对组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明确临床干预效果极其价值。结果 ①试验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2.22%),常规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试验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与常规组相比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准确降低其血糖水平,并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1(a)-0026-02

妊娠糖尿病是临床女性妊娠期间常见并发症,具有较高发病率,病发后患者血糖可长期属于较高水平而无法自行降低。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控制,其高血糖水平则会导致其出现流产、窘迫、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对母婴健康安全造成威胁[1]。而且,由于产妇本身属于特殊阶段,针对其实施治疗应侧重注意药物及给药方式对机体造成的影响,有必要在确保其自身健康的前提下实施治疗。胰岛素是目前临床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的主要治疗措施,具有疗效准确、安全性高及死亡率低等特点,主要以多次皮下注射及持续性皮下注射为主,但有临床指出,采用多次皮下注射由于多次穿刺,极易引起局部感染、胰岛素外露及穿刺伤等不良反应,极易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2]。因此,有必要围绕上述理论开展分析研究,以选用更为合理有效的给药方式。2017年5月—2018年1月间该院就45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采用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开展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该院于收治的9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3]:①患者经临床B超等影像学诊断显示为单胎;②经血糖检测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③明确研究主题并自主参与;④研究方案拟定后送往医院伦理委员会,经审核批准后实施;⑤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系统疾病,认知功能障碍;②合并严重脏器受损;③合并妊娠并发症;④抵触或抗拒研究开展;⑤参与其他研究者。采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45例。试验组年龄22~36岁,平均(29.6±1.2)岁,孕周37~41周,平均(39.6±1.3)周;常规组年龄23~36岁,平均(29.4±1.3)岁,孕周37~41周,平均(39.5±1.4)周。两组患者基线经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研究。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为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133006)常规组行多次皮下注射,于三餐前20 min皮下注射,注射剂量根据产妇实际血糖水平进行控制,每天固定时间给药;试验组行持续皮下输注,将泵导针扎入皮下,结合其实际情况设定基础剂量,在餐前加大剂量给药,餐后给予小剂量药物,详细记录产妇血糖水平变化。

1.3  研究指标

观察治疗效果,包括妊娠结局及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控制情况,后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组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明确临床干预效果极其价值。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處理采取SPSS 21.0统计学软件开展,计数资料呈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呈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独立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对比

试验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2.22%(1/45),常规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20.00%(9/45),其中试验组胎儿窘迫1例、早产0例、妊高症0例,常规组胎儿窘迫3例、早产2例、妊高症4例,试验组与常规组相比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3,P=0.019)。

2.2  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对比

试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分别为(5.11±1.03)mmol/L、(6.29±1.21)mmol/L、(6.21±0.24)%,常规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分别为(6.85±1.24)mmol/L、(9.11±1.43)mmol/L、(7.26±0.55)%,试验组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41、10.099、11.738,P=0.000、0.000、0.000)。

3  讨论

妊娠糖尿病在临床中泛指发生在妊娠期的高血糖表现,多数患者可于产后恢复正常血糖,但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4]。据临床资料[5]记载,孕妇在妊娠期如血糖各指标长期属于较高水平,不仅会使其心、脑、眼及各组织出现损伤,也会导致胎儿出现畸形、窘迫、早产或流产等不良妊娠结局,严重影响其自身及胎儿健康。而且,在对孕妇实施治疗时也需要充分考虑药物本身对其及胎儿造成的影响,并确保治疗措施是在确保孕妇及胎儿安全的前提下实施。

目前临床针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多采用胰岛素治疗,通过补充机体胰岛素水平来达到降血糖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者经研究指出不同给药方式可取得不同治疗效果。以往临床多采用多次皮下注射给药,虽然能够准确控制患者血糖,但临床发现患者可出现母婴代谢及消耗增加,使其夜间出现低血糖表现,并引起孕酮及胎盘泌乳素大量分泌而引起血糖升高,从而降低治疗效果。因此,有必要围绕其开展分析研究,采取更为合理有效的给药方式,以提高治疗效果。持续皮下注射是近年来比较推崇的治疗措施,具有给药方便、不频繁等特点,并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模拟机体B细胞分泌方式,从而产生机体用餐时胰岛素快速分泌状态的效果。而且,该给药方式能够准确调节患者肝糖输出,并使患者高糖毒性得到降低,进一步调节外周组织对糖成分的再利用率,准确避免餐前低血糖,餐后高血糖等情况,产生减少胰岛素抵抗及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目的,从而促使治疗效果得到提高[6]。该研究结果,试验组胎儿窘迫、早产、妊高症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2.22%),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0.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有效给药方式干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均得到有效控制,并处于良好范围之内,证实采用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具有显著效果,能够准确降低其血糖指标,使其以健康状态面对分娩。

综上所述,在妊娠糖尿病患者治疗中采用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准确减少不良妊娠结局情况发生发生,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Damm P,Houshmand-Oeregaard A,Kelstrup L,et al. Gestati onal diabetes mellitus and long-term consequences for mother and offspring: a view from Denmark[J]. Diabetologia, 2016, 59(7):1396-1399.

[2]  Schoenaker DA, Mishra GD, Callaway LK, et al. The Role of Energy, Nutrients, Foods, and Dietary Patter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J].Diabetes Care, 2016,39(1):16-23.

[3]  岑立微. 孕早期體质指数、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预测妊娠期糖尿病的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6, 32(19):3120-3122.

[4]  杨善进, 王兴元, 侯薇薇. 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 2016, 36(22):3720-3722.

[5]  O'Sullivan E P,Avalos G, O'Reilly M,et al.Atlantic Diabetes in Pregnancy(DIP):the prevalence and outcomes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using new diagnostic criteria[J]. Diabetol ogia, 2016, 59(4):873.

[6]  戴慧芳, 苏小游, 吴朝明,等.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有效性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 2017, 27(20):71-72.

(收稿日期:2018-09-22)

猜你喜欢

空腹血糖妊娠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
应用操作视频指导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的效果研究
妊娠糖尿病与甲状腺自身免疫的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