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基于建筑节能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探析

2019-03-24贾洪亮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探析

【摘要】随着环保、节能等理念深入人心,节能技术日渐应用到建筑工程建设。与此同时,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家居智能化设计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如何将建筑节能技术高效应用到智能家居中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阐述了基于建筑节能技术的智能家具系统,在节能理念以及现代技术有效渗透过程中促使设计的智能家居系统处于安全、稳定运行,最大化发挥智能家居效能。

【关键词】建筑节能技术;智能家居系统;探析

1、建筑节能技术应用到智能家居设计中的重要性

在社会、经济二者迅猛发展过程中,不同行业以及领域对能源的需求持续增加,能源问题日渐显现,已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也是当下我国经济工作开展中高度重视的方面。建筑节能涉及到多个学科知识,比如,环境、建筑、信息、土木[1],建筑节能技术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应用性等特点,要在把握建筑节能设计理念、要求等过程中联系各方面实际,科学应用建筑节能技术。与此同时,随着生活品质日渐提高,社会大众对家居设计有着更高以及更为多样化的要求,体现在智能化、节能性、环保性等方面,将建筑节能技术应用到智能家居设计中的重要性不断呈现,利于在实现家用电器、照明等设备自动化控制、维修的基础上使其具备较高的节能性,降低成本的同时最大化家居使用经济效益,能够满足社会大众对智能家居的多方面要求,具备较高的社会效益,实现节能战略目标。

2、基于建筑节能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

2.1基于建筑节能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硬件设计

2.1.1 智能家居系统硬件整体设计

在建筑节能技术作用下,设计的智能家居系统必须实现智能、节能两大层面控制,具备较高的应用性能是其首要前提,比如,稳定性、实时性。设计者要在具体问题具体剖析基础上科学把控智能家居系统硬件以及软件两大环节设计,以建筑节能技术要求为基点,明确智能家居系统设计的方向、目标、方案,在渗透节能理念过程中科学设计智能家居系统软件。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合理设置中央控制器,将其作为智能家居系统硬件的核心单元,从节能、智能等层面入手,科学设置对应的分控制单元,比如,智能开关、智能插座、智能调光器[2],在协调统一过程中自动化调节对应的家居环境,比如,设备设施、温度、湿度、照明,在动态化控制过程中促使建筑节能技术功能作用最大化发挥,同时实现对家居环境的智能以及节能两大层面控制。

2.1.2 智能家居系统核心单元设计

在智能家居系统设计过程中,中央控制器是最核心的单元,直接关系到最终家居智能以及节能控制的具体效果。设计者要在应用嵌入式系统过程中优化中央控制器设计,可以采用S3C2440的中央控制器[3],有着64M的Flash以及RAM,能够满足智能家居系统多方面控制要求,实时高效存储、处理不同形式的信息数据,比如,音频、视频。在应用中央控制器S3C2440基础上实现多个模块耦合,比如,摄像头模块、直流电机模块、红外传感器模块。通过温度传感器模块,实时动态、高效测量室内的温度,将温度结果转换成电信号,在BUS总线作用下,快速、精准传输给系统中的中央控制器,通过湿度传感器动态监测室内的湿度,在多个模块不断融合过程中动态监督、实时反馈室内环境运行状态。中央控制器S3C2440运行中一旦接收到传感器模块传输的信号,会自动根据各个分控单元控制的室内环境设施,对室内环境的温度、照明、湿度、设备等参数进行合理化调整,在源头上高效控制室内环境各方面能耗,达到节能的目的。此外,设计者要注重应用到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中的中央处理器,在LCD液晶显示的过程中借助中央控制器S3C2440中的DM9000模块、GPRS模块[4],和终端设备有机联系,在应用建筑节能技术过程中进一步完善智能家居系统功能。在应用智能家居系统过程中,用户可以根据自身对家居环境的实际要求,以网络为载体,巧用智能化设备,电脑、手机,打破时空限制的同时远程和系统中的中央控制器等进行良好互动,对室内环境进行有效远程以及智能化控制,随时了解、把家居运行环境,将各方面能耗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促使在智能家居系统作用下室内环境有着较高的节能性、经济性。

