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发电企业环保设备的管理

2019-03-24祝翔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发电企业管理

祝翔

【摘要】随着社会的工业现代化发展,电量需求的逐步增加,发电企业建设项目也在稳步增长之中。发电企业环境保护主要指在电能生产过程中装配电袋除尘设备、脱硫、脱硝设备来控制排放烟气中灰分及硫化物、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发电企业建设及运行过程中为了满足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要求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购买环保设备及材料。只有提高环保设备使用效率并最大程度发挥其环保效用,才能达到降低其全寿命周期使用成本,有效提升发电企业环保效能的目的,更好地使其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关键词】发电企业;环保设备;管理

发电企业的建设电力行业发展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其与社会、经济及环境的发展和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紧密相关。发电企业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出大量的对大气有害的物质,例如氮氧化物、硫化物、灰尘等等。如果上述产物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严重地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为了切实降低发电企业生产中排放的污染物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发电企业应用各类环保设备,使发电企业生产过程中污染物质排放总量大幅降低,提升了发电企业运行的环保效果。与此同时,发电企业每年投入环保的费用也是较高的,技术改造、设备更换、日常大宗材料购置等都应该在有效管理的基础上提前规划、合理测算定额,所以,加强对环保设备及材料的管理迫在眉睫。

1、发电企业环保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发电企业环保设备选用方面问题

发电企业在建设、运行期间,可供选择的环保设备的种类较多,其可根据生产设备体系实际运行情况及各种污染物实地检测指标来确定所需采用的环保设备工艺,工艺一旦选定,则基本在项目寿命周期内被替换或更新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技术改造会带来相当高的成本。而且企业在选择例如脱硝产品时,是选择蜂窝催化剂,还是选择板式催化剂,亦或是尿素,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有些工艺在被选择时,由于属于新技术,可靠性相对较差,但预期效果相对水平较高,这就要从发电企业本身的管理策略及技术策略出发来进行选择,但至少应保证环保达标,满足项目在规划、设计时的要求。生产、运行期间对于由于发电企业环保设备选用不当而导致出现的各类问题,只能通过后期技术改造进行调整、修正,既影响了工作效率,又增加了运行成本。

1.2行业准入制度与后评价方面问题

我国较早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其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法律责任都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尤其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做出了规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火力发电厂》中,对发电企业环保竣工验收制定了严格的規范标准,对火力发电企业建设项目参建各方的行为都进行了一定的约束。但对参加项目建设的设计、施工等单位是否具有相应资质及技术水平是否达标,并没有做出特别明确的说明。按《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中规定,如从事承装、承修、承试电力设施业务,应按照该办法取得许可证,任何没有取得相关许可证的单位及个人不得从事相关业务。但是,目前在行业内仍然存在无证从业、挂靠从业等一些问题,其主要由于部分建设方管理不善,如未对入场总承包的各分包企业资质进行复核,及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未在关键节点进行严格检查、记录、反馈机制等等。后评价体系是目前管理的发展趋势,大型项目建设,尤其是发电企业建设,应建立完善的后评价体系,以对同期其他建设项目的经验借鉴、质量提升、进度推进等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撑。

1.3企业重视程度不足

当今社会对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越来越重视,这其实也为环境保护产品链上的所有相关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也加强了竞争。由于部分发电企业在环保设备方面未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导致部分企业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在以“保证运营效益”为基础的策略引导下,淡化了对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重视。由于设计方案、技术规范、标准等政策性文件的影响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收益,其也构成了影响发电企业电力生产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企业却没能够充分意识到上述问题,并根据这些影响做出相应的合理改进,这样就可能造成生产体系污染排放控制效果不达标,进而使设备管理的整体水平较难获得全面提升。

2、发电企业环保设备管理措施

2.1加强人员培训力度

对发电企业环保设备的管理是一个较大的难题,需要管理人员既具备完备的管理知识体系,又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水平,此种背景下,就需要切实提升该专业工作人员的设备管理水平,才能使发电企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友好转型获得稳步促进。加强环保设备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制订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采用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譬如在工余时间集中组织人员接受业内专家或企业内部该专业带头人对所有领域内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环境保护设备运行的基本原理及设备在企业内的实际运行情况,并做到理论与实际工作的高度融合,最终达到环保指标始终达标、延长环保设备使用年限及降低其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目的。