2.2基于建筑节能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软件设计

设计者要在理论联系实际过程中深化认识建筑节能技术以及智能家居系统设计要求、关键点等,分析智能家居影响因素的同时从智能家居安全性、稳定性、节能性等方面入手,科学应用建筑节能技术,以硬件设备为基础,规范化设计智能家居系统软件,由室内终端机、门口机等组成,科学设置多个功能模块,比如,监督、控制、诊断、维修,在协调统一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同时顺利实现交互通信。设计者可以通过Sip协议作用下的Linphone语音对讲[5],无缝衔接室内终端机、门口机,顺利通话的同时将网络功能顺利添加到现场控制器,在互联网作用下,具备多样化的功能作用,比如,网络通信、交换数据、修改参数、远程状态,在硬件、软件二者深度衔接中促使智能家居系统运行更加安全、稳定,也为智能家居节能效果的提升提供重要保障。在此过程中,建筑节能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体多个方面,比如,照明控制、電器控制、能源供热、建筑材料、通风采光、外墙保温[6]。设计者要在细化分析、综合把握的基础上优化完善智能家居系统软件设计各个环节,便于节能技术、智能技术等协调统一,提高系统整体性能以及运行效果。

由于在节能控制的基础上智能家居还要具有人性化等特点,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中需要实现远程控制等,综合处理多方面信息数据,要在嵌入式系统规范化、科学化应用其中,和智能家居系统相互作用的同时确保多方面功能作用顺利实现。嵌入式系统由启动代码 bootloader、内核uImage、文件系统 filesystem构成[7],具有多样化的优势特征,标准程度高、专用性强、交互性高等。设计者要围绕新时期建筑节能技术要求以及智能家居系统运行中信息数据处理请求、要求等,在设计系统软件过程中将嵌入式系统有效应用其中,进一步提升智能家居系统整体运行效果,在实际应用中能够高效控制室内照明、电器、墙体温度、通风采光等,有效解决单片机实际中呈现的问题,顺利实现多方面功能作用,快速、精准传输繁杂化的信息技术,实时远程管控室内,高效反馈运行状态的同时准确修改对应的参数,在动态监督、控制的过程中确保室内设备设施高效运转,有着良好的通风、照明等条件,提高节能效果、智能化程度的同时能够为人们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2.3配置嵌入式内核以及编译

嵌入式内核合理配置以及科学化编译是提高智能家居系统应用的必要基础。设计者要在应用建筑节能技术过程中多层次细化把握智能家居系统设置要求,科学配置嵌入式内核,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在去掉不必要部分的基础上更新、升级智能家居系统。设计者要在配置嵌入式内核的过程中采用交叉编译的方法,进行合理化编译,在主机上编译生成针对性的代码,将其下载到对应的嵌入式开发板中。在此过程中,设计者要针对应用到智能家居系统软件设计中的嵌入式系统,围绕智能家居系统具体需求,对重新配置的嵌入式内核进行规范化裁剪,在和编译相互作用过程中促使设计的智能家居系统高效运行。

2.4基于建筑节能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测试

在设计好智能家居系统之后,设计者要在把握硬件、软件的过程中通过系统主页面的照明系统、温湿度、安防监控、家电智能等管控平台,进行智能家居应用型模拟测试,在应用现代技术过程中严格按照具体的测试要求、流程等,科学测试设备,比如,PC计算机、Internet 路由,包括常规的家用电器,微波炉、空调、冰箱等,在不间断供电的情况下,测试一周,对室内家电远程控制、指令修改,智能家居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系统化评估,包括,室内温度、湿度等检测情况,自动化家居的体验情况、节能效果等,在分析评估结果过程中以建筑节能为中心,对智能家居系统进行系统化调整,提高系统运行效果以及经济效益。

结语:

总而言之,在智能家具系统设计中应用建筑节能技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设计者要在深化解读建筑节能理念以及系统把握智能家居设计过程中探究新思路、新方法,在节能技术融入过程中完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各个环节,提高智能家居整体性能以及节能效果,能够有效满足社会大众对智能家居的个性化以及多元化需求,促使节能设计理念在智能家居设计中落到生根,促使现代化家居设计更好地朝着智能化、数字化等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宝霞,刘晓.基于綠色建筑的建筑节能技术应用研究[J].居舍,2019(30):42-42.

[2]刘钰.浅谈节能新材料和新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02):108-108.

[3]陈慧勤,秦俊远.建筑与装饰工程环保节能材料的技术分析运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4+6.

[4]田启松,江祖旺,叶鹏.基于STM32的物联网智能家居环境监控系统[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5):29-30.

[5]冯徐成.基于物联网环境的智能家居系统的实现探究[J].居舍,2019(30):169+189.

[6]韩琛晔,田云霞,闫晶.基于嵌入式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J].湖北农机化,2019(19):158-158.

[7]李华忠.建筑节能技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10):116-117.

作者简介:

贾洪亮(1973-5—),男,汉族,吉林省大安市人,中专学历,吉林省大安市市政工程管理处, 研究方向:智能家居系统。

猜你喜欢

探析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体现读者意识的高中读写教学实践探析
数学物理反问题探析
数学物理反问题探析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初中数学常见“几何最值问题”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体现读者意识的高中读写教学实践探析
高中数学新型课堂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