培训还可从两方面着手深入,一是加强工作积极性的促进,并唤醒其肩负环保使命、投身环境保护、提升环保设备管理水平的意识和决心。二是切实提升管理人员实际工作综合能力,不仅要使其学通弄懂环保形势及国家、行业相关标准,提升专业技术、技能水平,还要教会他们从合理提高设备利用效能的角度,通过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等形式,来提升企业整体环保效能既环保设备管理水平,减少系统非正常损耗并能够使人员经过培训后制定出详细的操作手册及管理负面清单,加强环保设备管理的执行刚性。

2.2建立环保质量评价体系

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环保质量评价体系,让企业员工在进行环境保护规划、设计、施工、运行、检修、技术改造等工作时能够充分衡量环保效益,另外,如发现环保某项指标不达标或新出现的其他问题时,也要同步写入体系之中,避免治理不及时导致污染扩散或加重等恶化现象。监理完整的环保质量评价体系能够使企业更加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并切实落实到各项生产细节当中,从而向社会提供环境友好型且高质量的电力生产服务。

3、环保设备管理应用实例分析

3.1 案例一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某一发电企业一期建设工程项目第一台机组顺利投产运行,为了降低运行污染物质排放总量,企业委派相关专业人员对利用海水进行脱硫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后来创建的海水脱硫处理工艺得到了环保管理部门的认可,该企业便在后续开展二期工程的建设、生产过程当中进行了该技术的应用。该企业在2012年应用辅助可靠性管理系统对运行数据进行了收集和整理,考虑到增压泵及增压风机设备对脱硫系统效能的重要影响,在统计时也将其纳入统计范围。后通过统计各台机组脱硫系统设备主要性能指标时得出, 下列相关运行可靠性结论:在海水增压泵故障率方面,各机组脱硫系统都达到较高水平。海水增压泵设备运行指标不稳定,优于增压泵振幅较大及设备出口阀门密封不严,从而造成的“跑、冒、滴、漏”导致设备“非停”及增加相关设备检修、维护次数较多。增压风机运行可靠性较高,由其导致的机组“非停”几乎未发生,展现出其良好的稳定性和运行可靠性。依据上述情况,对于发电企业环保设备管理工作中加强可靠性管理理论的应用,可以便于找寻环保设备运行中存在的不良问题,并且深入分析导致问题产生的实质性原因从而进行改善,增强环保设备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保证发电企业在环境友好转型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态势。

3.2案例二

某位于宁夏的發电厂2014年招标采购脱硝板式催化剂400.4 m3;活性化学成份(V化合物/TiO2);节距(pitch)约6.0mm;催化剂比表面积 350 m2/m3;要求化学使用寿命 24000小时(按每年8000运行小时算,约为3年),其最开始预期该设备使用寿命不超过28000小时。但通过该厂每年对理化性能(包括耐磨强度、比表面积、孔容、主要化学成分质量分数等)及反应性能(包括SO2/SO3转化率、NOx脱除率等)进行检测,实时观测并预防由于过度磨损、微观孔道堵塞、主要成分和微量元素的变化、脱硝性能下降迅速、反应器间差异导致的该设备运行寿命下降,最终,该厂板式催化剂有效运行将近七年,达到了正常运行周期的两倍,通过精细化环保设备管理,有效提升了设备使用年限,降低了全寿命周期成本。

结语:

发电企业的对环保的重视符合国家环保的发展方向,在发电生产过程中采用电袋除尘、脱硫、脱硝等设备大幅降低了氮氧化物、硫化物及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尽管现阶段发电企业的环保设备管理工作还有诸多不足之处,但通过加强对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借鉴等方式,建立起切之可行的企业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深入培训环保设备相关人员、定期进行环保设备的检修及技术改造工作,定期检修、采用先进的生产管理软件及设备进行辅助管理,最终能够达到提高环保设备管理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庭邦.火力发电厂环保设备的管理及应用[J].丝路视野,2017(25):167.

[2]忻鹏.火力发电厂环保设备的管理及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7(1):191.

[3]张鹏飞.火力发电厂环保设备可靠性管理及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6):30-31.

猜你喜欢

发电企业管理
管理漫画
浅议5S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发电企业中纪检监察部门推进和实现“三转”的策略解析
关于加强发电企业人力资源干部管理创新的探讨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